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叔父李神通不服,李世民一番话群臣皆服
迪丽瓦拉
2025-09-15 14:32:01
0

在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初九,唐太宗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正式登基为帝。一个半月后,即九月二十四日,李世民召集群臣讨论关于开国功勋的爵位与田邑分配事宜。会议结束后,李世民命令陈叔达在大殿中宣读名单。当陈叔达一宣布完毕,李世民便开口说道:“朕已按功绩划分了功臣们的奖励,如果有任何不妥之处,大家可以站出来直接表明。”话音刚落,殿内立刻响起了众多的声音,许多将领纷纷站出来争论自己的功劳,场面一时非常混乱,李世民看得十分头疼。他环顾四周,最终指名让反应最为激烈的一位将领发言。

这位将领正是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只见李神通昂首阔步,站了出来,口中不满地说道:“臣举兵关西,最先响应义旗,然而如今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却因文才排在我之上,臣心不服。”李神通的这番话,实际上代表了许多武将心中的不满。毕竟,他们在战场上冒着生死,在血海中拼杀,而一些未曾亲临战场的文臣,凭借一纸文书的运筹帷幄,居然在功劳上胜过了自己,如何能让他们心服?

李世民深知这些武将们的心情,因此特意让李神通先发声。他转身望向李神通,平静地说道:“叔父,义旗初起时,您虽然最先举兵响应,但那时也是为避免自身受困。后来窦建德吞并山东,叔父的部队大败,而刘黑闼更是将余军压得无路可逃。与此同时,房玄龄等人则能从后方运筹帷幄,稳定社稷。因此,在功劳的评定上,他们应当排在您之前。叔父,您是朕的亲叔,但这次的奖赏分配,必须公平公正,不可因亲情而让勋臣分配不公。”

李神通虽然是一位有名的将领,但他并非真正靠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而立功。李世民的这番话,无疑揭示了李神通的真实表现。李神通能有今天的位置,主要是因为他是李唐宗室成员,李渊的堂弟。如果没有这个身份,李神通很可能根本不会有如此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出色,胜利少,败局多。

李神通响应义旗,实际上并非完全出于主动,而是因为李渊起兵后,隋朝开始搜捕李家的亲族,李神通为了逃避追捕,前往鄠县南部,最终与史万宝、裴勣等人联合起义,响应李渊的号召。当时李渊的长女平阳昭公主为了支持父亲,也动用了家产招募兵员,在丝竹园集结义军,李神通则与她共同协作,进攻鄠县,为李渊的起义提供了帮助。

李渊入主长安称帝后,凭着对亲朋的信任,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并很快封其为淮安王。几个月后,李神通又被任命为山东道安抚大使,负责指挥山东各地的兵马。李渊对李神通的信任可见一斑。然而,李神通未能回报李渊的期望。在魏县攻打宇文化及时,尽管李神通已经把宇文化及逼得投降,他却因犒赏将士而拒绝接受投降,而是打算直接攻占宇文化及所逃往的聊城。此举使宇文化及得以恢复力量,并获得了粮食支持,同时窦建德也从中受益,最终李神通不得不投奔李世勣,成为了窦建德的俘虏。后来,李神通尽管返回长安,依然没有取得显著的胜利,连刘黑闼的讨伐也以失败告终。李渊最后将李神通调派去攻打徐圆朗,依旧无果,最终由李世民亲自出手,才避免了失败。此后,李神通跟随李世民平定了刘黑闼,才因功升为左武卫大将军。

李神通的表现虽未显赫一时,但因其是李唐宗室成员,李渊不断将重任托付给他,这才使得李神通有了不小的职务。尽管他在战场上失误较多,李世民对他的处理也表明了对宗室成员的谨慎态度。由于李神通与李世民关系较好,但他始终未曾卷入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夺嫡之争,也未参与玄武门之变。

而与李神通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房玄龄早在李渊晋阳起兵时,就在渭北投奔李世民,成为其身边的核心谋士之一。房玄龄不仅为李世民提供军事和战略建议,还大力招募贤才,杜如晦就是房玄龄所推荐的重要人物之一。杜如晦在李世民的支持下,担任了文学馆的主导,成为了李世民信赖的得力助手。尽管这些文臣没有亲自上阵打仗,但他们在幕后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立下了赫赫战功。李世民的治理思想和战略布局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李世民深知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在整个战争和政权建立中的巨大作用。正因如此,李建成在与李世民的争斗中,将他们视为最危险的对手,并试图将他们从秦王府中驱逐。但房玄龄、杜如晦与李世民的关系极为紧密,李世民最终成功地将他们留在了身边,并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李世民登基后,在分配功劳时,特意将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的贡献放在了前列。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李世民治国理政的决策体现。事实证明,李世民的选择是明智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最终被誉为“房谋杜断”,成为唐朝时期的两位著名贤相。

再回到此次论功行赏的事件,李世民强调了李神通虽有功劳,但在战功的评定上,仍不如房玄龄等文臣。他进一步表示,尽管自己对李神通有着特殊的亲情,但决不能因为私人感情而破坏公平。在听完李世民的公正发言后,李神通感到羞愧,而其他将领则纷纷表示:“陛下公正无私,即使是淮安王也无法徇私情,我们岂敢有异议?”这种情况进一步显示了李世民的公正与威望,最终使得整个论功行赏的过程圆满结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身... 抗美援朝期间,一支身穿人民军制服的韩军特种部队悄无声息地潜入朝军的营地,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完全没有被...
原创 朝... 1952年7月11日,中央军委向志愿军司令部发布了新的调令,宣布了重要的人事变动。杨得志,原19兵团...
原创 刘... 公元221年,刘备正准备举兵为关羽复仇,然而,在这一关键时刻,传来了一则噩耗:张飞被害了。 消息传...
原创 一... 历史开讲——三国之最荣耀时刻:曹操的“白狼山之战” 谈及三国历史上的巅峰时刻,许多人会想到张辽单骑...
原创 皇... 南唐毒酒局:权力巅峰的兄弟博弈与人性拷问 悬崖边的宴会,你敢喝那杯 "千岁酒" 吗?今天咱就唠唠那...
原创 鳌... 清朝的历史故事,已被众多现代文艺创作者搬上大银幕。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之间微妙的关系、康熙帝九子夺嫡的...
原创 陈... 陈毅是少数几位参与外交事务的元帅之一。在他最初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时,他豪情满怀地表示:“我不怕失去官职...
原创 毛... 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上将在江苏省泰州市的白马庙村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
旧书摊里宝贝多 收藏界历来有“高者近儒,低者近丐”的说法。正因如此,藏书不能像《围城》中的方鸿渐,“兴趣广泛,全无心...
原创 戊...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死亡并非可怕的存在,真正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那段煎熬时光。然而,总有一...
原创 层...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 据...
1856年是沙俄历史的分水岭:... 1856年3月,随着《巴黎和约》的签署,硝烟弥漫的克里米亚战争落下帷幕。沙皇俄国战败的结局沉重异常:...
原创 康...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了中原大地超过两百年,经历了十二位帝王。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康熙帝...
原创 西... 曾经,阅读外国的童话故事时,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王子和公主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国...
古代兵器邂逅现代科技:一场穿越...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兵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书写了无数传奇。而当这些古老的武器与现代科技相...
原创 庞... 《——【·前言·】——》 三国时期,提起“智谋”,十有八九都会说是诸葛亮。可偏偏有一个人,几乎啥政绩...
原创 他... 1939年夏季,为了巩固和扩展冀东抗日根据地,党中央决定将冀东抗日联军与驻守冀东的八路军整编为冀热察...
原创 苏... 前言 苏辙,苏轼的弟弟,表面看似是一个平凡的文人,但实际上,他在背后默默支持哥哥的同时,也曾作出令...
1000多年来,万里长城在外国... 全文共2893字 | 阅读需6分钟 古往今来,长城一直被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而被全世界范围的人们所认...
上海文史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启幕 ...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范宇斌)18日,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江山如此多娇”——2025年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