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0年,经过一番波澜壮阔的权力斗争,武则天终于成功清除掉了通往皇位的一切障碍,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龙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要想成为皇帝无疑是异常艰难的。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武则天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许多朝中的权贵与大臣在她的权力斗争中倒下。然而,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政治风暴中,竟有一位老臣幸免于难——他便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同时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程咬金。
武则天的登基路上可谓是充满了鲜血与权谋,她几乎铲除了所有可能威胁她统治的朝廷重臣,但却唯独未曾对程咬金动手。这位历经唐朝三代的老臣,竟能在腥风血雨中安然度过,终老在自己的岗位上,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作为唐朝开国功臣,程咬金一生功勋卓著,为大唐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帮助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过程中,程咬金也是关键人物。程咬金年轻时便以武艺高强著称,他从小便开始练武,马背上便能施展一身过人的武艺。乡里人称他为“好汉”,皆愿听他指挥。隋朝末年,隋炀帝昏庸无能,百姓苦不堪言。程咬金心有不甘,目睹乡亲们生灵涂炭,深感朝廷的腐败,遂决心起义反抗隋朝。于是,他召集乡亲们组成了几百人的义军,直指隋朝暴政,后与瓦岗军联合,逐渐扬名。
但瓦岗军的内部分裂,使得其力量逐渐衰弱。程咬金意识到形势不妙,于是果断投降李渊,成为了李渊阵营的重要将领。在李渊麾下,程咬金与另一位名将秦琼一起,得到了李渊的信任,被派遣随李世民征战四方。经过一番拼杀与并肩作战,程咬金赢得了李世民的深厚信任,成为李世民的重要心腹。唐朝建立后,程咬金仍然是秦王李世民的亲信,帮助李世民稳固政权。
在武德九年,李世民策划的“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智慧与勇猛,协助李世民一举成功,确保了李世民的登基。李世民登基后,程咬金因功被封为卢国公,并且被列入了李世民钦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单,声望日益提升。
尽管程咬金已年过六十,唐高宗李治即位后,程咬金依然活跃于朝堂,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能力与政治智慧,为唐朝的稳固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程咬金凭借这些年积累的声望与资历,在唐朝朝廷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则天虽然权势滔天,但她仍然是唐高宗的皇后,程咬金的地位无疑让她对他保持敬畏。
面对这一位资历深厚、功勋卓著的老臣,武则天虽然有着巨大的权力,但却不能轻易动他。这不仅仅因为程咬金有着坚实的军事背景,更因为他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极为重要。程咬金在朝中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武则天的统治,这使得他在纷繁复杂的朝堂斗争中避免了许多是非,既没有得罪支持武则天的一派,也没有激怒反对派。对于武则天来说,这种“站在中立立场”的智慧,无疑是最值得尊重的。
程咬金深知权力斗争的危机,他的智慧在于始终保持独善其身,远离了纷争的漩涡。与文官不同,程咬金身为武将,他的功绩是实打实的,所取得的战功与防守成果都有目共睹。每一场战役,每一次他站在战场上,都彰显着他真正的能力,而这也是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依然能够享受荣华富贵的根本原因。
程咬金的忠诚与智慧使得他在很多关键时刻脱颖而出,尤其是他常驻边疆,率军保卫国家,为国家的安定与边疆的安全贡献了巨大力量。程咬金通过主动请缨驻守边疆,巧妙地远离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这不仅显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也使得他能避免卷入宫廷纷争,保全了自己。
更重要的是,程咬金拥有极广的人脉,他在大唐朝廷中的地位堪比一个重要的“股东”,拥有许多支持者与朋友。武则天虽然权势滔天,但也知道要掌握全局,避免得罪程咬金这样的人物,尤其在涉及程咬金的利益时,她必须谨慎行事。程咬金与李治的深厚关系也不可忽视,李治顺利登基后,程咬金在其中起了铺路的作用,正因如此,武则天才能成为皇后,而程咬金则因此深得李治信任。
程咬金与武则天的关系非常微妙,虽然他们并没有直接的恩怨,但程咬金对武则天的支持与默许,实际上已经对她的登基之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朝中风云变幻时,程咬金的“中立立场”和明智决策无疑是帮助他在权力的漩涡中稳住了自己的根基,最终得以平安度过动荡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