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红:这是一个公共关系学术研究的“夏至时刻”
迪丽瓦拉
2025-09-17 02:32:25
0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先红教授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先红教授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暨研究生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2025年6月21日

尊敬的刘秀玲副校长、彭焕萍院长,刘晓程理事长、各位同仁,亲爱的青年学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夏至时分,于京畿重地、底蕴深厚的保定,与诸位共聚一堂,开启第七届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暨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智慧之门!自2014年起,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在我任职期间创办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但是公关研究生学术论坛却是第一次,这是刘晓程理事长继任以来的创新之举。今天可谓是四世同堂。在座的李兴国教授是第一代中国公关人,我算是第二代,刘晓程,赵新利,邓理峰是第三代,秦冬雪,曹洁,张舒雅以及在座的研究生论坛与会者们应该是第四代,所以本次会议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大家知道,今天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阳光最盛的时刻。夏至有一个三候特征:鹿角谢(旧角脱落,开始长新角)、蝉始鸣(幼蝉脱去羽衣,长出翅膀,开始鸣唱)、 半夏生(喜阴凉的中草药半夏在悄悄生长),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日北至,阳极而阴始生”。半夏不仅是二十四节气自然节律的转折,更昭示着中国公共关系学科迎来了一个新的转型起点。而照亮这一转折的,不仅是席卷全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俩轮交汇喷薄而出的时代新日,更是你们这些前仆后继、继往开来的青年学者和时代新人们。

当今我们正处在 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与哲学的十字路口,理论与实践十字路口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公共关系学术研究的“夏至时刻”,我们正面临着新技术、新格局、新定位的三重挑战:

第一,生成式AI新技术的挑战,带来了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理论的深度重塑。AIGC不再仅仅是工具,它正成为认知构建、内容生产、关系维系甚至价值协商的关键主体。信息茧房的“自强化”、深度伪造的信任危机、智能体间交互的伦理边界……这些都不是技术应用的表层问题,而是深刻拷问着公共关系传播的真实性、主体性、责任性等哲学根基。它迫使我们将研究的镜头从“人如何沟通”转向“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如何共在与沟通”这个更深邃、更具挑战性的命题。

第二,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带来中国式战略传播的升维担当:算法时代的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使得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等战略任务空前急迫。 在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背景下,战略传播的核心使命从未如此重要和复杂。它要求公共关系和战略传播研究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自主知识体系,作为智力咨询行业的公共关系必须为国家、组织和重大议题提供“算法时代的智慧盾牌”与“智能时代的沟通图谱”。

第三,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学科的新定位,要求重塑学科根基:我们需要超越传统的、西方式的公共关系理论框架,重新思考在算法赋能的“意义生成”链条中,信任何以可能?共识何以构建?价值何以锚定?公共关系学需要更加勇敢地拥抱技术伦理、价值哲学、认知科学、数据治理、复杂性科学等跨学科理论滋养,以确立其在智能化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战略性学科地位。

公共关系学长久以来的漂泊,源于对自身“为何存在”的哲学失语。战略传播的深层意义,在于将公共关系从“信息传递术”升维为组织在复杂社会网络中的“核心生存方式”。战略传播在本体论上锚定公共关系的“存在之根”,它庄严宣告:公共关系不是组织的装饰物,而是组织与社会共振的本体性实践,公共关系是组织在风险社会中锚定身份、在价值冲突中协商共识、在关系网络中编织信任的存在方式。唯有如此,公共关系才能摆脱“可有可无”的工具论质疑,在社会科学殿堂中建立其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

因此,亲爱的青年学者们,这个“夏至时刻”,正是你们施展才华、定义未来的黄金时期!你们的研究,将深刻影响公共关系学的未来样貌与战略传播的实践效能。我对你们有三点期盼

1. 希望你们要努力做公关哲思的追问者。请不要满足于技术的浅尝辄止或数据的浮光掠影。要勇于挑战技术的“黑箱”,深刻思考AIGC背后的伦理困境、价值预设和权力结构。你们的研究应勇于触碰公关元理论、元伦理问题——什么是公关的本质?智能时代的公共性和关系性意味着什么?这是公共关系本体论,存在论必须回答的问题。

2. 希望你们要努力做公共价值的守望者。公共关系学的终极尊严,在于其对“公共善”的庄严承诺。战略传播的至高境界,是使组织行为与人类文明进程同频共振,因此我们要拥抱AIGC的巨大潜能,但要成为技术的主人而非奴隶。 要以中国“知行合一”“和合共生”的哲学智慧,将技术洞察与人文关怀在研究中熔为一炉, 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归的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伦理法则。

3. 希望你们要努力做中国问题的深耕者与全球对话的参与者。真正的公共关系和战略传播理论,必须从黄土地里长出来,在中国的实践麦田里得到检验。因此你们的研究要扎根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要立足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答好生成式AI背景下中国战略传播体系的智能化建构、中华文明传播力的战略赋能、社会治理的公关对话等真问题、大问题。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全球智慧,用扎实的研究和独特的中国视角参与并引领全球战略传播的学术对话。等会儿我的主题发言就是运用公关生态论和孙子兵法战略思想,建构的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框架。这个论文在去年悉尼举办的第十五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会议上,用英文讲过,今天我第一次用中文讲,希望对你们年轻学子有所启发。

青年是夏至最炽热的阳光,是拨开迷雾最具穿透性的力量!当公共关系学站在这个时代的十字路口,你们的创新思考、批判精神与无畏探索,就是照亮前路的火炬。祝愿青年朋友们在学术的沃土上不负夏至,拔节生长!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编辑丨田明敏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纸币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在过去的几年里,纸币曾是我们日常交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如今它已经...
原创 王... 王陵是沛县的一个知名豪门大户,他与另一位豪强雍齿有着深厚的交情。那时,刘邦在沛县担任亭长,渴望进入当...
原创 活... 在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有个高开低走的悲剧人物:慕容复。慕容复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燕国的宗室后代。慕...
中外嘉宾走进江西吉州窑 领略陶... 11月20日,“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江西行活动参访团来到江西吉安县,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
原创 截... “截江救阿斗”是《三国演义》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情节,它不仅展示了赵云的忠诚和英勇,还充分体现了赵云的智...
原创 多... 前言 我们是否曾设想过,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如何在复杂的宫廷争斗中,奋不顾身地为自己深爱的兄长出手相...
观展 溯源 探微(上新了) 刻纹石器 这是我国史前文化中流行的一种特殊石器,在内蒙古敖汉兴隆洼、辽宁阜新查海、山东泰安大汶口等遗...
原创 以... 历史长河中的智者抉择——诸葛亮为何选择刘备而非曹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一位人物凭借其卓越的智...
原创 五...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这五位将领是蜀国阵营中的重要人物,每个人的武功都非常强大...
原创 历... 有句话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一些历史在后代的流传中被改变,原本的真相被掩盖。由于古代的文化和科...
原创 元... 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经两次尝试征讨日本,但都以失败告终。元朝甚至还筹划了第三次东征日本的行动,但...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掌控的封建王朝,它的前朝是元朝,后来的清朝则是另一个强大的政权。明朝能...
原创 晋...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八月,太原城外的晋恭王坟园旁,突然出现了一队人马。领头的那人手持朝廷敕...
原创 清... 华夏大地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明和王朝。从远古的尧舜禹时期,开始开疆拓土,奠定了...
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考古持续深入 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号沉船被确认为明正德年间商船,...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安重荣起兵造反,冯道负晋主托孤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冬季,晋主忆起桑维翰之言,北巡邺...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 #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与收藏珍品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光绪元宝铜元是晚清...
原创 他...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武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像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
原创 汉... 刘协不缺杀掉曹操的心,也不缺杀掉曹操的机会,缺的是杀掉曹操后还能保证自己没事儿的方法。如果杀了曹操一...
原创 印... 在17世纪的北美,随着第一批欧洲殖民者的船只驶入这片未知的新大陆,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