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有几位将领与林冲一样,曾是朝廷的武官,他们的背景不容小觑,其中不乏真正的将门之后。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和青面兽杨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三人的出身可谓显赫一时。
杨志的家族在大宋朝有着显赫的军事声望。他的祖上历经战阵,立下赫赫战功,三代人均为将门世家,杨志的高祖杨令公更是封侯之人。正因为如此显赫的家世,杨志虽然没落,却依然不愿沦为草寇,心中始终抱有恢复旧职的希望,哪怕是在万分困顿的情况下。尽管失去了花石纲和原有的官职,他仍旧梦想着能够重返朝堂。即使在梁山的王伦邀请下,他也始终没有答应,决心独立,远离草寇的身份。这种刚烈的决心,也注定了他与梁山众英雄的关系难以融洽。
杨志初登场时,便是殿司制使这一职务,这可不是普通的衙内闲职,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武举考试获得的官职。尽管如此,他所担任的职位依然无力抵御外敌,反而成了一个小小的保镖,任务就是押运花石纲进京。可惜天意弄人,花石纲却在途中陷入黄河滔滔的洪流,杨志因此丢了官职,陷入无法交代的窘境。他只能灰头土脸地躲避,成为朝廷的“负案在逃”之人,直到天下大赦,才得以洗清罪名。为了重新站稳脚跟,他开始费尽心机贿赂官员,想再次进入体制。却没想到,贪官们拿了钱,却连一点实质性的帮助都不给,杨志不仅失去了财富,连生活都陷入困境,最终不得不将家族传承下来的宝刀卖掉,度日艰难。
他手持草标,在街头苦苦等待了四个多小时,却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买主。运气更差的是,等来的是一个泼皮牛二,几番挑衅之下,杨志终于忍无可忍,拔出宝刀“吹毛立断”,将牛二击杀。尽管他做的是为民除害,但依然没有逃脱刺配充军的命运。
被发配到大名府后,杨志的命运再度发生转机,偶然得到了梁中书的赏识,这位留守的官员实际上是蔡京的女婿。梁中书对杨志的青睐,似乎预示着杨志的事业将迎来新生,他因此获得了押送生辰纲的任务。吴用的“智取生辰纲”计划看似高妙,但漏洞百出,杨志虽然未曾完全察觉,却还是中了圈套。负责的谢奶公负有一定责任,而杨志的逃避态度也使得谢都管有了推卸责任和陷害杨志的机会。最终,杨志背负了罪名,心灰意冷之下,明白自己与朝廷的关系再无可能恢复。当初想着为家族荣耀,期望光宗耀祖的理想也破灭了。
生辰纲被劫后,杨志遇到了鲁智深,两人没有打斗,却意外成为了朋友。此后,两人合力占据了二龙山,在这里,鲁智深、杨志和武松可谓是一流的英雄豪杰。对于是否加入梁山,武松与宋江有旧交,因此响应较为积极;鲁智深和林冲是结义兄弟,对于上梁山没有太大抗拒。但杨志却因为生辰纲失利的仇恨,不愿与晁盖等人称兄道弟。然而,命运总是难以抗拒,杨志最终屈服,加入了梁山。
然而,自从加入梁山后,杨志似乎失去了以往的锐气,面对晁盖的羞辱,他选择了沉默,再也没有提起过任何事。上梁山后,他并没有像其他英雄那样积极参与战斗,反而一直甘于镇守山寨。每次出征,无论是曾头市、还是大名府、甚至是迎战关胜,杨志总是缺席。招安后,杨志依旧保持着这种态度,甚至在攻打辽国和征田虎的战斗中,依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直到征讨淮西王庆时,杨志才终于出战,但也因中伏被困,疲于奔命,选择坐以待毙。
即使是宋江征讨方腊,杨志依旧没有立下什么功劳,除了每天点卯外,几乎不参与其他事宜。此后,他因病脱离了工作岗位,而杨志的名字似乎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野。直到小说第119回,宋江已完成了方腊的征讨,准备回朝时,书中才简短提及杨志的死讯:他葬于丹徒县山园。
对于杨志的死,梁山的将领们表现得异常冷漠,甚至连一句悼念的话都没有,仿佛他在梁山的存在从未留下什么痕迹。杨志的死,虽说是因病而亡,但因为他始终未曾与其他梁山好汉建立真正的深厚情谊,似乎这一切皆是命运的必然。尽管杨志曾是朝廷中的一流猛将,曾有过显赫一时的家世,但在梁山,他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最终在孤独中死去。
杨志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他的理想和抱负在腐败的朝廷中无从施展,最终的孤独和死亡似乎也早已注定。上梁山之后,他失去了曾经的光辉,成为了梁山的背景板,甚至连最显眼的青痣也成了他唯一被人记住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