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英国女王还精彩的人生,85岁的前丹麦女王越活越美
迪丽瓦拉
2025-09-17 00:32:54
0

提起当代欧洲的女王,除了已故的英国伊莉莎白二世,玛格丽特二世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她与伊莉莎白二世同为维多利亚女王的曾曾孙辈,血缘上隔着三代却情谊相投。当年两位女王在公开场合相视而笑的画面,如今仍在社交媒体上循环播放,成为欧洲皇室最柔软的记忆。

说回玛格丽特二世,她是丹麦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君主,也是继位五十多年后,选择在 2024 年 1 月主动退位的皇室成员。

去年一月,玛格丽特宣布退位,不再以女王的身份出现在公务场合,但仍频繁出现在画展、剧场、慈善拍卖,而她的旧照被时尚博主们反复分享,从未因此告别公众视野。

生而传奇

31 岁加冕的童话女王

玛格丽特出生于 1940 年,正值战争年代。她的父亲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九世,母亲则是瑞典王室出身的英格丽德王后。虽然生于宫廷,但她的童年并不铺张,更多时候,她是在书本和画笔中长大的。她从小就对历史、文学与艺术充满兴趣,尤其喜欢绘画和手工,也善于独处。

随着年岁增长,她的学习轨迹也颇具广度。她先后在剑桥大学、巴黎索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及哥本哈根大学求学,修读考古学、政治史、文学和法学等科目。

她熟练掌握丹麦语、法语、英语、德语和瑞典语,既可以用优雅的语调进行外交演说,也能安静地伏案翻译拉丁文本。她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背景,放在今天来看,依旧难得。

她对艺术的喜爱,从来都不是点缀式的兴趣。在丹麦出版的《魔戒》译本中,她为整本书绘制了插图,署名为 “Ingahild Grathmer”。多年后,这个笔名才被揭晓为女王本人。而她的服装设计能力,也并非传闻——无论是婚礼上的礼服图稿,还是剧院的舞台服装,她都曾亲自参与设计和绘图,甚至对缝制工艺也有所了解。

1953 年,丹麦修改王位继承法,允许女性继承王位。从那年起,玛格丽特成为王储,并在 1972 年,父王去世后正式加冕。那一年她 31 岁,成为丹麦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君主。

相比许多国家元首在身份转换后需要刻意适应,玛格丽特似乎从未挣扎于“私人”与“公众”的界限。她认真地履行君主职责,也从未放弃自己的兴趣——画画、滑雪、翻译文学、设计衣服。她把“做自己”这件事,融入了权力的日常。

女王的衣橱

宛如一幕幕精彩影片

另一位色彩女王

她与伊莉莎白二世一样,擅长以高饱和单色打造气场。

她常常身穿亮红、草绿、宝蓝或柠檬黄的套装,在国会开幕式或外交场合中,显得格外鲜活。

这些明亮的颜色在她身上并不显得夸张,反而平添一种笃定与热情。

但相比伊莉莎白二世的着装,细节上更为松动与艺术。纱质围巾、绣花袖口、蝴蝶结别针,都在缤纷色块之下悄然诉说属于丹麦的优雅尺度。

或许正是她一贯自信的姿态和不被定义的个性,让这些色彩有了属于她自己的表达方式。

童话王国”女王

丹麦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玛格丽特女王则将这份浪漫贯彻进穿着日常。

她偏爱维希格纹、波点裙、小飞袖与复古泡泡袖,蝴蝶结腰带,带着一种不过分雕琢的柔软气息。

粉色、淡蓝、薄荷绿这样的颜色,她一直都不避讳,也时常出现在她的衣装中。

即便年逾八十,她也时常身穿少女感十足的单品,现身儿童慈善或博物馆活动,脸上挂着那种比图样更天真的笑容。

童心在她身上并未随年龄褪色,反而如她钟爱的刺绣与钮扣般,细腻地缀在裙摆与领口间,轻轻晃动。

真正的印花女王

若说谁能将印花穿得高级又自我,答案一定是玛格丽特二世。

她不满足于碎花点缀,而是选择大面积的图案铺陈:牡丹、鸢尾、向日葵、海鸟、抽象纹样——仿佛她衣柜里收藏着整座皇家植物园。

印花裙总是搭配她明朗的微笑,一同出现在花园宴会、访民行程或夏季巡游中。

她从不试图隐藏图案的喧哗,反而用自己的体态与气场为其赋予秩序,让花草在她身上有了仪式感和生命力。

在视觉惯性里,印花多半属于少女或艺术家,但玛格丽特二世并不在意,她可以跳出常规做自己,同时还让身为女王的自己更为亲民。

属于女王的风范

若要在她漫长的君主岁月中挑出最具君主象征的着装,,那必定是她在国家庆典或外交场合穿着礼服的模样。

玛格丽特二世钟爱丝绒与重缎,色调多为深紫、孔雀蓝、墨绿、黑红,在光线照耀下仿佛自带舞台感。

她多次亲自参与礼服设计,从肩部廓形到袖口弧度,从腰线剪裁到裙摆拖地的长度,都有一种极致克制之下的艺术张力。

她穿上它们不只是为了典礼,更像是为历史留影:让每一套礼服,都成为国家记忆的一页插画。

此外,那些用于宗教典礼和丧礼的黑衣也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这套长袍,宽袖、长摆、立领,每一个细节都强调权威与传统,令她在教堂与议会中宛如一座移动的雕塑——庄严、不动声色,却气场万钧。

如果说伊莉莎白女王是“责任的化身”,那玛格丽特女王便是“自由的代名词”。

她以一生将丹麦“童话王国”的形象变得更为丰盈与真实。她不是童话里安静等待命运降临的公主,而是自己绘制命运蓝图的女王。

她的衣着、她的创作、她的在位与卸任,都是她写给这个世界的一封漫长情书。

如今,当她褪下王冠,回到私人身份时,她依旧在画布前作画,在剧院后台为戏服缝下最后一粒扣子,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书写童话人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和...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细节并改写每段,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在大清两百多年漫长...
原创 朱... 朱元璋临终时,提出了一个极为残酷的要求:他希望自己的所有妃子都能陪葬。然而,没想到的是,他年仅三岁的...
葡萄酒是“舶来品”?从110粒... 在现代社会的餐饮行业,葡萄酒是最受欢迎的酒精饮料之一。商场店铺陈列着产自全球各地的葡萄酒,红的、白的...
荣禄墓被打开,世人方知:其外孙...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清晨,冬日北京郊外,雾气沿着地平线涌动。 一台施工挖掘机停在昌平一处山...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天皇家族,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他们号称“万世一系”,血统纯净得仿佛来自神界。 确实,天皇...
陈先红:这是一个公共关系学术研...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先红教授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
原创 百... 满清治下的中国是否真如一些影视作品所展现的那样光鲜亮丽?这个问题不能仅凭影视剧中帝王生活的奢华画面来...
河南安阳内黄:推开“记忆之门”...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打卡档案馆请听档案说”档案馆开放活动火热开启,众多市民群众受邀走进这座承载...
原创 岳... 在清朝初期,八大铁帽子王中,有两个郡王爵位完全来自代善家族,这个家族堪称大清的第一王族。第一个是多罗...
9月3日,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副部长胡和平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原创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主席在兴奋和激动之余,挥毫写下这两句诗句,铿锵有力,气吞山河,生动...
十分冷淡存知己,到上海武康路看... 张充和(1914年—2015年)曾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1950年代后,她在海外传授书法和昆曲...
原创 诸... 三国时期,蜀汉衰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了足够的猛将。刘备从荆州带来的那批精兵强将,随着年岁渐长,逐渐...
原创 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被描绘成一对冤家。周瑜多次设计陷害诸葛亮与刘备,但每次都被诸葛亮巧妙化解...
原创 三... 1950年,黄朝天在指挥部里焦急地走来走去,心情难以平静。他不断地问通讯员,前线是否有任何新的情报,...
原创 1... 1975年国庆节过后不久,毛主席收到了华罗庚的一封长信,信中透露了华罗庚的个人感情与思考。此时,毛主...
原创 为...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欢迎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将能够持续接收到类似内容,同时也能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
原创 胆... 在经历了无数艰苦战斗之后,终于在毛主席的卓越领导下,新中国迎来了成立的曙光。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不仅...
原创 作...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原意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原创 一... 195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张云逸大将收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信件。这封信来自一位军官,信中的内容让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