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唐文尧以清正廉洁闻名,家境贫寒,家中空无一物,甚至三年间只食用白菜。百姓和官员们无不称赞他的为官作风。然而,当时的皇帝雍正听闻此事后,竟然下令将唐文尧及其家族满门抄斩。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难道在大清朝,吃白菜也会犯法?
其实,白菜是唐文尧日常唯一的食物。相比那些贪婪的官员,甚至一般的官员偶尔还能吃顿肉,但唐文尧却三年如一日只吃白菜。吃肉无罪,为什么他偏偏只吃白菜呢?表面现象往往并不真实,唐文尧吃白菜的背后隐藏着深不可测的秘密。若不是一场意外,这个秘密恐怕连雍正也难以察觉。
唐文尧出身贫寒,原本只是个普通书生。为了考取功名,他忍受了无数磨难和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刻苦读书多年,终于考中了进士。初入仕途时,唐文尧以父母官的形象深得民心。贫苦出身使他对穷苦百姓倍感同情,他始终坚守“为民做主”的理念,鞠躬尽瘁,力求清廉公正。
正是由于唐文尧的清正廉洁,他在官场一路顺利,得到了雍正的高度信任,最终一跃成为掌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那么,究竟什么是两江总督?根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有八大总督,两江总督是其中之一。康熙以后,这个职位还管辖盐政和五口通商事务,权力极大,俸禄丰厚,是朝廷中最有权势的职位之一。
两江总督不仅拥有巨大的行政权力,还掌握军事主动权。能担此重任的人,必然是对朝廷忠心耿耿、清廉自持的官员。林则徐、曾国藩等名臣都曾任此职。唐文尧能从穷书生一步步走到这个职位,说明他深得皇帝信任,是清正廉洁的典范。
雍正时代是清朝官员最为廉洁的时期,而唐文尧作为重臣,更是以身作则。雍正五年,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从那时起,唐文尧的生活愈发清苦。他一年到头穿着粗布衣服,除了正式场合的官服整洁外,其他衣物多处打补丁。饮食方面更是清苦,一日三餐中没有一丝肉类,只有简单的米饭和白菜,百姓看到都心疼不已,亲切地称他“唐白菜”。
他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许多旧家具依然残旧不堪,连小偷见了都感到可惜,完全看不出这里竟然是朝中一位重臣的府邸。这么一位罕见的清廉官员,为何会被雍正下令满门抄斩?
其实,唐文尧被满门抄斩的真正原因并非表面上的清贫无力,而是因为他的“能装”程度令人震惊。虽然清朝官员俸禄不算丰厚,但两江总督每年也有上万两银子收入,虽养活一家人不易,却也不至于连一顿荤菜都吃不起,衣服还要补补丁。
一名御史私下调查唐文尧,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御史连夜上奏,指控唐文尧贪污腐败。雍正起初不信,毕竟唐文尧的名声太清白了。于是他命令彻查此事,若查实便严惩,不实则严厉打击造谣者。雍正派遣心腹大臣李卫秘密赴江宁调查。
李卫抵达后,找上了唐文尧府,却未表明身份,只称是路过。唐文尧识破李卫身份,特意设宴招待。席间,李卫亲眼见到唐文尧的清贫生活:一碗米饭配一碗白菜。白菜分量甚少,味道却鲜美且带有药膳香气,非同寻常。
李卫饭后暗访厨房,意外发现一堆堆白菜叶,仅吃白菜心,且只吃当季最嫩最香的部分。每顿饭需要十多棵白菜才够。他还在灶炉中发现一截未烧尽的人参,这引起了他的警觉。
厨房进一步搜查揭露惊人秘密:唐文尧竟用珍贵人参作为柴火燃烧,月用人参高达2000多斤!这是什么概念?清朝一位贝勒一年分得不过40斤人参,皇帝得好人参还得靠进贡,而唐文尧却用上等人参烧菜,非凡之举。
消息传到雍正耳中,他震怒,下令彻查。调查发现唐文尧背后远比想象中复杂。原来他不仅表面清贫,私下却拥有36个小妾,生活奢靡。有个专门的“摇钱树”——铜钱挂满枝头,每日让小妾摇晃,谁摇下铜钱谁就得宠幸。如此荒唐行为,怎能与清廉画上等号?
更令人震惊的是,唐文尧家中被抄出1500多万两白银,此外还有大量珍贵古玩、字画、珠宝等。雍正得知,怒不可遏,认定他卖官鬻爵、勾结乡绅、欺压百姓,暗中贪污数额惊人,明面上却装作好官,欺骗百姓。
当局将唐文尧捕入大牢准备严惩。本可逃脱一劫的唐文尧,最终却因一件意外彻底断送了性命。抄家时,发现一只碧玉水晶壶,晶莹剔透,工艺精湛。雍正爱不释手,特地用它泡茶,却未料泡出的茶香奇异。
这时李卫匆匆赶回,震惊阻止皇帝。原来这不是茶壶,而是唐文尧的“溺器”——夜壶!此事令雍正怒火中烧,恨不得吐血,当即下令满门抄斩。
唐文尧最初确实是清廉好官,但随着权力增长,贪欲渐生。世间唯一不可直视的是人心,一个荒唐的贪官落得如此结局,实属必然。他全家惨遭斩杀,贪婪终成其祸。
民间传闻纷纷,百姓为此拍手称快,彰显对贪官的深恶痛绝。不得不说,若唐文尧能将聪明才智用在正途,他本可拥有一生荣华富贵,唐家也必定成为显赫门第。可惜欲望蒙蔽了双眼,只盯着金钱,最终失去了真正的光荣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