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史情报处
编辑 | 文史情报处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尽管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但仍有一些地方未能完全解放,其中广州就是一个例子。
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广州解放后的某个时刻,照片中集合了15位军政要员,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仅职位显赫,其中几位更是开国上将。这是一张极为罕见的合影,其中,站在C位的人是谁?笑得最开心的是哪位将领呢?
陈赓:豫西“牵牛”计划中的幽默大将
笑得最开心的人是照片右侧第一位的陈赓,他是开国大将,以其阳光、幽默的性格和富有感染力的笑容,赢得了“开心果将军”的外号。陈赓总是面带微笑,给身边的战友带来欢乐,哪怕是在艰苦的战斗中,他的幽默与风趣也能缓解紧张的气氛。尤其是与陈锡联的深厚友情,两人经常互相开玩笑,令人捧腹。
有一次,在延安学习期间,陈赓与陈锡联一起参加劳动。两人推着小推车前往劳动地点,陈赓建议道:“要不我推你去,回来时你再推我,公平吧?”陈锡联觉得这个提议很合适,于是答应了。然而,等到回程时,陈锡联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一整天的体力劳动后,他竟然还得推着陈赓返回,疲惫不堪,气得直嚷嚷:“下次换我推!”而陈赓则笑得合不拢嘴,显然得意于自己的“胜利”。
陈赓的机智和幽默不仅体现在生活中,他在战场上的指挥同样极具战略眼光。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了配合作战,陈赓制定了一个名为“豫西牵牛”的战术计划。敌方李铁军虽然装备精良、兵力强大,但陈赓依靠巧妙的策略,以少敌多,最终成功将敌人引入伏牛山,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敌人完全未能察觉自己早已中了计,最终在敌军疲惫不堪时,陈赓一举歼敌。
李铁军被打败后,仍然心服口服地称陈赓为“大哥”,可见陈赓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
叶剑英:以智取胜的元帅
后排右四是叶剑英,这位身高颇为突出的大将不仅在身高上拔尖,职位也同样崇高,曾至正国级。在这张合影中,叶剑英看起来是个不太显眼的存在,但他的贡献却不可小觑。虽然叶剑英鲜少亲自上战场打仗,但他在背后的贡献同样巨大,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时刻,他的决策往往决定了战局的走向。
在红军长征途中,叶剑英曾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叶剑英通过果敢的决策,避免了红军长征过程中一度出现的分裂危机。他巧妙地截获了张国焘的密电,发现了张国焘欲发动内部争斗的阴谋。通过这一行动,叶剑英为红军长征的成功继续铺平道路,避免了巨大的损失。也正是由于叶剑英的清晰思维和果断行动,红军最终得以顺利前行。
叶剑英一生始终致力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默默无闻地承担着重要的行政工作,同时也不忘学术和文化生活,深得人民的敬重。尽管成就卓越,他却对自己的功勋从不夸口,常自谦称自己只是一个“打杂”的,“一切行动听指挥”。
邓华:能文能武的开国上将
后排左起第三位是邓华,他的容貌并不出众,但他的能力却极为出色。邓华在众多开国上将中,既能征善战,也具备卓越的政治才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邓华以极强的决策能力和战场指挥能力屡次立下赫赫战功。
邓华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受到了深厚的文化熏陶。虽然一开始他负责的工作较为基础,但随着战斗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成为了彭德怀的重要助手。在抗日战争中,他带领八路军打破了敌军的“常胜神话”,鼓舞了士气。在辽沈战役中,他更是十七天连下五城,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在朝鲜战争中,邓华与彭德怀虽然在战略上有过分歧,但邓华最终的建议无疑证明了其卓越的军事眼光。战后,彭总在总结时感叹:“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邓华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手腕都堪称一流,尽管在合影中总是站在边上,但这并非因他缺乏自信,而是他谦虚低调,始终把集体放在第一位。
洪学智:从放牛娃到副司令
前排右一蹲下的是洪学智,这位身高接近一米九的大个子,因身体高大被大家戏称为“洪大个子”。他选择蹲下拍照,体现了他一贯的谦逊。洪学智的成长之路颇为传奇,从一个贫困山区的放牛娃,到后来成为开国上将,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苦奋斗和不屈精神。
洪学智原本生活在安徽的一个贫困山区,小时候就开始帮家里放牛。随着战火的四起,他立志参军,投身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长征期间,他通过与彭德怀的接触,成为了彭老总的重要助手。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时,洪学智负责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了志愿军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他所创建的“钢铁运输线”成为了战争中的一项传奇。
洪学智不仅具备非凡的军事才能,也充满了人文关怀。在一次防空警报中,他不顾危险,坚持亲自带着彭总前往防空洞,确保了彭总的安全。正是这种对同袍的深情厚谊,使得他和彭德怀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结语
照片中的这些人物,都是新中国建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每一位都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新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即便是照片中的外国人,也是拍摄团队的重要成员,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这张照片或许无法保存至今。
回顾这段历史,老照片让我们感受到那些艰难岁月中的奋勇向前。今天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传承这些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勇敢迎接新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