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临终前,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架空诸葛亮?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迪丽瓦拉
2025-09-17 02:01:49
0

在夷陵之战的惨败之后,刘备的蜀军几乎一败涂地。这场战役的失利不仅重创了蜀军的战斗力,也使得刘备身心俱疲,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刘备开始为国家的未来做出安排,这便是他决定托孤的契机。让人吃惊的是,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时,除了李严,他竟然把蜀汉的军事大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诸葛亮或赵云,这一决策究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刘备虽然是蜀汉的创建者,但在实际的国政与军事上,诸葛亮才真正是支撑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辅佐,刘备可能连“皇帝”两个字都无法写出来,甚至可能早已被历史遗忘。此外,赵云也是刘备的重要支持者,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刘备的家族方面,赵云更是功不可没。单骑救主的壮举早已成为流传千古的传奇,而在孙权妹妹孙夫人欲带刘禅回江东时,赵云为了保住刘备的血脉,不惜力挽狂澜,拦截了这一计划。要不是赵云的坚持,刘禅或许早就成了东吴的人质,而刘备的香火也可能因此中断。因此,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诸葛亮和赵云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然而,尽管赵云深得刘备的信任,且在白帝城时刘备已将其视作得力助手,最终军事大权却并没有交给赵云。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赵云的忠诚和作战能力无可挑剔,尽管年岁已高,但依旧精力充沛,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尽管如此,赵云对官职和权力的兴趣几乎为零,他更在乎的是忠诚和职责,而非个人的荣华富贵。在多次战斗胜利后,刘备曾打算好好奖励赵云,但赵云总是拒绝。他并不希望通过个人利益来改善自己的地位,而是把更多的关注放在了部队的凝聚力和士气上。然而,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赵云如果拒绝所有赏赐,其他将领可能会心生不满,甚至影响士兵的士气与军心。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军队的稳定性问题,因此刘备也不得不为赵云的角色和未来做出更为审慎的选择。

与此相对,诸葛亮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刘备将政治大权交给了诸葛亮,但他并未将军事大权交给他,背后的原因可见一斑。尽管诸葛亮忠诚可靠,且拥有极高的政治才能,但刘备对他的信任并非全无保留。刘备的担忧或许是出于对诸葛亮夺取权力的潜在可能性。毕竟,凭借诸葛亮的才智,如果他真有意在刘备危急时刻夺取帝位,也许并非难事。因此,刘备的托孤安排可以看作是对诸葛亮忠诚的一次考验。刘备言辞恳切地告诉刘禅,若自己不幸离世,诸葛亮可以替他执政,但前提是刘禅若无能担纲大任的话。而这番话的背后,或许也反映了刘备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和防范。

刘禅的“傻乎乎”形象,表面上看似呆头呆脑,但实际上,他早已心思深沉。诸葛亮病逝后,刘禅迅速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举动无疑展示了他精明的一面。刘禅表面上的无知,可能正是他父亲刘备与他共同演绎的一场“伪装”戏码。刘禅并非真傻,而是善于隐忍与掩饰,他清楚地知道何时该保持低调,何时又该拿起权力,这与刘备的政治手腕不谋而合。

再谈到李严,他是益州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李严曾是刘璋的属下,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他选择归顺了刘备。李严的出现是蜀汉政权复杂内部关系的一部分。蜀汉的势力由多个派系构成,其中,荆州派是以刘备为首的核心派系,代表人物包括诸葛亮、赵云、关羽等忠诚之士,而益州派则代表了地方势力,李严便是这一派系的代表。东州派则相对较弱,以吴懿为代表,刘备通过与吴懿家族的联姻来平衡这种关系,确保东州派的安稳。刘备以此为手段,维持了蜀汉内部的平衡,避免了派系之间的激烈冲突。

总体来看,刘备的政治布局十分精巧。他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傻乎乎,而是精心策划、步步为营。他通过联姻、派系之间的平衡以及对忠诚度的考量,确保了蜀汉政权在他死后能够维持相对的稳定。而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外表看似愚钝,实则继承了父亲的精明和计谋,巧妙地处理了继承问题,使得蜀汉在诸葛亮死后没有立刻崩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刘备的遗志。可以说,刘备与刘禅父子,皆是“虎父无犬子”,他们在战略上的远见卓识,确保了蜀汉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能继续屹立一段时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史记》中为何有文字是倒着印的 《史记》是金圣叹评点的六大奇书之一,不过金氏认为“奇”主要是指文辞精妙。其实在形式上,《史记》也有一...
原创 5... 1955年,大授衔的前夕,毛主席专门召见了负责授衔的官员,特意叮嘱他们:一定要将阎红彦将军列入上将名...
原创 首... 1960年某一天,卧床不起的贺炳炎将军突然感慨地说道:“要是不当成都军区司令,我或许还能多活二十年。...
原创 蒋...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中,有一位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学员,他不仅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还成功成为了蒋介石身...
原创 清... 历朝历代的辅政大臣,通常都是在老皇帝治下久经考验的重臣。这些人通常因其出色的才干和丰富的经验,在辅佐...
原创 为... 好的,我会根据您的要求重新改写文章,并在其中加入一些细节描述,确保字数变化不大,语义保留原意。以下是...
原创 秦... 文|花影纪实 编辑|花影纪实 谈起“千古一帝”,大多数人心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无疑是秦始皇。 秦...
原创 大... 1955年秋天,刚刚结束大授衔的林维先,怀着满怀期待的心情,乘坐火车一路南下,前往武汉探望他的老上司...
原创 周... “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周瑜在临终时发出的绝望呐喊。多次与诸葛亮斗智斗勇,最终总是败下阵来,这让他心...
原创 秦... 秦始皇素有“千古一帝”的美誉,原因在于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角色。然而,秦朝的统治却异常...
原创 美... 这场世纪豪赌:日本制铁2万亿日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背后的全球博弈 一场看似普通的商业收购,却在全球经济...
原创 管... 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的一位杰出名臣——管仲,因病辞世。 管仲的去世不仅结束了他的个人传奇,也标...
原创 新... 革命时期的风云变幻无常,每一位革命者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生死常常悬于一线,而普通百姓的生活也随时...
原创 北... 你可能听说过杨业,民间故事里称之为“杨令公”。 雁门关一战,他带着几千人马,硬是顶住了辽国几万大军的...
原创 关...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围攻了樊城与襄阳,将这些城池包围得水泄不通。凭借地形的有利优...
跟着文物,穿越到唐朝 本报杭州6月24日讯 (记者 李娇俨 通讯员 李恬怡) 24日,“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
原创 清... 2014年,曾低调生活了95年的她,横跨三个历史时期,作为清朝贵族血统的最后一位格格,最终闭上了她传...
原创 历... 历史长河中,许多大人物的决策往往决定了时代的走向,有时一个微小的举动便能引发重大的历史变革,改变整个...
原创 惋... 好的,我将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有的语义,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生动和丰富: --- 文/...
原创 开... 万历十七年的状元焦竑曾如此评价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他认为这些猛将数量众多,其中最为勇猛的当属开平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