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博古想打压毛主席,却不敢指名道姓,就编了个“罗明路线”
迪丽瓦拉
2025-09-16 15:03:36
0

我党在历史的漫长征程中,曾走过不少弯路,其中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往往被以关键领导人的名字来命名。比如“王明路线”和“立三路线”,这两条路线的名字都来源于其背后的核心人物——王明与李立三。这是一个普遍的做法,常常用人物名字标识一段历史的政治主张或策略。

然而,历史上有一条比较特殊的路线——“罗明路线”,这一名称却让人感到有些困惑。毕竟,罗明并非我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为什么会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条路线呢?

事实上,所谓的“罗明路线”,真正的目标并非罗明个人,而是毛主席。毛主席自从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尤其是在开展游击战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接连战胜了国民党军的三次重围,逐渐让自己的名字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传播开来,甚至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也听说过他的大名。

尽管毛主席在国内深受人民爱戴,尤其是农民阶层的推崇,他的地位逐渐如同传说中的“土地神”或“山神”,却在一些共产国际的“天上神仙”眼中并不被看重。这些“天上神仙”大多数是长期留学苏联、醉心于“原装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自诩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他们才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精髓。他们通常对于中国革命提出指导性意见,甚至不惜给不同声音的同志扣上种种帽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王明。王明在苏联居住多年,享受洋楼洋餐,尽管他对中国革命几乎没有任何贡献,甚至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熟悉,但由于他的身份和背景,他靠近了共产国际远东事务主席米夫,成为了当时的“红色钦差大臣”。王明的“得力助手”博古也回国后,逐渐掌握了临时中央的领导地位。博古开始肆意攻击和打压中国革命中的本土派,特别是毛主席。他们先是批判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为“富农路线”,又将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斥为“狭隘经验论”,甚至直接将毛主席称作“右倾机会主义者”。

到了1932年10月,中央在宁都会议上剥夺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要求他离开前线,回到后方主持政府事务。尽管毛主席依然保留着“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头衔,但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实权。在那个时刻,毛主席内心深感压抑,他深知红军远不是国民党军的对手,唯有游击战术才能找到与敌人周旋并最终胜利的机会。然而,毛主席在中央的指挥下,形势却变得不容乐观。他们盲目模仿欧洲战场的硬碰硬战术,忽视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在这段期间,毛主席因焦虑过度而患病,被送往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治疗。医院院长正是著名的傅连暲。住院期间,毛主席的病友是当时福建省委的代理书记罗明,二人因在同一病房而结识,并迅速成为朋友。罗明与毛主席常常深入交流,讲述了福建革命根据地的困境——福建的红军主力由于参加第四次反围剿而返回赣南,留下的不过是几千装备差、训练不够的地方武装,这支队伍显然不是敌军的对手,局势相当危险。

毛主席向罗明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游击战术,并分享了三次反围剿的宝贵经验,罗明听后茅塞顿开,深感佩服,决心借鉴毛主席的经验开展游击战。出院后,罗明立即返回上杭、永岩和龙岩等地,指挥地方游击队展开战斗,并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博古和临时中央的权力高层并不欣赏这些成果。1933年1月,博古一行从上海租界返回中央苏区,途经福建上杭时,罗明特意去见了他,并汇报了工作。博古对罗明的表现感到不满,他质问罗明为何不专心处理全省事务,而跑到偏远地区“搞游击战”。罗明自信地回答道:“我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在这里开展游击战。”博古听后愤怒不已,立刻反问道:“什么毛主席?你对中央有意见吗?”罗明误以为博古是在征求意见,于是热情地解释了毛主席的革命理论,并对毛主席大加赞扬。

这一番话,无疑激怒了博古。博古当时没有立刻反应,但不久后,罗明收到了中央的批示,要求他进行自我批评。

随后的几天,中央又下达了一个命令,要求江西和福建必须大力扩充红军,所谓“百万铁军”的口号再度响起。然而,那个时期的“扩红”并非广泛深入人心的自愿行动,而是带有强制性质的政治任务。罗明在压力下只好照办,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新招募的红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与装备,最终被调往江西,福建的地方力量几乎被抽空。当敌军大举进攻时,福建革命根据地陷入了危机,罗明只能再次依靠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来应对。

面对严峻的局势,罗明急切地向上级写了一封《关于杭永岩情形给闽粤赣省委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到,边区群众情绪波动大,许多地方无法集中武装,甚至有群众质疑这种局面会导致灾难。他恳求中央能派遣毛主席、项主席、周恩来同志等亲自到福建进行政治宣传,以此鼓舞民众的斗志。

这份报告的急切语气和直接表达,也引起了博古的愤怒,尤其是“我们的最好的领袖毛主席”一语,明显站队毛主席,并对中央提出了挑战。博古迅速决定惩罚罗明,并利用他对毛主席的支持作为借口,发起了“反击罗明路线”的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导致罗明失去了一切职务,甚至福建几乎所有的县委书记和游击队领导都被定为“罗明分子”,遭到了严厉的打压。

博古的“打压毛派”行动不仅限于罗明,中央苏区的邓小平、毛泽覃、谢维俊和古柏四人也被打压,成为所谓的“毛派分子”。显而易见,博古的目标是明确的。

直到1945年4月20日,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中央对“罗明路线”作出了正式的平反。此后,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博古曾公开表示,反对“罗明路线”,实际上是在反对毛主席在苏区的正确路线和作风。

尽管遭遇过重大政治波折,罗明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依然坚持不懈。在长征中,罗明因伤与组织失去联系,但抗战爆发后,他重新与组织取得了联系,并积极投身抗战事业。建国后,罗明先后担任过南方大学副校长、广东民族学院院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重要职务,并于1980年恢复了党籍。1987年4月28日,罗明在广州去世,享年86岁,最终得以善终。

(参考资料:《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年谱》《党史文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沙... 我在头条创作的第二期文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1547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伊凡四世(...
汉文帝为啥不换太子? 来源 01 孝文皇帝四男:窦皇后生孝景帝、梁孝王武,诸姬生代孝王参、梁怀王揖。 文帝继位时,只剩四个...
【英雄志 民族魂】赵尚志:白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中国军视网特开设【英...
原创 杨... 第一部分:周先生的命令与杨度的历史 几个月前,周先生在临终前向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发出一道特别的指令...
原创 毛...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这是后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评价,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与腐化。魏晋南北...
原创 周... 我们都知道,胡宗南是周恩来的黄埔军校学生,但两人的关系远非简单的师生关系那么单纯。1924年,28岁...
原创 朱... 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每段都保持了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01 ...
原创 红... 作者:武陟东旭 1937年4月初,酒泉南山金佛寺附近的观山河谷中,一名穿着灰色军装的军人匆忙躲在一...
原创 关... 说到三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关羽之死无疑是其中一大触目惊心的事件。这不仅让蜀汉失去了这位英勇的猛...
原创 他... 在中国东南部的一隅,有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土地——福建。 2000年的某一天,一位中年男子踏上了这片...
原创 红... 如果有人问,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到底有什么区别,很多不了解中国军史的人可能会一头雾水。其实,红军、八...
原创 汉... 在中国封建社会,异姓王并不常见,历朝历代只有少数几次出现这样的封号。通常情况下,封异姓王的情形出现在...
原创 全...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务必点击右上方的“关注”,这样您不仅能轻松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第一时间获取最新...
原创 毛... 毛泽东为何能以弱胜强? 对于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来说,1930年时最大的现实困境就是与蒋介石的军队实力差...
明朝时朝鲜人口和日本差距不大,... 很多人都认为日本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就是因为他们全盘西化,吸收了西方的文化才强大的国家。 明治维新的确...
原创 清... MCN首发激励计划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随...
第一观察|丝路的回响 时代的创... 站在哈萨克斯坦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蓬勃希望的土地,脑海中总会浮现习近平主席2013年作为中国国家元首...
原创 李... 改写后的文章: 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突然重病卧床。就在他奄奄一息、气息奄奄时,他愤怒地告诉朝中...
原创 十... 自古以来,“英雄出少年”绝非空洞之言。在古代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少年英雄,其中秦国的甘罗尤为突出,年仅...
原创 汪... 在明朝成化年间,嘉兴知府杨继宗以其清廉正直的品格,深得百姓的尊敬。然而,他的作风却让他屡次与西厂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