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年前就预知被俘命运,济南被围时,王耀武拔出手枪下了两道命令
迪丽瓦拉
2025-09-17 11:32:33
0

在《粟裕战争回忆录》第十七章《济南战役》中,提到一段话:“‘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这个口号是我和谭震林同志在战役动员令中提出的,王耀武坚守济南的信心动摇了。他分别致电蒋和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说:‘吴化文部投共,济南腹背受敌,情况恶化,可否一举向北突围?’蒋回电令其‘将阵地缩短,坚守待援’。刘峙也电令‘固守待援’。”

粟裕回忆道:王耀武在短短八天内崩溃逃离济南,主要原因是来自徐州的北方援军。尽管蒋介石多次催促他们增援,但这些援军不仅未曾与解放军发生交火,甚至远远地看着王耀武陷入困境。直到济南解放时,邱清泉的第二兵团仍在距离济南六百多里的城武、曹县(现属菏泽市)驻守,黄百韬的第七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依然没有完成集结。三路援军迟迟不前,粟裕欣喜万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些原本计划支援的兵力将为未来的淮海战役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

这场战役,粟裕指挥下的部队共歼敌十万四千余人(其中包括起义的二万人),活捉敌方国民党将领二十三名,缴获各种炮八百多门,坦克和装甲车二十辆,汽车二百三十八辆。原本用来打援的八个纵队,正好可以为即将打响的淮海战役提供宝贵的战斗力。

然而,王耀武的情况与粟裕大相径庭。陷入困境的王耀武,不仅身心疲惫,更感到前途渺茫。早在他刚到济南上任时,便有一位山东的“高人”预言:“两年之内,你必将成为俘虏!”这位预言者,便是山东名士刘子衡,他坚决反对内战,并多次发表反战言论。刘子衡的直言不讳,使王耀武早早意识到内战的无望。

刘子衡,精通经学与诸子学,被誉为“三玄专家”和“布衣大师”,他凭借自己对当时时局的深刻分析,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而王耀武对刘子衡的言论并没有反驳,反而深感其言之有理。实际上,王耀武早已对内战产生了厌倦,他在抗战胜利后曾一度计划过两条退路:一是弃兵从政,二是解甲归田。然而,尽管王耀武有意远离战场,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却让他无法逃脱命运。

在当时蒋介石自信满满,认为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必定能够获得胜利,大多数高级将领都对内战充满信心,唯有王耀武心存忧虑。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王耀武宁愿开着刚刚买下的两台进口拖拉机回家种地,也不愿继续带兵作战。最终,王耀武在蒋介石的逼迫下,竟然不得不再度投入战场。

王耀武最初以病情请假住进了武昌的医院,试图躲避这场内战的风暴。然而,蒋介石一架专机将他从武昌接到重庆,开始一番强硬的劝说。蒋介石以“气色良好,精神饱满”为由,劝他继续服役,并认为济南之战至关重要,只有王耀武亲自出马才能成功守住济南。这番话让王耀武无力反驳,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

但事态并非如蒋介石所愿。随着战局的不断恶化,王耀武的困境愈发明显。陈粟大军先后在宿北战役、鲁南战役中连续重创了敌军,这些战役的失败与王耀武并无直接关系,但蒋介石却将责任归咎于他。为了向蒋介石交代,陈诚被派往徐州,王耀武的指挥权进一步被削弱。面对这一局面,王耀武内心焦虑不已。

面对不断传来的战况,王耀武开始对陈诚的作战计划表示强烈的担忧。陈诚计划从南北两路对山东的解放区发起进攻,但王耀武通过空中侦察得到的情报显示,解放军的准备工作相当充分,随时可能发动总攻。面对即将来临的危机,王耀武电令李仙洲撤退,但陈诚却未接受这一建议,甚至公开辱骂王耀武的过于谨慎,导致了李仙洲在莱芜战役中的全军覆没。

蒋介石最终将所有责任推给了王耀武,责怪他未能及时防范并指挥得当。尽管王耀武对此有诸多无奈,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建议:将主力部队撤至兖州,集中力量保卫徐兖防线。然而,这一建议并未得到蒋介石的采纳,王耀武不仅失去了主力部队,济南城内仅剩下十二万杂牌军和不稳定的吴化文。

在这种情况下,王耀武想尽办法求援,他找到蒋介石的老朋友张群和陈布雷,希望能得到增援。蒋介石答应增派一个空降师,但当部队最终抵达济南时,所派来的竟只是九个空手而来的连队。面对如此“援军”,王耀武几乎感到绝望。最终,在济南即将破城之际,王耀武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命令司令部:“如果局势无法挽回,不要死守济南,大家保命最重要。”

王耀武还下达了两项至关重要的命令:第一,绝不炸毁济南黄河铁桥。第二,解救那些被蒋介石批准“密裁”的二百名地下党人员与无辜志士。他亲自修改了蒋介石的命令,并确保这些人得以获释。这些举动显现出王耀武在绝望中的人性与理智。

在济南解放之前,虽然战斗激烈,但当地的店铺依然开门营业,学生们也仅停课几天便恢复了正常,王耀武的周到安排为济南的平民提供了相对的安宁。这位出身泰安、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将领,不仅展现了军事上的智慧,也表现出了人性中的宽容与理性,甚至在内战中坚守了一些底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们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一圈圈涟漪,始终在触动着后...
原创 狄... 唐朝长安城中有一座名为太极宫的宫殿,而在太极宫的东北角,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凌烟阁。这个凌烟阁因唐太...
原创 原... 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首先是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先揭竿而起,接着项羽也带领着8000名来自关东的勇...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草原上的传奇 成吉思汗,这位曾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深刻地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命运走向。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一场突如其...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
原创 朱...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出身平民,但在登基后,却不忘清除与他一同征战的功臣,尤其是在他晚年时,为...
原创 西... 黄金自古以来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黄金一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也是权力...
原创 太... 太子朱标落水时,侍卫们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他救了上来。然而,当朱标被救上岸后,朱元璋一看到侍卫们的...
原创 《...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女性,她对康熙帝的影响至深,大家应该已经猜到,她就是容妃。容妃是乾隆时期的...
原创 刘...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用人之道与曹操、孙权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胜一筹。曹操曾强调唯才是举...
南渚山房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 失落的雕像与河流中的历史 南亚东南亚造像艺术专栏 南渚山房 刘冬 东南亚古代造像独立研究者 《南渚志...
原创 为... 朝代也逃不过 “退休” 命!为啥武将总能终结王朝?看完笑喷了 咱老祖宗常说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原创 诸... 诸葛亮的倒数第二次北伐,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自第一次北伐失利以来,最接近成...
从文盲到巨星:明朝大画家幕后的...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仇英肖像 清 李岳云...
原创 同... 原因很简单,刘邦封王的主要对象是他的政治盟友,而封侯的则大多是他的臣子。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
原创 为... 近期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局势悄然升温。引发这一波紧张的直接原因,正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
原创 三... 1939年初,皖东大地寒风凛冽。42岁的罗炳辉望着眼前几千名新四军战士,眉头拧成了疙瘩——每个战士身...
美化日本侵略者?高市惹恼马来西... 据马来西亚本地媒体近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原创 天... 在天京发生的内讧,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杨秀清被杀后,东王府的势力被彻底铲除,紧接着韦昌辉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