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名将犹如四颗耀眼的将星,高悬于历史的苍穹之上,个个军事才能卓越非凡。谁能想到呢,白起和李牧这两位战场上的雄虎,竟然被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算计,最终丢了性命。这个幕后黑手就是秦国的权臣范雎,他仅凭一张巧嘴,就能搅得天下不得安宁,硬是把两位战功卓著的名将逼入绝境。
先说那白起,实乃极为厉害之人物。
伊阙之战,他恰似砍瓜切菜般,令韩魏联军的24万之众横尸于当场。鄢郢之战,他水淹楚国都城,楚国军民在洪水中痛苦哀嚎;这般勇猛之人,竟最终惨遭自己人阴谋算计。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意图乘胜追击,一举将赵国歼灭。这可把韩、赵两国吓得不轻,他们赶忙给范雎送去大量金银财宝,还说:“要是赵国被灭了,白起的功劳可就大得没边了,您的地位可就危险啦。” 范雎一听,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生怕自己失宠,急忙劝秦昭襄王收兵。
白起闻知此事后,便与范雎结下了血海深仇。后来,秦国再次兴兵伐赵。其时,白起不巧染病,无法出征,秦军遂战败。范雎又在秦王耳边吹风:“白起整天怨言不断,恐怕是要谋反啊。秦昭襄王闻得此讯,顷刻间怒发冲冠,当即赐白起一剑,令其自刎。白起握着剑,望着天空长叹,最后无奈自刎,死得极为憋屈。
再看赵国的李牧
他长期驻守北方边境,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让匈奴十年都不敢南下侵扰。长平之战后,赵国大伤元气,几近衰败,幸得李牧独力苦苦支撑。肥之战中,他以少胜多,打得秦国名将桓齮狼狈逃往燕国。秦国强攻不行,又使起了阴招。
范雎遣人携重金悄然潜入赵国,买通赵王的宠臣郭开。这郭开竟在赵王面前搬弄口舌、挑拨离间,诬陷李牧妄图勾结秦军谋反。赵王也是个糊涂虫,连调查都不做,就直接剥夺了李牧的兵权,还派人去暗杀他。李牧死后仅仅三个月,邯郸就被秦军攻破,赵国也就此灭亡。
范雎所用的手段其实并不高明,无非就是离间计和造谣这两招,可为什么总能得逞呢?这是因为帝王本来就对武将功高震主有所猜忌,再加上朝堂斗争复杂,权臣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无所不用其极。白起和李牧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可他们心思单纯,不懂朝堂上的尔虞我诈,遇到这种小人,也只能含冤而死。
再看看王翦,他比较聪明,懂得急流勇退,所以得以善终。而廉颇呢,却被迫流亡他乡。
这四位名将不同的结局,深刻地反映出乱世的残酷。战场上的敌人再强大,也是明着来,可朝堂上的暗箭,那是防不胜防啊。当我们翻开这段历史,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发出深深的叹息呢?
参考文献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 年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 年
《战国策》,刘向编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