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良友在战场上荣立两个一等功,为何家人不知,91岁时引起轰动
迪丽瓦拉
2025-09-17 18:33:49
0

2019年,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国家举办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地点设在北京。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上级指示,需要梳理和查阅过去的抗美援朝老兵档案,并从中挑选出一些杰出的老兵参与庆典。就在翻阅这些档案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个名字——宋良友。

根据档案显示,宋良友曾获得两次一等功,并多次荣获三等功和四等功。在军队中,一等功是最高的荣誉,很多人一生都难以获得。工作人员对于宋良友的立功经历感到非常好奇,因此决定亲自上门拜访他,了解更多的情况。

然而,当工作人员提到这一切时,宋良友的子女们却表现出惊讶的神情。他们表示,从来不知道父亲竟然立过那么多功,只知道父亲曾经当过兵。此时,91岁的宋良友已经年事已高,视力和听力都有所退化,虽然如此,他的记忆力仍然不错。在工作人员的耐心交谈下,宋良友渐渐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英勇事迹。

回忆起过去,宋良友告诉工作人员,他是在1949年加入的人民解放军,当时被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81师241团12连。年幼时,家境贫困的他不得不四处逃荒,在马鞍山乞讨时甚至曾被国民党抓走充作壮丁。直到解放军的到来,他才摆脱了贫困的困境。

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21岁的宋良友毅然投笔从戎,随部队四处征战。他在战场上表现得英勇无畏,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因而被部队领导提拔为班长。新中国成立后,宋良友又积极参与了多次剿匪斗争,为国家的安宁做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朝鲜战争爆发的那一刻,宋良友的命运发生了剧变。在接到命令后,宋良友所在的部队立刻乘坐“闷罐子”火车,赶赴朝鲜,投入到这场血与火的战争中。到达丹东后,宋良友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的伤员被抬回,许多伤员的伤势非常严重,有的甚至缺胳膊断腿、肠子外露。那一幕令宋良友和其他战士怒火中烧,决心一定要将美帝驱逐出朝鲜。

宋良友的第一场战斗发生在新义州。为了能迅速攻占新义州,宋良友和战友们在夜幕降临之前悄无声息地进驻目标地点,并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成功占领了关键高地。然而,美军并不甘心失去这一重要位置,派遣飞机和坦克不断轰炸和进攻,整个战场弥漫着浓烟和火光。尽管敌人猛烈反扑,宋良友和战友们顽强抵抗,最终成功守住高地,并消灭了美军一个加强团。这场战斗也成为了当时的模范战例。

宋良友因勇敢和智慧屡建奇功,很快就被任命为轻机枪手,并且成为了尖刀小组的成员。每次出征,他总是冲锋在前。1950年11月,在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宋良友所在的部队奔赴长津湖,投入到极为严酷的战斗中。当时的气温骤降到零下20度,西北风如刀割般刺骨,大雪纷飞,温度最终降至零下40度。尽管战士们冻得几乎无法忍受,但他们依然严阵以待,保持着隐蔽姿态,不敢轻举妄动。

战斗开始时,很多战士因严寒而冻死在战场上,剩下的战士也因冻伤而行动困难,甚至无法拉动枪栓。宋良友讲起这段往事时,眼中满是泪水:“太难了,真的太难了……”为了不暴露阵地,许多战士即使被汽油弹点燃,也坚持不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美军的猛烈进攻让战斗愈加艰难,但宋良友和战友们依然顽强抵抗,死守阵地,尽管伤亡惨重,最终坚持了整整三天三夜。

随着战斗的持续,连长、指导员和排长都在战斗中牺牲,剩下的仅有宋良友和几名战士。为了确保阵地不失守,宋良友临时担任了代排长的职责,继续指挥剩余战士作战。当他准备带领战士们发起反冲锋时,一颗炮弹爆炸在他身边,将他的腹部炸开,肠子外流,他当时立即失去知觉。

宋良友在昏迷中度过了一段时间,醒来后他并没有时间恢复,立即把伤口处理好,继续投入战斗。直到大部队赶到,首长看到他的伤势后,紧急命令他返回后方治疗。尽管宋良友依然渴望继续战斗,但命令如山,他最终不得不遵从。返回途中,他需要攀爬悬崖、涉水过河,最后在极度虚弱的状态下到达后方医院,在昏迷三天三夜后才恢复过来。经过治疗,他的伤口并未完全痊愈,但他并没有休息,而是匆忙出院重新投入战斗。

战后,宋良友因其英勇表现获得了“战斗英雄”称号,并记一等功。第二次一等功是在他参与的大规模反击战中获得的。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深入敌军纵深,迅速攻占了汉城。然而,由于补给困难,战士们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仍坚持作战,最终,他们的战斗力被美军四面包围,面临极大的生死危机。为了突破重围,宋良友带着两名战士突破敌阵,艰难地找到了大部队,并完成了任务。

朝鲜战争结束后,宋良友带着一身的伤疤和众多军功章回到祖国。尽管他可以选择留在部队担任干部,但他响应国家的号召,退役后回到家乡做农民。在告别时,他对部队领导说:“战必召,召必回。”

1955年,宋良友进入了淮南大通煤矿工作,后来又转到淮北烈山煤矿当挖煤工人。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宋良友始终不曾提起自己曾经是战斗英雄,甚至从未向政府寻求救助。他辛勤工作,默默为家人提供生活保障。

1984年,宋良友退休,尽管生活依旧拮据,他仍不断为生计奔波,做些零工,保持劳作。2015年,他因突发脑血栓住院,出院后,他失去了行走能力,只能依赖轮椅行动。直到有一天,工作人员上门后,宋良友才拿出藏在柜子里的铁皮盒子,讲述起了自己在朝鲜的英雄事迹。

遗憾的是,盒子里只有两枚军功章和一张三等功的喜报,因为家里曾发生火灾,一些奖牌和证书都被烧毁了。工作人员和宋良友的子女们都不禁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从不提起这些事。宋良友叹了一口气,回答道:“那些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我有什么资格去炫耀我自己的一点成绩?”

宋良友的英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21年,他被评为“中国好人”,他的英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冯...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冯小怜的悲剧人生及其与北齐灭亡的关系。我根据要求对每一段进行了细节增加和语句改写,以...
从青铜器铭文看商周礼制演变:考... 青铜器铭文作为商周时期贵族活动的直接记录载体,不仅是研究汉字演进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破解古代礼制变迁...
原创 清... 当然,这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历史传记,我帮你对每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并适度增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英... 火烧圆明园,已经成为华夏文明史中一道难以抚平的伤痕。这个悲痛的历史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中,...
原创 北... 好的,我将根据你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和背景信息。 ---...
原创 1...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的余波尚未平息,国民党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蒋介石...
原创 考... 20世纪初,河北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村附近,法国人在这里兴建了一座教堂。1924年,这座教堂的神父在附...
礼乐华章 璀璨江淮(上新了) 礼乐华章 璀璨江淮(上新了) 程 露 《人民日报》(2025年06月28日第 08 版) ① ...
原创 清... 嘉庆十二年(1807 年)的一个清晨,北京城成亲王府的厨房飘出诡异的肉香。厨子们正满头大汗地炖煮着一...
原创 波...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如... 建安五年那个飘雪的夜晚,关羽在土山做出抉择:暂时归降曹操,却立下“但知刘皇叔去向,虽远必往”的誓言。...
原创 清...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微丰富细节,改写一遍,字数变化不大: --- 清朝的建...
原创 临...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且字数变化不大: ...
黄土塬上寻秦迹(赓续历史文脉)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从事秦兵马俑和秦咸阳城考古研究 黄土塬上寻秦迹(...
原创 大...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略作扩充细节,改写每段,字数变化不大。 --- 在远古的传说中,鲧是一位地位仅次...
原创 只...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山河人》连载 爱国情怀延续着我们的文化、气质和...
原创 汉... 汉文帝和朱棣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历史境遇,他们都是因为叔叔的缘故接班了侄子的帝位。在汉朝的早期历史中,刘...
原创 浙... 在浙江的温州市苍南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墓,距今已有千年之久。这座墓位于一个幽静的小山村中,当地百姓...
原创 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迎战装备精良的日军。然而,战场上的枪炮声掩盖不了中国...
原创 北... 范仲淹的一生,堪称为“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这一名句的最佳践行者。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北宋时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