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趙英雄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以其勇猛和忠诚而闻名。尽管正史中并未明确记载他的出生年份,但通过对《三国志》以及其他历史文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对赵云的生平有更为详细的了解。据史料记载,赵云大约在公元229年去世,这一点在多个史书中得到了印证。关于他的寿命,学界存在多种推测,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他可能活了60至65岁。这个年龄段在当时已属高寿,反映了赵云不仅武艺超群,而且身体强健。赵云的形象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忠诚与英勇的象征。 对于赵云的具体出生年份和确切寿命的探讨,虽然缺乏直接的历史文献支持,但通过对他生平事迹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他大致的生活轨迹。赵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期跟随刘备起兵抗曹到后来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他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具体的出生年份仍然是个谜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记忆。
赵云寿命的核心争议点
1、去世年份的确定性。
史料中关于他的去世时间有着明确的记载,即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这一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确切的历史节点,让我们能够追溯这位英雄人物的生命轨迹。《三国志》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详细记载了赵云的生平和功绩,并赋予他“顺平侯”的谥号,这不仅是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也是对其品德的肯定。谥号的使用在当时是对一个人生前事迹的一种评价和纪念。而在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后主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这一行为不仅是对赵云生前功绩的再次肯定,也体现了刘禅对于这位忠臣的深切怀念和尊重。赵云的形象因此在后世被不断传颂,成为历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
2、出生年份的推测依据。
61岁说: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赵云在191年投奔公孙瓒时,正值壮年,大约23岁。通过这一关键时间点,研究者们推算出他大约出生于公元168年。赵云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更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武艺赢得了人们的敬仰。直到229年,这位英雄人物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享年61岁。他的去世不仅是蜀汉的巨大损失,也是整个三国历史中的一大遗憾。赵云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朽的英雄形象之一。 赵云的一生见证了三国时期的动荡与变迁。从早期投奔公孙瓒开始,他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云逐渐成为了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并在长坂坡一战中以一敌百、救出刘备家眷的故事中达到了传奇的顶峰。他的忠诚与勇敢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在后世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赵云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位武将那么简单,他更是智慧与勇气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5岁说:据部分文献记载,他出生于公元164年,这一信息得到了《赵云生平事迹》的印证。该书详细记载了赵云的生平和军事成就,其中提到“公元229年,65岁时去世”,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他生平的重要线索。赵云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在三国乱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名普通的骑兵逐渐成长为蜀汉的中坚力量。在战场上,他屡建奇功,如单骑救主、长坂坡之战等壮举至今仍被后人传颂。赵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忠诚的臣子和英勇的战士,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争议背景与学术观点
正史记载的缺失:陈寿《三国志》未记录赵云具体生年,仅载其活动时间跨度(191年投奔公孙瓒至229年去世)。
文学作品的混淆:《三国演义》等小说衍生出“七旬老将”形象,但此属艺术加工,与史实无关。
主要研究结论对比
学说分类 |
出生年份 |
去世年份 |
寿命 |
---|---|---|---|
61岁说 |
168年 |
229年 |
61岁 |
65岁说 |
164年 |
229年 |
65岁 |
赵云主要成就
1、两扶幼主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刘表次子刘琮先举州投降,然后才派人通知驻守樊城的刘备,刘备无力抵抗曹操,不战而走,路过襄阳时,城中十余万百姓自发跟随刘备,致使行军速度非常缓慢。曹操率领五千精骑急追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追到当阳境内的长坂。危急之下,刘备丢下妻子和孩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逃跑。混乱中不见了赵云,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往北边曹操那里去了,刘备直接用手戟打过去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而后,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 此战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赵范有一个守寡的嫂嫂姓樊,有倾国的美貌,赵范想将她许配给赵云。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在平定荆州南部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孙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也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获知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孙夫人趁机将刘禅也一并带走,幸亏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2、扫荡西川
在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与刘璋的关系恶化至决裂,刘备从葭萌关出发,对刘璋发起了攻势。为了加强军力,他召唤了诸葛亮等谋士和将领入蜀助战。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将领率领的军队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沿途不断平定各地的反抗势力,巩固了刘备的军事行动。在成功攻克江州后,他们采取了分兵策略,赵云带领一部分军队沿着外水深入敌后,迅速攻占了江阳、犍为等地。这一行动不仅扩大了刘备的势力范围,也为最终包围成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次年,在成都南面完成了对刘璋的全面包围,并最终迫使其投降。在成都被攻下之后,刘备为了表彰赵云在此次战役中的卓越表现和贡献,特别任命他为翊军将军,以示对其忠诚和勇猛的认可。 随着成都的陷落和刘璋势力的瓦解,刘备成功地巩固了自己在蜀地的地位,并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政权。赵云作为新任翊军将军,在接下来的岁月里继续为蜀汉效力,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了蜀汉不可或缺的重要将领之一。
3、汉水之战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军处理好与东吴孙权的关系,并击退了多次进犯巴西的张郃后,开始争夺汉中,同年七月,曹操开始治兵,准备支援汉中攻打刘备,九月,军队进驻长安。 次年,刘备军将夏侯渊斩杀,而曹操的大军到这一年三月份才开到汉中,刘备虽然很自信地说“我必有汉川”,但却采取了占据险要、固守不战的策略。此时曹操运送几千万囊军粮到北山下,黄忠提议并带兵前去截取,但没有在与赵云约好的时间里回来,赵云便仅带了几十个骑兵前去寻找,途中遇到了曹操的大军并与之交战。赵云利用骑兵的优势,多次突击曹军的阵列,且战且退,回到营中后,偃旗息鼓,曹操军认为赵云设有伏兵,不再进攻。赵云趁曹军撤退时,擂鼓呐喊,并用劲弩攻击其后军,致使曹军大为惊骇,自相践踏,溃不成军,甚至有大量的士兵坠入汉水淹死。
此战赵云在己方军势不利的情况大挫曹军,给曹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也使得汉中战局刘备军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向曹操军挑战,而曹操军却按兵不出,致使准备了半年有余的曹操军,在到达汉中后,仅仅两个月就败走了。后世一些史书在记载汉中之战中,直接记载曹操219年三月来争汉中,被赵云打得大败而退走。
寻根说明
寻根寻亲信息均由各地赵氏宗亲提供,本平台免费代发布,有知详情者或寻根宗亲请直接联系本平台留言回复!谢谢!
希望各位赵氏宗亲能传给更多的赵姓人看到,帮助寻根人寻根寻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