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日军快速占领半个中国后,发现原来中了套路
迪丽瓦拉
2025-09-15 14:31:06
0

从1937年7月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仅仅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日军就占领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等一系列中国的核心城市。日本侵略者一度认为形势大好,甚至有了“三月亡华”的狂言。然而,随后的历史发展却证明,日本的侵华战争不仅陷入了战略上的困境,还被中国的人民战争拖入了深不见底的困境。

日本侵华的算盘与初期成功

日军在侵华初期的迅猛攻势,表面上让人觉得他们的胜利几乎是必然的。他们成功攻占了中国的多个大城市,甚至将国民政府逼迫到了内陆,偏安一隅。然而,他们并未预见到自己进攻的顺利将会在某一时刻戛然而止,并最终走向失败。

从日本侵华的动因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一是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盛行,侵略欲望越来越强烈;其二是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难以有效抵抗外敌;其三是世界范围内法西斯主义的抬头,使得侵略战争成为了日本试图通过对外扩张来解决国内问题的手段。此外,经济大萧条也是促使法西斯国家发起战争的一大诱因,试图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的社会矛盾,抢夺他国资源。

随着战事的展开,日军在中国的侵略过程中不断攻占着越来越多的领土,然而这些行动也让日本政府开始产生了一个严重的误判——他们误认为中国的政府和军队将在快速的战斗中被击溃。日本的“少壮派”愈加狂热,他们提出了“三月亡华”的论调,甚至计划进一步加速在中国的“垦殖”进程,把占领的土地逐步变为日本的“领土”。

然而,在中国国内,随着南京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不断迁移,国内的舆论却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一方面,“亡国论”的声音四起,甚至一些人认为中国将很快灭亡;但另一方面,当台儿庄的胜利在短时间内打破了日军的攻势后,又有人提出“速胜论”,认为中国必定能够早日反击。

事实上,当时双方的局势充满了变数,如果从后来的角度看,虽然日军一度胜利不断,但局势的发展并没有如他们所愿。特别是在1938年下半年,中国开始从战术防御转向了战略相持,为日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历史的预言

在这场持久战中,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篇理论著作之一。它诞生于1938年春夏之间,虽然当时中国抗战进入艰难阶段,但毛主席却以深邃的政治和军事眼光,准确地预测了接下来的战局。

这本超过五万字的文章,详细分析了中日双方在抗战中的态势,并分阶段地预测了战争的发展方向。在写作《论持久战》的过程中,毛主席曾无数次废寝忘食,精神高度集中。翟作军曾回忆,毛主席为了撰写这篇巨著,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每次写作时,他都将自己沉浸在思维的洪流中,甚至两夜未眠。为了保持清醒,他有时还需要用冷水洗脸提神。最终,他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完成了这部旷世之作。

《论持久战》从理论层面总结了自战争爆发以来的种种实践,深刻剖析了战争形势,为接下来的抗战制定了战略方针。这篇文章不仅对中国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

战争的三个阶段

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划分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并精确预测了每个阶段的特征。第一个阶段是敌人进攻我防守的时期,敌军利用其军事上的优势,持续进攻中国。然而随着日军占领更多城市,战线越来越长,其供给线和兵力出现了显著的疲软。

第二个阶段是双方的战略相持阶段,敌我双方的攻守局面逐渐模糊,毛主席预见到,尽管日军的进攻遭遇了挫折,但中国方面也需要采取战略防御,稳住局势,为后期的反攻做好准备。实际上,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损失惨重,兵员损失达20万,战线被拉得越来越长,后勤补给困难,逐步陷入困境。

到了第三阶段,随着中国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游击战线,日军的进攻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日军在长沙、宜昌等地屡次遭遇中国军队和游击队的顽强抵抗,甚至在长沙的三次攻势中损失了大量兵力。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预言的“反攻阶段”终于来临。

从相持到反攻:日本的最终失败

随着中国抗战的持续深入,日本陷入了资源困乏和战略滞后的困境。毛主席认为,日本在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有限,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消耗。更重要的是,这场侵略战争本身是不正义的,其道德根基薄弱,必定会走向失败。

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盟军在中途岛海战取得胜利,极大地打击了日本的海上力量。1943年,缅北滇西战役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反攻的开始。日本逐渐陷入了多方面的压力,苏联的逼迫、美国的空袭以及中国的反攻,最终使日本不得不调整战略,逐步收缩其在中国的军事力量。

结语

《论持久战》不仅是一篇军事理论著作,更是对整个抗日战争战略方向的深刻总结。毛主席的这一思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积淀的产物。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毛主席便开始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为未来的战争发展作出了预见。通过这篇文章,毛主席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在艰苦战斗中的坚定信念,也让日本的侵略野心最终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身... 抗美援朝期间,一支身穿人民军制服的韩军特种部队悄无声息地潜入朝军的营地,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完全没有被...
原创 朝... 1952年7月11日,中央军委向志愿军司令部发布了新的调令,宣布了重要的人事变动。杨得志,原19兵团...
原创 刘... 公元221年,刘备正准备举兵为关羽复仇,然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传来了一则噩耗:张飞被害了。 消息传...
原创 一... 历史开讲——三国之最荣耀时刻:曹操的“白狼山之战” 谈及三国历史上的巅峰时刻,许多人会想到张辽单骑...
原创 皇... 南唐毒酒局:权力巅峰的兄弟博弈与人性拷问 悬崖边的宴会,你敢喝那杯 "千岁酒" 吗?今天咱就唠唠那...
原创 鳌... 清朝的历史故事,已被众多现代文艺创作者搬上大银幕。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微妙的关系、康熙帝九子夺嫡的...
原创 陈... 陈毅是少数几位参与外交事务的元帅之一。在他最初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时,他豪情满怀地表示:“我不怕失去官职...
原创 毛... 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上将在江苏省泰州市的白马庙村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
旧书摊里宝贝多 收藏界历来有“高者近儒,低者近丐”的说法。正因如此,藏书不能像《围城》中的方鸿渐,“兴趣广泛,全无心...
原创 戊...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死亡并非可怕的存在,真正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那段煎熬时光。然而,总有一...
原创 层...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据...
1856年是沙俄历史的分水岭:... 1856年3月,随着《巴黎和约》的签署,硝烟弥漫的克里米亚战争落下帷幕。沙皇俄国战败的结局沉重异常:...
原创 康...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中原大地超过两百年,经历了十二位帝王。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康熙帝...
原创 西... 曾经,阅读外国的童话故事时,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王子和公主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国...
古代兵器邂逅现代科技:一场穿越...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兵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书写了无数传奇。而当这些古老的武器与现代科技相...
原创 庞... 《——【·前言·】——》 三国时期,提起“智谋”,十有八九都会说是诸葛亮。可偏偏有一个人,几乎啥政绩...
原创 他... 1939年夏季,为了巩固和扩展冀东抗日根据地,党中央决定将冀东抗日联军与驻守冀东的八路军整编为冀热察...
原创 苏... 前言 苏辙,苏轼的弟弟,表面看似是一个平凡的文人,但实际上,他在背后默默支持哥哥的同时,也曾作出令...
1000多年来,万里长城在外国...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古往今来,长城一直被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而被全世界范围的人们所认...
上海文史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启幕 ...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范宇斌)18日,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江山如此多娇”——2025年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