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更多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人竟然集体反对拆除我国的白玉山塔,甚至提出无耻要求!
白玉山塔,坐落在我国辽宁省大连市的旅顺口。日本人竟然敢对我国的拆除计划提出反对,这是什么理由?白玉山塔背后是否隐藏着与日本之间的不为人知的历史?
实际上,白玉山塔背后藏着一段充满血泪的国耻历史!为了了解这一切,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当时,列强正忙于瓜分中国,日俄两国为了争夺我国东北的领土以及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在旅顺口爆发了日俄战争。
这场战争的荒谬之处在于,两个外国侵略者居然为了分割中国的领土,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厮杀。我们也能从这件事中看到,晚清政府的无能与懦弱,面对这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也只能束手无策,甚至不敢插手。
大家都知道,日俄战争最终由日本获胜,彻底击败了当时的沙俄帝国,这不仅让日本的扩张野心愈发膨胀,也使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的大面积领土,成为了东亚的“小霸王”。
为了炫耀自己在战争中的“胜利”,日本决定在日俄战争激战的旅顺口白玉山上修建一座“表忠塔”和“纳骨祠”,用以纪念在这场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士兵。这座塔,就是如今被日本死死保护、我们却想要拆除的“白玉山塔”。
白玉山所在的地方,在日俄战争中被称为203高地。日俄两军在这里展开了极为惨烈的交战,最终日本付出了超过6万人命的代价,才成功占领了这座高地,从而扭转了战争的局势。
据说,日军甚至把阵亡的士兵骨灰埋在了白玉山塔的塔基下。更令人愤慨的是,修建这座塔所用的水泥和钢材,都是从日本本土运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阵亡的士兵感受到一种“归属感”,仿佛他们回到了故乡。
从本质上看,白玉山塔就像日本本土的靖国神社,所纪念的,正是那些参与侵略战争的日本战犯。显然,日本通过这座塔试图美化自己的侵略历史,掩盖侵略罪行。
然而,和靖国神社不同,靖国神社是在日本本土修建的,而白玉山塔则是在中国土地上修建的。这座塔的建设过程中,工人们大多是被日本强征的中国劳工,他们在严酷的环境下受尽折磨,白玉山塔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浸透着中国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愤恨。
1909年,白玉山塔完工。日本侵华将领乃木希典亲自带领全军举行了为期28天的落成典礼,场面空前盛大。此后,在日本占领东北的几十年间,几乎每年都会有日本皇室成员或者内阁重臣亲自前往白玉山塔,主持纪念仪式。
更加阴险的是,日军还强制要求当地中国学生参与这些祭典,企图灌输“奴化教育”,让东北青少年接受日本文化的洗脑,渐渐消除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巩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这种“奴化教育”在日本的侵占下愈加严重。比如,日语被定为伪满洲国的“国语”,东北的中小学生每天上学前都要朝向日本天皇像行礼,甚至合唱日本国歌。这种行径让许多不知情的东北青少年,在不自觉中失去了民族认同,逐渐变成了“亡国奴”。
回到白玉山塔,实际上,这座塔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对于我们来说,拆除它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座塔至今依然巍然矗立,只是当年旁边的石碑被拆除了,为什么会这样?
白玉山塔在历史上曾三次面临拆除,但每次都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第一次面临拆除时,居然并非我们提出,而是苏联红军。在二战末期,苏联攻占柏林后,转而向东北进军,帮助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红军在打败日本关东军的过程中,看到白玉山塔,认为这座塔代表了日本的侵略,决定将其拆除,并将塔作为战利品带回苏联。
然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却没有接受苏联的提议。政府一方面担心拆除塔会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又认为拆塔工作困难重重,于是婉拒了苏联的请求。不过,塔身上的日本赞美侵略者的文字以及“表忠塔”的名字,已经被彻底铲除,取而代之的是“白玉塔”这个新名字。
到了1953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苏关系密切,赫鲁晓夫再次提出拆除白玉山塔的要求。更过分的是,赫鲁晓夫不仅要求拆塔,还要求中国用与白玉山塔一模一样的材料,在对面的山上修建一座更高的塔,来纪念日俄战争中牺牲的俄军。
此时周总理强烈拒绝了苏联的要求,明确表示:“白玉塔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应该保留下来,作为反面教材,警示后人:落后就会挨打!”
但拆塔的呼声依旧存在。随着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来到白玉山塔前,祭拜他们的祖先——那些在日俄战争中阵亡的日军。许多人无法忍受,这些日本人竟敢明目张胆地祭奠战争中的战犯。
抗战老兵们愤怒地向政府上书,要求拆除这座象征日本军国主义的建筑物。日本方面也不甘示弱,拿出了停止“无息贷款”作为条件,威胁中国不得拆塔。但中国政府并没有因为这些威胁而动摇,坚决拒绝了日本的无理要求。
尽管如此,白玉山塔依然屹立不倒,周围却有了新的红色象征:塔顶被刻上了红色五角星,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立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有些人可能会问,既然日本在中国留下了那么多纪念侵华罪行的建筑,为什么偏偏要保留这座白玉山塔?答案或许就在于旅顺那段血泪史。
旅顺大屠杀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残暴程度堪比南京大屠杀,只是由于历史久远,很多人并不知晓。1894年,日本占领旅顺后展开了四天三夜的屠杀,凡是中国人,统统杀无赦。那些幸存者只能被迫为日军掩埋尸体,而在这次屠杀中,死亡的中国人多达数万人。
这些死难者被埋葬在白玉山的“万忠墓”中,与日军修建的白玉山塔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埋葬的是无辜的受害者,而那座塔下则是侵略者的骨灰。白玉山塔的存在,是一段痛苦历史的见证,保留它,能让我们铭记历史,警惕未来。
然而,讽刺的是,很多日本人至今不知道旅顺大屠杀的真相,甚至认为日本军队在战争中没有杀害任何中国人。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历史的真相,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切勿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