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误解千年的刘禅,身居帝位41年,诸葛亮到死才知他的城府有多深
迪丽瓦拉
2025-09-17 18:03:27
0

三国中,刘禅一直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然而,若我们深入剖析细节,揣摩刘禅的所作所为,便会发现,这位在位长达41年的蜀汉后主绝非表面那般简单,诸葛亮也是临死前才发现,原来刘禅的城府这么深!

诸葛亮临终发现:原来刘禅一直在装傻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危之际,上演了著名的“白帝托孤”一幕。当时年仅17岁的刘禅站在病榻前,目睹父亲将国家大权交给丞相,还被要求“事丞相如父”。对于一个即将登基的少年皇帝而言,这无异于公开宣告他需要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但刘禅的应对却显示出超乎年龄的智慧——他不仅全盘接受安排,还在诸葛亮面前表现得极为恭顺,以至于形成了“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的局面,这种表面上的彻底放权,实则是刘禅深谋远虑的第一步棋。

在诸葛亮的全面掌控下,刘禅被塑造成了一个“长不大的阿斗”形象,而诸葛亮则如同一位操劳的父亲,为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打理一切。然而,刘禅真的如此“无能”吗?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垂危之际,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慰问。这场看似平常的君臣互动,却成为诸葛亮政治生涯中最具震撼性的时刻——他终于看清了那位被自己视为“长不大孩子”的皇帝,实则是位深谙权术的成熟统治者。这一认知转变源于李福前后两次拜访中微妙的对话变化。

李福初次面见诸葛亮时,谈话内容流于表面,多是慰问之词。然而几天后,李福突然折返,这次他直指核心:“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这个问题绝非李福临时起意,而是直接来自刘禅的授意——他在试探诸葛亮对身后权力交接的安排。更令人深思的是,当诸葛亮推荐蒋琬接任后,李福继续追问“蒋琬之后,谁可任者”,这种层层递进的追问,暴露出刘禅对权力过渡的高度关注,这绝非一个庸碌君主所能想到的谋略!

诸葛亮何等聪明,他立即意识到这是刘禅在摸自己的底,再联想到当初自己采用七星灯续命时,魏延违抗军令、不经通报直接冲进来打断,以及魏延的崛起过程,诸葛亮更加确信:刘禅一直在装傻,他的城府非常深,魏延乃是刘禅用来夺取军权的棋子!

刘禅一直在装傻,目的就是在诸葛亮死后夺回大权,但诸葛亮经营蜀汉这么多年,有太多人需要庇佑,他决不能让刘禅夺回权力,于是他在临终前设计斩杀了魏延!

魏延之死背后的权力斗争

为保全家族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为实现权力的安全过渡,诸葛亮设计拔除了刘禅用以夺取兵权的棋子——魏延。

传统观点将魏延塑造成“天生反骨”的叛将,但若魏延真是脑后有反骨,以刘备的聪明才智,怎么会留下他的性命,还对其加官进爵?事实上,从魏延的崛起轨迹来看,他不仅不是反叛者,反而是刘家亲信,是刘备给刘禅留下的军中支持者!

诸葛亮病危时,将军队大权交给了魏延的死对头杨仪,还特意交代由魏延断后,并特别注明“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这种安排几乎是在诱使魏延抗命,为除掉他制造借口。更值得玩味的是,诸葛亮没有让自己最器重的姜维和费祎参与诛杀魏延的行动,而是选择了与魏延有私怨的杨仪和马岱。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来看,这种安排绝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权力平衡。

对于这种安排,魏延自然不服气,主动出兵攻打杨仪。站在蜀汉朝堂的角度来看,杨仪的权力是诸葛亮授予的,魏延就应该遵守,他起兵攻打杨仪,就是反叛,朝廷应该派兵征讨。但对于这一说法,刘禅却并未表态,他不仅拒绝认定魏延为反叛者,还主动派出使者前去劝慰魏延,很明显,魏延是刘禅的人!

更为重要的是,让魏延遭到斩杀后,作为明面上的功臣杨仪和马岱,不仅没有加官进爵,反而落得了凄惨的下场。刘禅先是摘取了杨仪的权力,不久后又以“诽谤朝廷”为由流放杨仪,最终迫其自杀。同时,马岱也被迅速边缘化,从此在蜀汉政坛销声匿迹。这一系列操作都表明,魏延就是刘禅的人,他起兵攻打杨仪,很可能是得到了刘禅的授意,掌控军权!而诸葛亮临终前设计除掉魏延,正是为防止自己死后军权落入皇帝手中。

刘禅亲政后的权力布局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迎来了重大转折。刘禅亲政后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废除丞相制度。这一制度自刘备时代建立,在诸葛亮任内达到顶峰,几乎将所有行政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刘禅将原本属于丞相的职权一分为二,让一人主管行政,另一人掌管军事。这种分权设计既保证了政策延续性,又避免了再次出现诸葛亮式的权臣,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刘禅的城府,他绝非庸碌之辈!

对宦官黄皓的任用,更暴露了刘禅“权术”的精髓。传统史书将黄皓描绘为祸国殃民的奸佞,但深入分析会发现,黄皓实则是刘禅制衡群臣的重要棋子。当姜维上书要求处死黄皓时,刘禅只是轻描淡写地让黄皓向姜维道歉了事。这种明显偏袒并非出于昏庸,而是刻意为之——黄皓的存在使姜维等众臣始终无法全力挑战皇权。用现代术语来说,黄皓就是刘禅的“权力平衡器”。

结语

蜀汉在刘禅领导下延续41年,成为三国中国祚最长的政权,这一成就绝非偶然,而是刘禅才能的最好证明。在强敌环伺、资源匮乏的困境中,能够维持政权如此之久,需要的不仅是运气,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刘禅的“平庸”,不过是有意的装傻,当他无法真正掌权时,他只能以平庸的状态面对众人,“此间乐,不思蜀”不过是刘禅精明的表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原因很简单,刘邦封王的主要对象是他的政治盟友,而封侯的则大多是他的臣子。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
原创 为... 近期中日关系再次紧张,局势悄然升温。引发这一波紧张的直接原因,正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
原创 三... 1939年初,皖东大地寒风凛冽。42岁的罗炳辉望着眼前几千名新四军战士,眉头拧成了疙瘩——每个战士身...
美化日本侵略者?高市惹恼马来西... 据马来西亚本地媒体近日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年10月下旬赴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
原创 天... 在天京发生的内讧,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杨秀清被杀后,东王府的势力被彻底铲除,紧接着韦昌辉也被...
长安里的文物|唐景云钟 长安里的文物 今天,邀您欣赏 唐景云钟 景云钟是唐代的青铜钟,因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而得名。...
原创 古... 在古代,军队的指挥和传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随着战争的不断演变,排兵布阵逐渐成为了军队中不可或缺的...
原创 黄... 大将粟裕被誉为无冕之帅,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成就,毫无疑问,他是当之无愧的军事领袖。无论是在战略眼光还是...
原创 晚... 末代皇帝溥仪的感情生活中,妻妾成群,但他却有一位深深爱着他多年的女人,她就是被誉为“晚清最美格格”的...
原创 若... 康熙时期,皇宫中的许多皇子都拥有非凡的才华和潜力。其中,除了我们熟知的四阿哥胤禛和后来的雍正帝外,还...
原创 蜀... 通常人们说,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在刘备时期,蜀汉的确人才济济,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
原创 狗... 亲爱的你: 我叫狗剩,是东汉末年一个佃农。此刻,我病卧在茅草屋中,感觉生命正一点点从这具枯瘦的身体里...
中国4位鹰派人物,有人扬言灭掉... 一提起 “鹰派”,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美国那种咄咄逼人的侵略性,可中国的 “鹰派” 从来不是这路数。 他...
原创 袁... 袁术为何敢于自称帝王?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麾下拥有五位十分出色的猛将,其中有一位更是堪称无...
原创 曹... 曹操用一个小计策试探司马懿,轻易发现了司马懿心中的野心。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
原创 曲... 从某种角度来看,孙策的成功标志着庶民对汉末士大夫精英阶层的胜利。他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击败了由士族阶...
原创 当... 前言: 华佗被尊称为“医圣”,因其出色的医术和独特的手术方法为后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原创 “... 西周灭商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宗室子弟、异姓功臣以及圣贤后裔封为诸侯王,形成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
原创 永... 公元1402年,刚刚登基的朱棣展开了对建文帝朝臣的大规模屠杀,尤其是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代表的文...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