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别山地区,有大量蛮族分布,多以西阳蛮见称
迪丽瓦拉
2025-09-17 18:33:16
0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别山地区的蛮族分布较为广泛。在侨置豫州设立之前,这些蛮族常被记载为西阳蛮或五水蛮。随着豫州的设立,蛮族的名称逐渐转为豫州蛮。西阳郡最早由西晋元康初年将弋阳郡分出设立,治所位于西阳(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市东部)。到了东晋时期,西阳改为郡。南朝宋的行政辖区大致涵盖了今天的湖北黄冈市辖区,范围包括长江以北及蕲水以西的地区。隋朝开皇初年,西阳郡被废除。西阳郡的境内有五条主要水流,包括巴水、蕲水、希水(今浠水)、西归水(今倒水)和赤亭水(今举水)。

大别山一带的蛮族,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着广泛的分布。在侨置豫州之前,他们主要被称为西阳蛮或五水蛮。侨置豫州后,他们大多被称作豫州蛮。西阳郡于西晋元康初年从弋阳郡分出,治所设在西阳(即现今湖北黄冈市东)。东晋时,西阳改为郡。南朝宋的辖区大约相当于今天湖北黄冈市及其周边区域,包括长江以北、蕲水以西的广泛地区。隋朝开皇初年,西阳郡被废除。西阳郡境内有五条主要的水系,分别是巴水、蕲水、希水(今浠水)、西归水(今倒水)与赤亭水(今举水)。

《宋书·蛮传》中提到:“豫州蛮,廪君后也。盘瓠及禀君事,并具前史。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谓之五水蛮,所在并深岨,种落炽盛,历世为盗贼。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地方数千里。”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豫州蛮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北界淮河、汝河,南至长江、汉水,覆盖了数千里的区域。因此,豫州蛮并非仅仅分布于大别山南麓的西阳郡或五水流域,而是几乎遍布整个大别山地区。

《宋书·蛮传》继续描述道:“元嘉二十八年,西阳蛮杀南川令刘台,并其家口。二十九年,新蔡蛮二千余人破大雷戍,略公私船舫,悉引入湖。”此外,还提到:“世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及南贼败于鹊尾,西阳蛮田益之、田义之、成邪财、田光兴等起义攻郢州,克之。以益之为辅国将军,都统四山军人,又以蛮户立宋安、光城二郡,以义之为宋安太守,光兴为龙骧将军、光城太守。”这些记载说明,大别山以北的新蔡、宋安、光城等地以及东部的晋熙郡,均有蛮族活动的迹象。

在南朝宋、齐两朝时期,为了更好地治理江淮之间的蛮族,专门设立了左郡左县这一地方行政机构,凡是设立了左郡左县的地方,都意味着蛮族的存在较为集中。《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南齐政府在大别山以北的地区设立了多个左郡左县。具体来说,包括宋安左郡、安蛮左郡、永宁左郡、东义阳左郡、东新安左郡、新城左郡、围山左郡、建宁左郡、北淮安左郡、南淮安左郡、北随安左郡和东随安左郡。这表明,当时大别山以北的地区,蛮族的数量相当可观。

大别山以东,同样也有蛮族的分布。《宋书·州郡志》记录了南豫州晋熙郡下辖的太湖、吕亭两县有蛮民:“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豫部蛮民立太湖、吕亭二县,属晋熙。”而到了南齐时期,吕亭左县被设立(县治所在地今安徽省桐城市吕亭乡吕亭村)。《南齐书》卷14《州郡上》也有记载,南豫州庐江郡下辖“吕亭左县,建元二年(480年),割晋熙属”。

大别山地区在远古时期并非华夏族的主要分布地,早期生活在这里的族群多属于东夷和南蛮类。然而,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这些古老的族群逐渐同化为华夏或楚人,并不再被称为蛮夷。那么,为什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地区仍有大量蛮族存在呢?这些蛮族从何而来?

《后汉书·南蛮传》给出了重要的线索,并可能是问题的关键答案。《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至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南郡潳山蛮雷迁等始反叛,寇掠百姓,遣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讨破之,徙其种人七千余口置江夏界中,今沔中蛮是也。”此外,还有记录提到,和帝永元十三年,巫蛮许圣等人因郡府征税不均,心生怨愤,于是聚众反叛,最终被朝廷镇压并迁徙至江夏。由此可见,东汉时期,至少有两次,南郡的蛮族被东迁至江夏郡,而这些蛮族的主要安置地,就是大别山南麓的鄂东地区。

随着东汉末年的动荡,东迁的蛮族逐渐在江夏地区发展壮大。《后汉书·南蛮传》提到,“光和三年(180年),江夏蛮复反,联合庐江的黄穰等,十余万人,攻占四县,寇害持续多年。”这些历史记载表明,东汉末年,江夏地区的蛮族势力已经相当强大。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从南郡迁徙至江夏的蛮族,逐渐活跃于大别山地区,并且在此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区。虽然他们并非本地的原始居民,但这些蛮族却成了这一地区的主要族群之一。

从《宋书·蛮传》的记载来看,大别山地区的蛮族多为廪君蛮的后裔。《宋书·蛮传》中写道:“豫州蛮,廪君后也。”而对于同样分布在湖北省的荆雍州蛮,《宋书》则将其归为盘瓠蛮的后裔。尽管《宋书》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后世学者的普遍认同,但关于荆雍州蛮属于盘瓠蛮的观点,却不被现代学者广泛接受。笔者也认同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大别山地区的蛮族主要是廪君蛮的后裔,且这一族群在东汉时期经历了从峡江地区的东迁过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冯...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冯小怜的悲剧人生及其与北齐灭亡的关系。我根据要求对每一段进行了细节增加和语句改写,以...
从青铜器铭文看商周礼制演变:考... 青铜器铭文作为商周时期贵族活动的直接记录载体,不仅是研究汉字演进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破解古代礼制变迁...
原创 清... 当然,这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历史传记,我帮你对每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并适度增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英... 火烧圆明园,已经成为华夏文明史中一道难以抚平的伤痕。这个悲痛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中,...
原创 北... 好的,我将根据你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和背景信息。 ---...
原创 1...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的余波尚未平息,国民党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蒋介石...
原创 考... 20世纪初,河北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村附近,法国人在这里兴建了一座教堂。1924年,这座教堂的神父在附...
礼乐华章 璀璨江淮(上新了) 礼乐华章 璀璨江淮(上新了) 程 露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28日第 08 版) ① ...
原创 清... 嘉庆十二年(1807 年)的一个清晨,北京城成亲王府的厨房飘出诡异的肉香。厨子们正满头大汗地炖煮着一...
原创 波...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如... 建安五年那个飘雪的夜晚,关羽在土山做出抉择:暂时归降曹操,却立下“但知刘皇叔去向,虽远必往”的誓言。...
原创 清...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微丰富细节,改写一遍,字数变化不大: --- 清朝的建...
原创 临...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且字数变化不大: ...
黄土塬上寻秦迹(赓续历史文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从事秦兵马俑和秦咸阳城考古研究 黄土塬上寻秦迹(...
原创 大...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略作扩充细节,改写每段,字数变化不大。 --- 在远古的传说中,鲧是一位地位仅次...
原创 只...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河人》连载 爱国情怀延续着我们的文化、气质和...
原创 汉... 汉文帝和朱棣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他们都是因为叔叔的缘故接班了侄子的帝位。在汉朝的早期历史中,刘...
原创 浙... 在浙江的温州市苍南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墓,距今已有千年之久。这座墓位于一个幽静的小山村中,当地百姓...
原创 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迎战装备精良的日军。然而,战场上的枪炮声掩盖不了中国...
原创 北... 范仲淹的一生,堪称为“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这一名句的最佳践行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北宋时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