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众多叫法,其中最特别的一种便是五毒节。端午节是我国延续了近2000年的隆重节日,在这一天百姓都要饮雄黄酒、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在人们的印象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公元前278年,白起统率秦军攻破了楚国王都郢。悲愤之情难以平抑的楚国大夫屈原,随后选择投身汩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死后,无比悲痛的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汩罗江边祭奠、凭吊屈原。
无数渔夫划船往来于汩罗江上,搜寻他的遗体。有位渔夫拿出提前为屈大夫准备好的饭团、鸡蛋投入江中。身边的人询问这位渔夫为何要这样做,这位渔夫回答身边众人道:这样做可以喂饱江水中的鱼虾,而鱼虾被喂饱了自然不会去吞咬投江的遗体。众人觉得渔夫所说很有道理,于是他们也开始效仿渔夫,向江中抛洒饭团、鸡蛋。
这时汩罗江岸边来了一位郎中,他开始向江中倾倒雄黄酒。郎中一边倾倒雄黄酒,一边对身边众人说道:饭团、鸡蛋可以喂饱江中鱼虾,那江中的蛟龙、水兽就不会撕咬屈大夫的遗体了吗?一旦江中的蛟龙、猛兽吞食了饭团、鸡蛋,没吃到食物的鱼虾,还是会吞咬屈大夫遗体的。自己将雄黄酒倒入江中,正是为了醉晕蛟龙、水兽,让它们无法和江中鱼虾争抢食物,保护屈大夫的遗体。
后来,楚国百姓不但将鸡蛋、饭团、雄黄酒投入江中。担心饭团被蛟龙、水兽吞食的他们,更是用楝树叶包裹饭团,外缠丝线,这就是粽子最早的原型。从此以后,各地百姓都会在这天以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的方式,来纪念屈大夫。由于屈原自尽殉国的忠义事迹令众多国人为之动容,所以国人便都觉得,端午活动真的是起源于楚国百姓祭奠屈大夫。但事实并非如此,端午节的活动习俗,在屈原自尽殉国前就已经存在。《楚荆岁时记》记载:端午赛舟的习俗,很早就在吴、楚、越三国境内流传,与祭奠屈原无关。
端午最早可追溯到周朝,当时的端午应该叫作“端五”。因为周朝人忌讳“五”这个字,所以他们便改称端午。民间百姓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为何百姓将五月称作毒月呢?这是因为这个月春回大地,各类蚊虫相继从冬眠中醒来。其中尤以五种毒物活动最为猖獗,即:蛇、蜈蚣、蜥蜴、蝎子、癞蛤蟆,所以周朝的百姓便将五月称为五毒月。由于五毒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孩子被蚊虫叮扰,得病夭折),所以当时的百姓必须在五毒月采取措施,避免五毒之害。
端午赛龙舟是古人驱邪避疫的宗教活动。而粽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艾叶、菖蒲、雄黄酒等,这些也都是古代辟邪之物。这些辟邪之物,正好可以帮助百姓驱赶五月活动猖獗的蚊虫毒物。《山堂肆考宫集》记载:古人在端午这天,会将艾叶剪成虎形,或是将彩纸剪成虎形佩戴。艾叶剪成的老虎叫作艾虎,古人在这天佩戴艾虎,正是希望借助猛虎的神威,达到驱邪避疫的目的。在五月初五这天,古人甚至会吃煮熟的大蒜来避疫。
五月初五饮雄黄酒、包粽子、食用大蒜、佩戴艾虎等习俗,其实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做出的经验总结。他们发现,农历五月时序已到夏令,此时蚊虫滋生,百虫出洞,人的身体很容易受到毒虫的侵害,所以他们才会想出这些办法祛毒除病,防身健体。从实际效果来看,雄黄是一种矿物质,我国中医一直用它解毒、杀虫。大蒜也是中医一直使用的解毒、杀虫,散寒化湿的药物,而菖蒲和艾草也都有驱虫的作用。
结束语:两千年后的今天,端午已被国人当作一个重大的节日。在该节日的形成过程中,各地、各时期都产生了不同的习俗,并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该节日除了有纪念屈大夫自尽殉国的说法,还有纪念伍子胥,以及纪念投江救父的东汉孝女曹娥等说法。其实,端午的诞生是在这些传说之前,是这些传说附会了早就存在于吴、楚、越三国境内多年的习俗。不过,正是因为人们的美丽误会,才让端午节变得热闹非凡。
参考资料《历史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