原创 唯一朝鲜族上将,当过吉林省委书记和总后勤部长,副国级活到91岁
迪丽瓦拉
2025-09-14 22:33:00
0

赵南起将军,虽生于韩国,却选择投身中国革命,随后终其一生都在中国战斗和生活。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成为我军唯一一位朝鲜族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赵南起将军功绩卓著,荣誉头衔繁多。他先后担任吉林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务,跻身副国级领导层。他是我国民族工作中的杰出领导者,也被誉为“解放军现代化后勤建设的奠基者”。那么,这位传奇将军的经历究竟有多么精彩呢?

赵南起于1927年4月20日出生在朝鲜忠清北道清源郡(现属韩国)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祖父是当地抗日组织的领导人,曾在一次反抗日军的战斗中被捕,遭受残酷折磨,几近死亡后才被家人和同志营救出来。

1939年,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赵南起的父亲带着祖父和家人辗转逃难,最终来到中国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的一个偏僻山村避难。当时年仅13岁的赵南起跟随家人一同颠沛流离,开始了新的生活。

岔路河地区聚集了大量同样从朝鲜逃难而来的族人,他们遭遇相似,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乡情。赵南起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刻苦学习汉语,在短短几年间从一个朝鲜难民少年成长为立志投身中国革命的青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占领东北,赵南起生活在日军严密的统治下,经历了无数磨难和欺压。他渴望参与中国的抗日斗争,听闻永吉县附近有一支名为吉林解放同盟的抗日武装,便毅然踏上了百余里崎岖山路,克服重重困难找到同盟军总部,坚定地请求加入抗日队伍,从此开启了他的传奇军旅生涯。

入伍后,赵南起肩负起重任,返回岔路河家乡,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为八路军进驻东北做准备。凭借民族关系和出众的组织才干,他迅速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自卫队,坚决打击日军、恶霸与土匪,成功保护了乡亲们的安全,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威望。

1945年11月,日本投降不过两个月,人民刚刚迎来短暂的和平,蒋介石便调兵遣将,围剿由八路军改编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敌军强势围剿,使东北人民自治军被迫转入乡村游击,艰难求生。

国民党军采用严密封锁策略,粮食供应成为我军最大难题。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复杂,粮食筹集困难重重,若不能迅速解决,革命将陷入绝境。

关键时刻,年仅18岁的赵南起挺身而出,主动请求承担筹粮任务。他利用朝鲜族同胞网络,带领自卫队挨村逐户做宣传,动员乡亲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两个月时间便筹集粮食25万斤,极大缓解了部队燃眉之急。

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周保中得知这消息后,十分欣喜,亲自召见赵南起,称其为“筹粮英雄”,高度赞扬了他的贡献。随后,赵南起率自卫队正式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成为革命队伍的重要一员。

周保中慧眼识才,推荐赵南起进入东北军政大学深造,接受系统的革命理论和军事教育。赵南起也于此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辉煌的政治军事生涯。

毕业后,赵南起转向地方工作,先后在中共延边地委和吉林省委任职。基层革命斗争和锻炼使他迅速成长为优秀干部,为东北及全国解放作出了显著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朝鲜战争爆发,威胁我国东北边境安全。赵南起作为朝鲜语通晓、情报和后勤专家,随首批志愿军赴朝,担任司令部情报处、作战处参谋,运输科和计划科科长等职,还为彭德怀元帅等志愿军高层担任翻译。

在朝鲜战场,赵南起勇敢无畏,经受了生死考验,立下赫赫战功。尤其在负责汽车运输及调度时,他建立起完整的后勤运输体系,保障了志愿军的物资供应。

抗击敌军“绞杀战”期间,他主导打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确保了军需物资持续供应,极大助力志愿军夺取战役胜利。

提及朝鲜战争,人们无不想到上甘岭血战。战役中,急需大量手榴弹,赵南起冒死从东北丹东火速调拨弹药,确保前线战士手中充足火力,最终夺取了这场极其艰难的胜利,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体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回国后,赵南起调往延边军分区从事政治领导工作。尽管“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年代对他造成冲击,遭隔离审查,但他始终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坚强渡过难关。

恢复工作后,他从通化、延边军分区政委一路升至吉林省军区政委,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

1978年,赵南起调任延边地委书记,肩负起边疆建设重任。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他积极推动平反冤假错案,大力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为振兴延边经济,他创新提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现实生产力的“双轮驱动”发展策略,迅速取得显著成效。

他推动与青岛等发达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筹建多个效益良好、影响广泛的企业,极大促进了延边经济快速发展,改善了民生,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敬爱。

延边的成功引起中央领导关注。1983年,赵南起被任命为吉林省委书记,成为吉林省的最高领导人。在任期间,他充分利用吉林肥沃的黑土地,积极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多种农业责任制,迅速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短短一年间,他带领吉林创造了粮食产量增幅、商品粮供应、人均粮食占有量等四项全国第一,成功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他大力发展水稻种植,鼓励专业户和重点户,推动农村多元化经营,启动了“农业生态工程”。

针对吉林省的具体情况,他制定了东部山区退耕还林、西部草原退耕还草、中部地区养地制度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了沙化、碱化和土地退化问题,为吉林率先成为全国生态省打下坚实基础,深得人民爱戴,被誉为“人民的好书记”。

为了推动我军后勤现代化,经验丰富的赵南起离开了为之奋斗多年的吉林,默默乘火车前往北京,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肩负起振兴军队后勤的重任。

上任后,他立即实施大胆改革,提出“科技兴后勤”战略,调整科技组织结构,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迅速带动全军后勤建设进入新阶段,显著提升了军事经济效益和战斗保障能力。

国家和人民从未忘记赵南起对军队建设的杰出贡献。1955年,他仅获少校军衔,但到了1988年,晋升为上将,与张震、洪学智等名将并列,彰显其非凡功绩。

随后,赵南起出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还当选中央军委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进入副国级领导层。不论官位多高,他始终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把人民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2018年6月17日,赵南起将军在北京辞世,享年91岁。举国哀悼他的离去。赵老虽已离开,但他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崇高的品德和光辉事迹,继续激励着我们坚定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途上不断奋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当然可以!下面是对您提供文章的改写版,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原创 解...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其中一个发生在1947年寒冬淮安县城的故事尤为感人。那时,一名...
原创 朱... 阅读本文之前,诚恳邀请您点一下“关注”按钮,这样能让您第一时间收到我推送的最新文章,也方便您参与讨论...
原创 胡... 胡濙是明朝中期的一位官员,出身于武进。传说他刚出生时头发便是白色,直到满月才渐渐变黑。建文二年,他成...
原创 文... 好的,我将帮你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语义不变的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保持整体字数基本一致。 --- ...
原创 如... 西安事变是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它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那么,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红军的命运会...
从青铜器中读懂早期中国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 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作为礼乐器的西周编钟和东周编磬。 李...
原创 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便于随时第一时间接收到我的最新创作,也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
原创 李... 咱们今天聊聊唐朝那点事儿,讲讲李世民和李靖之间的微妙关系。李靖大家都熟吧,那可是唐朝的名将,为唐朝的...
原创 没... 1958年2月13日下午14时整,毛主席乘坐专机抵达长春。这是他第二次踏足这座城市。八年前,他访苏归...
原创 秦... 在战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少年凭借卓绝的聪明才智脱颖而出,他便是秦国的神童甘罗。年仅十二岁的...
原创 徐... 朱元璋能够最终坐上皇位,离不开淮西集团的鼎力支持。尤其是淮西集团的武将中,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徐达...
原创 商... 当然可以!我将帮你对文章每段进行语义保持一致的改写,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保持整体字数变化不大。下面是...
原创 朱... 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文章的推送,并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
原创 不... 好的,我将按照你的要求,保持每段的核心语义,适当增加细节,进行改写,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丞相...
原创 秦...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许多历史上功臣的命运:他们为帝王出生入死,立下...
原创 河...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有一位名叫“@非洲拖鞋哥”(以下简称拖鞋哥)的河南小伙,已经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活...
原创 1... 192年5月22日,董卓急匆匆前往未央宫,庆祝刘协病愈恢复健康。董卓年届61,权倾朝野,但也因其暴戾...
原创 书... 在我们小时候所学习的书本中,充斥着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
近代上海因何摩登,来上图东馆看... 澎湃新闻获悉,“摩登篇章——近代上海的装饰艺术”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5楼美术文献馆对外展出。展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