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拉开三国序幕的权力失序:大将军何进为何开局就送人头?
迪丽瓦拉
2025-09-15 20:33:21
0

何进的错误决定,仿佛引狼入室,最终导致了董卓的乱政。虽然董卓最终能在朝中掀起波澜,但这种局面是何进被杀的前提下才得以发生。如果何进当时没有死,董卓未必能够进入京城,更不用说他能肆意操控朝政了。

尽管何进的死为局面埋下了隐患,但这不能简单归结为他过于愚蠢。在当时的环境下,若我们置身其中,未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东汉的政治制度一向由外戚掌控,何进身为外戚之一,他有权力插手朝政,这是制度使然。

关键在于,何进能否成为真正的外戚,而这一点取决于他外甥刘辩是否能够继位。刘辩是何进妹妹——何皇后的儿子,而刘辩的弟弟刘协,则是由董太后抚养长大的。灵帝死后,刘辩和刘协两兄弟争夺皇位,这个权力斗争的结果直接决定了何进的命运。

何进倾向于支持自己外甥刘辩,而大宦官蹇硕和董太后则支持刘协。蹇硕当时掌握着西园八校尉的兵权,这是一支独立于何进与朝廷的武装力量。灵帝临终时,看不上刘辩,将小儿子刘协托付给了蹇硕,再加上董太后的支持,刘协继位的可能性并非不大。

然而,宦官们并非铁板一块。在何进与蹇硕的权力斗争中,宦官集团内部的主力——十常侍,突然倒戈支持了何进。十常侍并非仅仅十个宦官,而是由十二个重要宦官组成,他们的存在代表着灵帝晚期的非正式政治力量。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军权得到增强,灵帝也开始重用这些非正式的宦官力量,包括任命蹇硕负责西园八校尉。

然而,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十常侍选择了何进,背叛了蹇硕。蹇硕失败后被杀,董太后也因病去世,何进终于成为了外戚大将军。这时,何进虽然赢得了权力,却也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如何处理宦官集团?如果继续依赖宦官,他能巩固外戚地位,但若决定彻底清除宦官集团,则等于自断后路。

何进的内心矛盾在于,如果他继续与宦官集团合作,他能够稳固现有的政治局面。然而,他清楚,如果不摒弃宦官,那么他不仅得不到士族的支持,甚至可能会被宦官所操控。因此,他面临着与宦官或士族合作的艰难抉择。

何进做出选择时,并非完全由个人意愿主导。由于两次党锢之祸,宦官与士族之间的仇恨已经不可调和。即使当时的灵帝依旧掌控朝政,宦官与士族间的矛盾也随时可能爆发。何进明白,无论他如何选择,都无法避免这场血腥的斗争。

何进之所以倾向于与士族合作,有两个深刻的原因。首先,士族在朝中与地方都有强大的势力,他们能为何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他稳定政权。其次,士族不仅掌握话语权,还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而宦官的名声已经坏到无法修复的地步。作为一个出身微贱的外戚,何进需要士族提供的名声和支持。

虽然何进一度获得宦官集团的支持,成为外戚大将军,但他也深知,与宦官集团的合作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他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向士族表态,才能赢得士族的信任。这时,他选择了“杯酒释兵权”的策略。

何进虽然并未直接消灭宦官,但他通过巧妙手段要求宦官们主动放弃权力,退回家中,安享晚年。这种策略避免了过度暴力,同时保持了未来的政治合作空间。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政治斗争的烈度,还使得他在士族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智慧。

对于宦官集团而言,虽然他们与士族有着深厚的仇恨,但他们也意识到,随着灵帝的死去,继续斗争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他们选择了放弃权力,回家养老。何太后也在外部压力下开始同意宦官的退出,最终只留下何进的私人亲信。

然而,何进的这一策略未能彻底实现。在何进进入宫中准备彻底清除宦官时,他低估了宫中复杂的权力格局。宦官们在宫中经营多年,早已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他们比何进等外来者更加熟悉宫内的局势。十常侍们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操作,重新赢得了太后的支持,甚至亲自策划了反击。

宦官们在对何进展开攻击时,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天下大乱真的是我们的错吗?你为何背叛我们?我们本想依附你,为什么要杀我们全家?如果我们不干净,那么士族公卿就干净吗?”这些质问不仅揭示了宦官对自己行为的辩解,也暴露了他们决不妥协的立场。

何进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的失败,虽然在许多人眼中是因为过于急功近利,但更深层的原因却在于他错判了局势,低估了宦官集团的反扑能力。最终,宦官们通过这种非常规的政治操作,成功地一举铲除了何进。

那么,为什么朝廷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却要引进董卓来彻底破坏整个局面呢?这一切,其实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董卓入主朝政完全是历史的偶然和权力斗争中的一种错综复杂的机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构,南宋的开国皇帝,历史上称为宋高宗,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也是宋钦宗赵桓的弟弟。赵构的一生与皇位...
原创 两... 1942年8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没有选择直接对抗日军,而是下令第40师师长李觉亲自出征,带...
原创 日... 战争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常被拿来相互比较,比如同样以坑道战闻名的“硫磺岛战役”和“上甘岭战役”。然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周建屏:抗...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日起,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秦基伟接替李达担任了太行军区司令员。当时,太行军区与太岳军区、冀南军区、冀鲁豫...
原创 抗...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便于未来随时获取更多相关文章,也能参与讨论与分享。感谢您...
原创 日...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和字数大致相当的基础上,为每段文章进行改写并增加细节描写: --- 阅读本文前,...
阳泉南杨家庄元代纪年壁画墓发掘... 本报讯(记者王荔)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阳泉南杨家庄元代纪年壁画墓的重要考古发掘成果。这座墓葬明...
以身入局,全盘革新,《三国:天... 三国SLG品类发展至今,总少不了无数的唱衰和看好。 的确,谈及三国SLG品类,单一个“卷”字已很难概...
原创 拥... 中国历来人口众多,民族成分也相当复杂,因此姓氏的种类非常丰富。随着各民族的长期融合,除了我们常见的主...
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张新科长... 6月19日上午,2025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长篇历史小说《铁语》全球版权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
代代相传的珍宝:民国三年袁世凯... 在海南博鳌的老宅院,邓先生总会在梅雨季打开二楼的樟木书柜。最深处的檀木匣里,躺着一枚泛着柔光的中华民...
原创 志... 作者:九鱼亭 1953年初春,志愿军180师工兵连指导员王顺秀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在短短一天内,...
原创 明...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金殿内响起了令人心碎的哭声,这一天注定载入史册。这场朝会对于...
原创 斩... 好的,以下是您文章的改写版本,保留了原有的核心意思,并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和语境丰富性: --- ...
原创 建...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革命战争胜利后,地点位于天安门城楼上。照片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站在左边、戴着墨镜...
原创 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明确的文献来源和截图,请知悉。 --- 1949年...
原创 抗... 抗战的胜利,是无数抗日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初延将分...
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 新华社上海6月19日电 题:夕照苏州河——踏访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丁增义、许晓青、王春...
原创 明... 乾嘉道三朝的名臣吴熊光,在他的著作《伊江笔录》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乾隆朝时期那段充满坎坷与辛酸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