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创作大赛
了解近代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在中国开国的将领中,只有三位元帅达到了正国级的行政级别,分别是朱德、林彪和叶剑英。这三位老帅位居最高,其他七位元帅则为副国级。然而,在这十位开国元帅中,并没有一位中将达到了正国级,甚至包括那177位开国中将,也没有一位成为正国级领导人。相比之下,三位少将却成为了正国级领导人,他们分别是李德生、刘华清和汪东兴。
虽然没有正国级的开国中将,但在177位开国中将当中,还是有十位将领的行政级别达到了副国级,他们是开国中将中的佼佼者。这里按排名不分先后,逐一介绍这几位杰出的将领。
开国中将赛福鼎·艾则孜和阿沛·阿旺晋美,均为少数民族的开国将军。虽然他们在战斗力方面并非以勇猛著称,但他们在解放事业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1955年,他们也获得了中将军衔。两位中将分别担任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职务均属于副国级。
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他是正国级的开国元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后,林总麾下的“林氏四大金刚”也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四位将领分别是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和吴法宪。可以说,这四位将军自1959年起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林彪的重要助手。李作鹏担任过海军政治委员,后成为政治局委员;邱会作则继任洪学智成为总后勤部部长,并也成为政治局委员;吴法宪担任空军司令员兼政委,同样跻身政治局委员。这三位中将的晋升,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副国级领导人。
余秋里是开国中将中少数几位全面型将领之一。革命战争时期,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战将,还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工作者。战争胜利后,余秋里转而成为国防建设的重要骨干,他曾先后担任石油部部长、财务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政治部主任等多个重要职务,且唯一一位担任过副总理的开国中将。作为第二代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余秋里被称为我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臂虎将”。
秦基伟和张震是开国中将中唯一两位在1988年晋升为上将的将领。可以说,在80年代,他们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秦基伟作为援朝名将,曾担任过国防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务;而张震则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曾担任过国防大学校长和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廖汉生和王恩茂也是开国中将中的佼佼者,两人都属于杰出的军事将领。在革命战争时期,他们分别隶属于第一野战军,参与了西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廖汉生于1955年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务;王恩茂则成为了新疆军区的司令员兼政委,领导着大军区的军政工作。虽然在特殊时期,王恩茂一度被解除职务,但在毛泽东的关怀下,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担任了南京军区副政委等职务,并且成为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依然是副国级开国中将。
综上所述,以上十位开国中将无疑都是副国级的领导人,其中秦基伟和张震更是因其卓越贡献被誉为“五星上将”。而余秋里则被称为全面型的将才,他的军旅生涯堪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