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杀死隋炀帝杨广的宇文化及,为什么很快也被杀了?
迪丽瓦拉
2025-09-16 10:33:12
0

关于宇文化及与隋炀帝杨广火并的事件,历史书籍和演义小说几乎是一致的,都把宇文化及塑造成了一个奸臣。然而,真相却远非如此简单。

无论杨广还是宇文化及,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历史的失败者。因此,历史上的杨广和宇文化及,常常被描绘成昏庸无能、勾结奸臣的典型人物。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审视杨广和宇文化及的行为,我们会发现这两位人物并非完全是史书所呈现的那样。

之前我提到过,杨广决定将江都作为自己的政治重心,这一举动无可避免地得罪了禁卫军。禁卫军原本对杨广心存敬畏,但在局势的压力下,他们选择了成群结队地北逃,这又激怒了杨广身边的高级官员。在这样的背景下,宇文化及挺身而出,带领一部分势力与杨广展开激烈的权力争夺,本质上,这场事件可以看作是一次为了防止集体财富无偿流入李渊之手的权力斗争。

那么,宇文化及在火并杨广之后应该如何行事呢?最为激进的做法当然是带领禁卫军北上,直接击败李渊,重返长安,与家人团聚,然后再设立一个杨氏傀儡皇帝。然而,这样的计划风险极大,因为李渊的势力在北方愈发强大,禁卫军能否在与李渊的对抗中获胜,依然是一个疑问。

北归与否,最终成为了宇文化及的选择。禁卫军势力庞大,他们的北归几乎是必然的。而如果宇文化及选择与李渊合作,那么双方共掌朝政,也可以视为他的一个选项。然而,这样的合作同样充满了风险,因为这样一来,他可能会得罪李密。杨广在世时,一直与李密争夺洛阳,而如今,杨广去世,剩下的人必定带领军队北上寻求与李渊合作。如果最终达成了合作,那么李密显然将成为他们共同的敌人。

有人可能认为,既然李渊与宇文化及合作,双方一起出兵,就有可能消灭李密。然而,问题是,李渊并不愿意与宇文化及结盟。当时,虽然李渊成功占领了长安,但他并未完全控制大西北。更为重要的是,宇文化及主动提议合作时,显然意味着李渊将处于主导地位,宇文化及则为辅。若宇文化及的势力过于强大,李渊未必能够完全压制他,尤其是当宇文化及带领的是一群在西北地区强大如牛的杨广旧臣时,这些家族的势力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

这一群人若跑去对李渊说:“把长安城门打开,咱们一起共享朝政!”对李渊这样一个有着雄图大志的人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面对李渊的冷淡态度,以及李密的持续压力,宇文化及并未强求,而是顺势与李密结盟。那时的宇文化及可能充满信心,认为自己能扫平天下,统一江山。毕竟,从势力上看,宇文化及身边的将领个个都是权贵,禁卫军更是强大无比,毕竟它承担着保卫杨广的重任。

然而,最终结果却是宇文化及惨败,禁卫军损失惨重,许多人纷纷离他而去。表面上看,这其中固然有李密战术高明、宇文化及指挥失误的因素,但本质上,宇文化及的失败源自他战略方向的模糊不清以及指挥体系的混乱。

宇文化及是否该继续执行杨广的战略,是否应与李渊合作,这些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他口口声声说要与李渊联合,然而实际行动却十分消极。李渊的态度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如果宇文化及能够提供足够的利益,李渊未必会拒绝合作。可惜的是,宇文化及未能在内部达成一致。若他是一位强势的领袖,拥有足够的底气,这一切本不成问题,但事实是,宇文化及不过是一个带有野心的幸运儿,他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决定其他家族的命运。

上层的意见分歧,必然影响到下层的团结。在杨广去世后,禁卫军内部弥漫着不信任的情绪,军中各自为政。如果上层的决策能够令禁卫军满意,他们自然愿意暂时效忠,但一旦双方意见不合,禁卫军很容易产生动摇。在北上过程中,禁卫军心中念念不忘回到老家,而宇文化及却坚持带领他们与李密决战,这样的局势下,禁卫军的士气究竟如何,我们可以打上一个问号。

在万般无奈之下,宇文化及与王世充联系,寻求合作,以共同对抗李密。然而,由于杨广的死,王世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他拒绝了宇文化及的合作提议,反而与李密结盟。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禁卫军惨败,宇文化及也很快遭遇了致命打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毛主席一生只出国两次,目的地都是苏联。然而,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前,毛主席曾三次主动提出要访问美国,但都...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选择的太子是长子杨勇。然而,杨坚最终废除了杨勇,改立了次子杨广。那为什么杨...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经典故事,其中的英雄们各显神通,既有智慧的较量,也有力气的拼搏,非常热...
原创 华... 曹操被普遍认为是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他不仅能在治国安邦上有所作为,而且在乱世之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政治和军...
胡建东:瑞金货币史上具有别样意...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当年的“赤色首都”瑞金,以国家名义发行过钞票。此前二年,为对抗即将来临...
原创 八...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名解放军军官在前往法国参加航空展的途中,决定放弃回国,选择滞留海外。这位军官名叫...
原创 古... 在谈到中国古代历史时,万户侯这一荣誉往往频繁出现,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被封为万户侯的人物。例如,西汉...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召... 中新网重庆11月22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新闻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22日在重庆启幕。 围绕“信...
原创 周... 岳飞少年时跟随乡里的周同学习射箭,能够左右开弓。后来,他又跟随枪术大师陈广学习技击,成为一县之内无敌...
原创 张... 张士诚原名九四,出身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原创 奸... 前言 一位冤魂,一名奸臣,一场悲泪,一世宿命。时至今日,秦桧的名字仍然是千古骂名,而忠诚英勇的岳飞精...
趣历史|清官专断家务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在古代,家庭人口众多,纠纷情况又复杂,对于谁是谁非,外人很难说得清楚。但在...
原创 黄... 黄巢起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关于黄巢,后世的看法分歧较大:一些人认为黄巢是个杀戮成性的魔...
原创 刘...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动荡时代,刘协皇帝名义上是汉朝的统治者,但实际上,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才真正掌控着那个...
原创 武... 武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是施耐庵笔下的打虎英雄,后来因愤怒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还在鸳鸯楼上...
原创 东... 翻考古队的工作日记时,有段描写让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队员们清理东晋古墓那会,连喘气都透着小心翼翼。...
侯杨方:看待明朝衰亡需寻找历史... 《明亡清兴:1618—1662年的战争、外交与博弈》 作者:侯杨方 版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25年...
原创 陈... 在肖伟俐所著的《帅府家风》中,详细记录了许多开国元帅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家庭...
原创 抗... 谭炳云同志,您真是我们的大功臣啊! 在1951年国庆庆典的盛大场合上,彭德怀举杯对这位穿着简朴的男子...
原创 日... 一个岛国,资源穷得叮当响,地震海啸年年闹,却偏偏几百年、上千年盯着东亚大陆不放,非要把中国搞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