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蒋介石的心腹,不许家中8个子女做官,两个儿子正厅及以上
迪丽瓦拉
2025-09-16 11:05:01
0

陈布雷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关键历史时刻担任记者,深知时局与社会的变迁。1927年,陈布雷加入国民党,成为蒋介石的首席秘书,并在党内赢得了崇高的威望。这个历程,充分体现了他在政坛的智慧和才华。

陈布雷与蒋介石的关系,要追溯到1927年春天。当时,蒋介石急需一位能够为自己提供文案、出谋划策的文人。在众多候选人中,蒋介石为何最终选择了陈布雷呢?原因在于陈布雷不仅文采出众,才思敏捷,且为人温和谦逊,没有任何野心,他的忠诚与无私也使得蒋介石对他刮目相看。因此,陈布雷成为蒋介石的首席秘书,承担了许多重要的职责。

陈布雷在蒋介石身边的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27年到1934年。在此期间,陈布雷始终保持着新闻记者的身份,尽管他时常为蒋介石起草文章,但并不参与官职的管理。初入蒋介石身边时,陈布雷并未想过放弃自己的新闻事业,只有在蒋介石需要他的帮助时,才会暂时前往南京工作,而平时则住在上海,继续从事新闻报道的工作。蒋介石曾问他愿意担任什么职务,陈布雷坦言:“我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新闻工作者,如果无法实现这一梦想,那么我愿意做您的私人秘书。”这番话深深打动了蒋介石,他意识到陈布雷是一个忠诚且无欲无求的人,从此更加信任他。

第二个阶段是从1935年到1948年,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陈布雷放弃了新闻工作,正式走入政治圈,成为蒋介石身边的重要助手。虽然他在国民政府中的职务并不显赫,但由于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亲信之一,陈布雷在党内外的威望却极为高涨。然而,身为蒋介石的亲密朋友,陈布雷的家庭却“暗藏”着多个共产党员,这种复杂的背景,使得陈布雷的形象更具传奇色彩。

陈布雷一生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杨品仙为他生下了五个孩子:长子陈迟、次子陈过、三子陈适、长女陈琇、次女陈琏。杨品仙在1921年去世后,陈布雷与王允墨再婚,王允墨为他生下四个儿子:陈迈、陈进、陈遂和陈远(其中一个孩子早夭)。陈布雷的九个孩子中,八个长大成人,这也为他留下了浓厚的家族背景。

作为父亲,陈布雷对子女的教育极为严格,尤其是对于从政的问题,他坚决反对子女步入政坛。他强调:“你们要有真才实学,学农、学医、学工、学教书都好,千万不要进入官场,贪图权力。”他希望孩子们能保持清廉的家风,不被官场上的腐化风气所影响。而他的第二任妻子王允墨也在家庭教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允墨温和且理智,她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来教育孩子们:例如,吃饭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个小碟子,必须先吃完小碟子里的菜,才能吃公碗里的菜。若有孩子挑食,王允墨就会严肃告诫:“所有的菜都有营养,不能挑食,吃完盘子里的菜,剩下的才可以浪费。”

这些严格的教育方式使得陈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有所成就。长子陈迟毕业于浙江农学院,成为一名农产品专家,曾在美国留学并任菲律宾远东银行农贷部的职位。陈迟原本有意报考中央政治学校,但在父亲的劝说下,他放弃了从政的想法,转而投身农业。次子陈过则成为一名医生,毕业于浙江医专,后来在浙江省卫生厅担任厅长。三子陈适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科,后来成为武汉测绘学院的教授。四子陈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五子与六子英年早逝,最小的儿子陈远则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从事党的新闻工作。陈布雷的两个女儿也都获得大学学历,长女陈琇从事教育工作,次女陈琏则曾在中共中央华东局任职。

值得注意的是,陈布雷的教育理念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家中有多位共产党员,而且其中不少已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但这并未妨碍陈家子女在各自领域中的出色表现。陈布雷始终强调:“不做官,不参与政治,不贪图权力。”然而,历史的潮流与个人的理想往往难以对抗。在腐朽的政局中,陈家子女虽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却依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尤其是陈布雷的小女儿陈琏,她最终成为一名中共地下党员,投身革命事业。为了隐瞒这一身份,她甚至向同样心系共产党的姐姐陈琇撒了谎。她后来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帮助下,坚守自己的理想,参与了危险的地下工作。

陈琏回忆起她与父亲的关系时曾说道:“在政治上,我父亲是站在国民党一方的,而我们则站在对立面,但父亲为人正直清廉,不以权谋私,生活艰苦。他从不允许我们利用他的身份或权力做任何私事。在家时,我们不讨论政治,身份就是父亲与孩子。”这番话展现了陈布雷既忠于国民党,但也重视家庭教育的另一面。

然而,随着时光流转,陈家的下一代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陈布雷的长孙陈师孟,虽然生于美国,但成长过程中却走上了从政之路,并成为台湾“台独”势力的代表人物。从陈布雷到陈迟,再到陈师孟的转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无论父母如何引导,外界的环境与历史潮流始终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对昆仑刻石高清图的几点看法 昨天有位网友给我发了昆仑石刻的高清图,早上又看到有位网友留言:“大王看了高清照片后再写一篇呗,还认为...
地理视角看《长安的荔枝》,大唐... 最近热播剧《长安的荔枝》中,长安小吏李善德跨越千山万水运送荔枝的情节扣人心弦。当观众为这场“古代物流...
原创 国...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突破重重难关,成功从美国归国,从此投入到新中国的科学建设中。这个举动...
原创 水... 说到梁山好汉,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关于他们的故事,各种版本流传至今,耳熟能详。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着一...
原创 清... 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 在清朝的历史上,康熙年间发生了一个重大的事件——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这...
原创 六... 1939年初,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许世友,带领部队驻扎在河北邯郸曲周县,开展敌后抗战工作。这...
原创 “... 随着瑞典于3月7日正式加入北约,这个北大西洋军事组织悄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完成了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
涂亚伦:袁世凯家族的没落 1915年我在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到天津公立女医局当大夫。女医局初名“北洋女医院”,因为地址在东门水阁...
原创 武... 《——·前言·——》 武则天退位后,没人敢对她采取行动。朝廷中的权臣,甚至她的亲生儿子李显,都无法...
原创 楚... 秦朝末年,曾在历史上叱诧风云的楚霸王项羽,年少时便学过兵法,却未能真正领悟其中奥义。他初期威震四方,...
万历皇帝不上朝,是因为疾病吗? 万历十四年,万历帝23岁。 十月初五,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上奏,这位主管祭祀的官员对于万历帝不参加祭...
晚清朝廷有那么多能人,为什么不... 导读:慈禧太后,自咸丰十一年“辛酉政变”到光绪三十四年崩逝,其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代行皇帝职权,把...
原创 非... 提起非洲,似乎第一印象永远都是黑人遍布,以及杂乱不堪的环境。但有一个国家却并非如此,这里虽然也是非洲...
原创 秦... 熟悉秦国历史的人往往都会提到:“正是因为秦孝公推行变法,才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称霸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
原创 日... 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大营的炮火撕裂了东北的夜空,日本铁蹄悍然踏破国门。然而,整整十年间,中国...
原创 朱... 朱元璋与刘日新:命运交织的背后 朱元璋,那个出身贫寒、几度命悬一线的男子,曾是街头乞丐,亦曾是僧侣...
原创 汉... 汉代官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和培养官吏的忠君、孝亲、廉洁、奉公、宽仁、勤政等德行,督促各级官...
原创 日...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多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博... 我党在历史的漫长征程中,曾走过不少弯路,其中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往往被以关键领导人的名字来命名。比如“...
原创 大...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两个伟大的帝国如同两颗璀璨的明星,各自在不同的天地间闪耀着各自的光辉——东方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