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误解千年的刘禅,身居帝位41年,诸葛亮到死才知他的城府有多深
迪丽瓦拉
2025-09-17 18:03:27
0

三国中,刘禅一直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然而,若我们深入剖析细节,揣摩刘禅的所作所为,便会发现,这位在位长达41年的蜀汉后主绝非表面那般简单,诸葛亮也是临死前才发现,原来刘禅的城府这么深!

诸葛亮临终发现:原来刘禅一直在装傻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危之际,上演了著名的“白帝托孤”一幕。当时年仅17岁的刘禅站在病榻前,目睹父亲将国家大权交给丞相,还被要求“事丞相如父”。对于一个即将登基的少年皇帝而言,这无异于公开宣告他需要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但刘禅的应对却显示出超乎年龄的智慧——他不仅全盘接受安排,还在诸葛亮面前表现得极为恭顺,以至于形成了“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局面,这种表面上的彻底放权,实则是刘禅深谋远虑的第一步棋。

在诸葛亮的全面掌控下,刘禅被塑造成了一个“长不大的阿斗”形象,而诸葛亮则如同一位操劳的父亲,为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打理一切。然而,刘禅真的如此“无能”吗?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垂危之际,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慰问。这场看似平常的君臣互动,却成为诸葛亮政治生涯中最具震撼性的时刻——他终于看清了那位被自己视为“长不大孩子”的皇帝,实则是位深谙权术的成熟统治者。这一认知转变源于李福前后两次拜访中微妙的对话变化。

李福初次面见诸葛亮时,谈话内容流于表面,多是慰问之词。然而几天后,李福突然折返,这次他直指核心:“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这个问题绝非李福临时起意,而是直接来自刘禅的授意——他在试探诸葛亮对身后权力交接的安排。更令人深思的是,当诸葛亮推荐蒋琬接任后,李福继续追问“蒋琬之后,谁可任者”,这种层层递进的追问,暴露出刘禅对权力过渡的高度关注,这绝非一个庸碌君主所能想到的谋略!

诸葛亮何等聪明,他立即意识到这是刘禅在摸自己的底,再联想到当初自己采用七星灯续命时,魏延违抗军令、不经通报直接冲进来打断,以及魏延的崛起过程,诸葛亮更加确信:刘禅一直在装傻,他的城府非常深,魏延乃是刘禅用来夺取军权的棋子!

刘禅一直在装傻,目的就是在诸葛亮死后夺回大权,但诸葛亮经营蜀汉这么多年,有太多人需要庇佑,他决不能让刘禅夺回权力,于是他在临终前设计斩杀了魏延!

魏延之死背后的权力斗争

为保全家族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为实现权力的安全过渡,诸葛亮设计拔除了刘禅用以夺取兵权的棋子——魏延。

传统观点将魏延塑造成“天生反骨”的叛将,但若魏延真是脑后有反骨,以刘备的聪明才智,怎么会留下他的性命,还对其加官进爵?事实上,从魏延的崛起轨迹来看,他不仅不是反叛者,反而是刘家亲信,是刘备给刘禅留下的军中支持者!

诸葛亮病危时,将军队大权交给了魏延的死对头杨仪,还特意交代由魏延断后,并特别注明“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种安排几乎是在诱使魏延抗命,为除掉他制造借口。更值得玩味的是,诸葛亮没有让自己最器重的姜维和费祎参与诛杀魏延的行动,而是选择了与魏延有私怨的杨仪和马岱。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来看,这种安排绝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权力平衡。

对于这种安排,魏延自然不服气,主动出兵攻打杨仪。站在蜀汉朝堂的角度来看,杨仪的权力是诸葛亮授予的,魏延就应该遵守,他起兵攻打杨仪,就是反叛,朝廷应该派兵征讨。但对于这一说法,刘禅却并未表态,他不仅拒绝认定魏延为反叛者,还主动派出使者前去劝慰魏延,很明显,魏延是刘禅的人!

更为重要的是,让魏延遭到斩杀后,作为明面上的功臣杨仪和马岱,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反而落得了凄惨的下场。刘禅先是摘取了杨仪的权力,不久后又以“诽谤朝廷”为由流放杨仪,最终迫其自杀。同时,马岱也被迅速边缘化,从此在蜀汉政坛销声匿迹。这一系列操作都表明,魏延就是刘禅的人,他起兵攻打杨仪,很可能是得到了刘禅的授意,掌控军权!而诸葛亮临终前设计除掉魏延,正是为防止自己死后军权落入皇帝手中。

刘禅亲政后的权力布局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迎来了重大转折。刘禅亲政后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废除丞相制度。这一制度自刘备时代建立,在诸葛亮任内达到顶峰,几乎将所有行政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刘禅将原本属于丞相的职权一分为二,让一人主管行政,另一人掌管军事。这种分权设计既保证了政策延续性,又避免了再次出现诸葛亮式的权臣,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刘禅的城府,他绝非庸碌之辈!

对宦官黄皓的任用,更暴露了刘禅“权术”的精髓。传统史书将黄皓描绘为祸国殃民的奸佞,但深入分析会发现,黄皓实则是刘禅制衡群臣的重要棋子。当姜维上书要求处死黄皓时,刘禅只是轻描淡写地让黄皓向姜维道歉了事。这种明显偏袒并非出于昏庸,而是刻意为之——黄皓的存在使姜维等众臣始终无法全力挑战皇权。用现代术语来说,黄皓就是刘禅的“权力平衡器”。

结语

蜀汉在刘禅领导下延续41年,成为三国中国祚最长的政权,这一成就绝非偶然,而是刘禅才能的最好证明。在强敌环伺、资源匮乏的困境中,能够维持政权如此之久,需要的不仅是运气,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刘禅的“平庸”,不过是有意的装傻,当他无法真正掌权时,他只能以平庸的状态面对众人,“此间乐,不思蜀”不过是刘禅精明的表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微丰富细节,改写一遍,字数变化不大: --- 清朝的建...
原创 临...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且字数变化不大: ...
黄土塬上寻秦迹(赓续历史文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从事秦兵马俑和秦咸阳城考古研究 黄土塬上寻秦迹(...
原创 大...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略作扩充细节,改写每段,字数变化不大。 --- 在远古的传说中,鲧是一位地位仅次...
原创 只...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河人》连载 爱国情怀延续着我们的文化、气质和...
原创 汉... 汉文帝和朱棣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他们都是因为叔叔的缘故接班了侄子的帝位。在汉朝的早期历史中,刘...
原创 浙... 在浙江的温州市苍南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墓,距今已有千年之久。这座墓位于一个幽静的小山村中,当地百姓...
原创 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迎战装备精良的日军。然而,战场上的枪炮声掩盖不了中国...
原创 北... 范仲淹的一生,堪称为“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这一名句的最佳践行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北宋时期重...
原创 蒋... 历史回顾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经常陷入深思:自己为何会输得如此彻底? 作为一位曾经的国民党最高领导...
原创 秦... 秦朝与汉朝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朝代,它们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这两个朝代在...
原创 公...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你提供的文章的改写版,保持了原文的意思,同时在内容上做了适当丰富和细节补充,总字数...
原创 导... 马嵬驿之变的主谋问题,一直是历史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些人认为是太子李亨的阴谋,也有人指责当时的宦...
原创 蒙...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且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丰富。 --- 中外学者们...
原创 武... 在阅读本文之前,不妨先点击下方的“关注”按钮,便于您随时获取更多类似内容的推送,也能方便您参与讨论与...
原创 传...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探讨孙禄堂为何从南京国术馆待了5天便去了镇江创办江苏省国术馆的原因。文章通过详细...
原创 清... 清末武林的迷雾与真相 清朝末年,武林世界充满了神秘与传奇。那时的武术界涌现出一批赫赫有名的武术大师,...
原创 古...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和字数变化不大,加入更多细节和描述: --- 一般来说,古代...
原创 蒋... 好的,下面是根据您提供的文章内容,保持原意并稍作扩充细节的改写版本: --- 1949年,解放战争即...
原创 地... 当然,下面是对这篇文章的改写版本,我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使文章更加丰满,字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