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逼他打一仗,战后罗帅说:此仗表明我军已攻、守无不胜!
迪丽瓦拉
2025-09-15 19:31:50
0

1948年秋季,辽沈战役中的锦州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智慧的体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辽沈战役的指挥核心,林彪在战役前对攻占锦州的可能性充满疑虑。那时,他时常担心是否能够打下锦州,一会儿担心兵力不足,一会儿又忧虑粮草匮乏。甚至在10月2日,战斗正式打响后,东野大军已经消灭了敌人2万,完全将锦州城围困。然而,林彪和罗荣桓、刘亚楼等指挥员到达彰武时,仍然动摇起来,曾有撤军北上的想法,准备放弃这场战斗,转而集中力量攻打长春。正是由于罗荣桓和刘亚楼的坚决反对,以及毛泽东通过电报的劝导,林彪才最终改变决定,决心继续攻打锦州。

因此,后人曾说:“锦州大捷,是毛主席逼着林彪打出来的。”

然而,林彪一旦下定决心,他那稳重、精准、果断的指挥风格立即展现出来。

林彪随即对攻锦战役做了详细而周密的部署。他指派二兵团司令程子华指挥四纵、十一纵以及热河两个独立师驻守塔山和红螺山一线,阻止敌人从锦西和葫芦岛增援;同时调集二、三、七、八、九等五个纵队以及六纵17师,共16个师、炮纵主力,共计25万兵力投入攻锦战役;此外,还部署了二兵团的五、六、十、十二等四个纵队应对沈阳增援之敌,另派九个独立师负责应对长春突围之敌,并将一纵主力部署于锦州塔山之间,作为全局的预备队。

10月4日,林彪亲自带领东野司令部从彰武出发,赶往前线。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地形,林彪做出了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和重型装备,从锦州城北部发起突破,力求快速打开突破口,借此将敌人深深压制,形成纵深推进,并趁敌人混乱溃败之际,分割包围,彻底歼敌。

10月9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再次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攻锦的决心,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攻占锦州的胜算已大幅增加。战局的发展,很可能演变为前所未有的东北大决战。”

历史的进程验证了这一判断。

当天,攻锦战斗正式爆发。各进攻部队开始清除锦州外围的敌人阵地,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迅速控制了周围有利地形,使锦州城彻底陷入我军的包围之中,局势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10月14日10时,围攻锦州的各部队发起了总攻。先是通过猛烈的炮火摧毁敌方城墙及防御工事,打出了一个突破口。接着,二纵、三纵从北面猛烈进攻,并配合炮兵纵队主力形成强势突破;而南方的七、九纵队也迅速突进,占领了敌人防线;东面的八纵则实施突破,形成全面围攻。各部队采用穿插包围、迂回分割等灵活战术,逐步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并实施精准打击,尤其是在炮火和坦克掩护下,对敌人的固守阵地展开猛烈进攻。

到了次日清晨,所有攻锦部队在白云公园和中央银行地区成功会师,敌人仅剩万余残兵固守老城。当天中午,七纵与二纵一部分兵力对残敌展开了最后的攻击,经过整整一天的激战,直到18时,敌人被全歼。经过31小时的鏖战,锦州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10月19日22时,中央军委向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出了电报,表示锦州战役胜利令人振奋,并特别赞扬了他们的指挥才能。

与此同时,阻击敌人援军的任务也圆满完成。特别是在塔山阻击战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苏静回忆道:

“10月8日,林彪司令员召我到他住处,他说:‘锦州的地形对我军有利,攻占锦州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稳住塔山一线,阻挡敌人增援。你去塔山时,必须告知四纵领导,要求他们死守阵地,打好防御战,创造一个模范的英雄战例。’罗荣桓政委也找我说:‘塔山至关重要,虽然有些部队对防御战经验不足,但我们不能因为伤亡大就退缩。’”

苏静迅速前往四纵指挥,并向四纵将士传达了必胜决心。四纵一向以猛攻见长,这次需要转变战术进行坚守。纵队发出了《告指战员书》,并提出口号“死守阵地,寸土不丢,与阵地共存亡”。他们决心用一万人的牺牲来保住这一重要阵地。

程子华回忆塔山阻击战时提到:

“塔山阻击战是我第二兵团在辽沈战役中最为惨烈、最具决战意义的一场战斗。四纵第十二师的坚守,成功阻止了敌人以三至四个师的兵力轮番进攻,为主力攻占锦州争取了宝贵时间。”

10月15日18时,东野主力成功攻克锦州,而塔山防线依旧稳固,未被敌人突破,完成了极其重要的任务。

10月15日,敌军高级将领范汉杰和卢浚泉被九纵俘获。当两人被押送到东野司令部时,刘亚楼兴奋地大喊:“范大头捉到了!”

在与敌将范汉杰的谈话中,他赞叹道:“你们的炮火猛烈到出乎意料,我们的炮火几乎无力反击。你们的部队作战勇猛,几乎无法抵挡。”

林彪感慨道:“没想到他们打得如此出色,打的是一场政治仗!”罗荣桓也提到:“塔山和锦州的战斗确实充满冒险,历史上我们从未打过如此规模的战役。这场战斗考验了我们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了攻无不克、守无不固的境地。”

这一切,也验证了范汉杰等敌将的评价,标志着我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军事阶段。《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曾将这一战役写得深入人心,它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军事书籍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志... 作者:九鱼亭 1953年初春,志愿军180师工兵连指导员王顺秀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在短短一天内,...
原创 明...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金殿内响起了令人心碎的哭声,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这场朝会对于...
原创 斩... 好的,以下是您文章的改写版本,保留了原有的核心意思,并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和语境丰富性: --- ...
原创 建...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革命战争胜利后,地点位于天安门城楼上。照片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站在左边、戴着墨镜...
原创 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的文献来源和截图,请知悉。 --- 1949年...
原创 抗... 抗战的胜利,是无数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初延将分...
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 新华社上海6月19日电 题: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丁增义、许晓青、王春...
原创 明... 乾嘉道三朝的名臣吴熊光,在他的著作《伊江笔录》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乾隆朝时期那段充满坎坷与辛酸的仕途...
原创 朱... 前言 杀人如麻的朱元璋,竟然动了废后的念头! 你没听错。 就是那个把开国功臣当韭菜一样割,设立锦衣...
原创 战... 德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代价。它既是战争的发起者,也是最终的失败者,给世界带...
原创 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正式改编为新四军。这支部队位于华东地区,离蒋介石的统治中心...
集工艺之精、色彩之美、艺术价值... “大明隆庆年造”红绿彩人物故事纹大盘 瓷器(拼音cí qì,英文china/porcelain)是...
原创 老... “在我死后,‘总统’的职位将由严家淦来担任。” 在临终时,老蒋做出了这样的指示。这个决定震惊了老...
原创 张... 1946年,在中原突围的关键时刻,华中地区的中原军区1纵1旅,指挥官皮定均,完成了重要的牵制任务后,...
原创 国...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 194...
原创 新...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参与...
原创 明... 《——·前言·——》 在明朝历史上,四大特务机构不仅仅担负着维护稳定的任务,更是权力斗争中不可忽视...
原创 彭... 从某种角度来看,回忆录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述说,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在开...
原创 提... 抛开战争的道德评判,仅从日本自身角度来看,上世纪日本一系列对外侵略行动的深层原因,实际上源于一种深刻...
原创 昌...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在先后灭掉韩、赵、燕、魏四国后,将视线转向了南方的楚国。作为南方大国,楚国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