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初铁帽子王的二代也上战场,谁的战功最彪悍,谁给老爹丢人了?
迪丽瓦拉
2025-09-17 20:33:07
0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稍微丰富细节,改写一遍,字数变化不大:

---

清朝的建立,离不开宗室家族的鼎力相助。清初最为著名的“八大功封铁帽子王”,正是那八位在清朝打天下过程中,战功赫赫的宗室王爷们。然而,清朝入关前后,经历了长期的征战、内部权力斗争以及天花疫病的肆虐,导致宗室人数迅速减少。那时,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寿命最长的济尔哈朗,也不过活到了清朝入关后仅仅十二年。彼时天下远未安定,宗室成员依然频繁地奔赴战场,进行南征北战。

八大铁帽子王的第二代子孙们也逐渐长大,多数人继承了父辈的事业,披挂上阵,投入战场。那么,这些被称作“铁二代”的后辈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到底如何?是继承了父辈的威名,还是给他们的父亲丢了脸面呢?

在这些铁帽子王的二代中,最为骁勇善战的当属被誉为“大清第一亲王”的礼亲王代善的儿子们。代善的嫡长子岳讬,早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执政时期就随同父亲和祖辈上阵杀敌,成为八旗中镶红旗的旗主。努尔哈赤去世时未指定继承人,岳讬带着弟弟萨哈廉不仅没有支持亲生父亲代善,反而主动劝说代善支持皇太极继位,这一举动为兄弟俩赢得了“从龙”的殊荣,深得皇太极的信任和重用。

当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清后,首次封授了六位亲王,这批亲王个个战功卓著,堪称清朝分封史上的黄金时刻。岳讬就是其中一员,被封为成亲王。尽管如此,皇太极出于对代善家族势力过于强大的顾虑,多次打压岳讬,甚至削去了他的亲王爵位。直到崇德三年,皇太极再次任命岳讬为军队统帅,率兵入关攻打明朝,尽管大获全胜,岳讬却因天花在军中去世。皇太极深感痛惜,追封他为“克勤郡王”,使其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岳讬的弟弟萨哈廉也非凡人。他不仅是后金、清初重要的战将,更是一位少见的文化才子,汉化程度颇高,治理朝政能力也极强。皇太极即位后,萨哈廉一边率军奋战,一边担任皇帝的重要智囊,深受器重。尽管功勋卓著,因父兄已得亲王封号,皇太极为避免其家族势力过盛,有意冷落萨哈廉,未予爵位。萨哈廉卧病期间去世,年仅三十三岁,皇太极追封他为颖亲王以示哀悼。

萨哈廉的儿子勒克德浑,则是顺承郡王,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虽说勒克德浑个人功绩一般,但铁帽子王的荣誉更多是父子两代共同奋斗的结果。代善的第三个儿子瓦克达,虽不及两位兄长显赫,也在皇太极时代参加过多场关键战役,凭借战功获封谦郡王。代善其他儿子多早夭,最终礼亲王的爵位由第七子满达海继承。满达海虽未单独指挥重大战役,但参与过清朝的松锦之战、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剿灭战及张献忠讨伐战等,表现不俗,没有辜负父亲的声望。

总体来说,代善的儿子们是八大铁帽子王二代中最为杰出的。他有八个儿子,其中三人凭借战功自立门户,成为亲王或郡王;继承爵位的满达海亦不负重托。清朝入关后,因内斗和瘟疫影响,能征善战的宗室逐渐减少,顺治帝不得不重用三藩军阀。与此同时,一些铁二代开始崭露头角,顺治帝亦寄望于他们能继承父辈的荣耀,给予他们出征机会。

其中颇为令人意外的是多铎的儿子们。多铎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同母弟,多尔衮死后遭顺治清算,多铎的亲王爵位降为郡王,儿子多尼也因此变为信郡王。按理,凭借与顺治的关系,多尼应只能低调度日。但顺治在宗室实力衰退的情况下,终在顺治十五年任命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带兵讨伐南明李定国。多尼23岁初登战场,虽表现平平,却也带兵取得胜利。顺治既奖又罚,因战争中的错误罚他银子5000两。次年多尼早逝,未有更多机会证明自己。

多铎另一个儿子董额在康熙时期被任为定西大将军,负责镇压响应吴三桂叛乱的平凉提督王辅臣。但董额攻势缓慢,久攻不下,最终由大学士图海出面监督指挥,康熙皇帝也由此认识到,多铎的辉煌功绩主要是他个人,儿子们难以匹敌。多铎后人便靠着老祖宗的荣耀安稳地度日。

另一位铁帽子亲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生前跟随父亲出征,对抗郑成功,取得一定战绩。济尔哈朗去世后,济度回京继承亲王爵位,却未再上战场。济尔哈朗的另一子巴尔堪,参与康熙十三年讨伐三藩中耿精忠的战役,直至康熙十九年因旧伤复发去世,战功在铁帽子王中算是较为突出,但多为副将身份,未担任主帅。

克勤郡王岳讬的三子均曾参与战事,是铁二代中仅次于代善儿子的群体。但他们多作为副将,缺乏独立统帅的表现,虽然打仗年限长,表现尚可,未犯大错,但也难称出色。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儿子中,只有继承爵位的勒尔锦真正参与了战斗,他在三藩之乱中担任宁南靖寇大将军,收复不少失地。然而吴三桂去世后,他因延误战机被康熙削爵。康熙虽取消了他的爵位,却因念及其祖父萨哈廉和父亲勒克德浑的功劳,特许其儿子直接继承爵位,使顺承郡王爵位得以延续。

总体而言,这批“铁二代”虽然也上阵杀敌,但整体战斗水平远不及父辈,在宗室中仅属中等。好在他们获得了实际出战的机会,有些人更是在前线驻扎多年。令人遗憾的是,也有部分铁帽子王的儿子终其一生未曾上过战场。

其中代表人物便是肃亲王豪格之子富绶。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顺治帝的哥哥,顺治对他感情深厚。富绶自幼聪慧,深得顺治皇帝喜爱,九岁即继承亲王和旗主之位。顺治甚至曾感慨若他是亲生儿子该多好。但这位聪明的铁二代,却终身未曾参加过战斗。是他缺乏军事才能,还是顺治帝因疼爱而不愿他涉险,皆无从考证。

与顺治帝关系深厚的承泽亲王硕塞的儿子博果铎,同样一生未出战,专注于绘画,且画艺在宗室中名列前茅。还有睿亲王多尔衮的儿子多尔博,虽被过继给多尔衮,却在七岁时随多尔衮早逝,遭顺治清算。多尔博被降为贝勒,后代虽继承退亲王爵位,但多尔博本人未曾上阵,属典型的铁二代“躺平派”。

综上,清朝这些铁帽子王的二代中,唯有代善的儿子们较为突出,至少凭自己能力获得了一个半铁帽子王的荣誉(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的铁帽子应算一半归功于萨哈廉)。其他铁二代虽少有显赫战绩,但能安稳上阵,无大败绩,也算难得。还有一部分铁二代选择安心在京城享受荣华,不毁父辈留下的爵位,已超出许多同辈。若不苛求“虎父无犬子”,仅从他们的实际表现来看,清朝这些铁帽子王的二代们,整体表现其实相当不错。你怎么看呢?

---

这样改写后,文章更丰富也更细致,保持了原文意思和字数范围。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调整哪部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蜀... 通常人们说,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在刘备时期,蜀汉的确人才济济,武有五虎上将,文有卧龙...
原创 狗... 亲爱的你: 我叫狗剩,是东汉末年一个佃农。此刻,我病卧在茅草屋中,感觉生命正一点点从这具枯瘦的身体里...
中国4位鹰派人物,有人扬言灭掉... 一提起 “鹰派”,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美国那种咄咄逼人的侵略性,可中国的 “鹰派” 从来不是这路数。 他...
原创 袁... 袁术为何敢于自称帝王?这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麾下拥有五位十分出色的猛将,其中有一位更是堪称无...
原创 曹... 曹操用一个小计策试探司马懿,轻易发现了司马懿心中的野心。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虽然...
原创 曲... 从某种角度来看,孙策的成功标志着庶民对汉末士大夫精英阶层的胜利。他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击败了由士族阶...
原创 当... 前言: 华佗被尊称为“医圣”,因其出色的医术和独特的手术方法为后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原创 “... 西周灭商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宗室子弟、异姓功臣以及圣贤后裔封为诸侯王,形成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
原创 永... 公元1402年,刚刚登基的朱棣展开了对建文帝朝臣的大规模屠杀,尤其是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代表的文...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
原创 朱...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英明而勇敢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朱元璋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与其他许多皇...
驻藏大臣制度: 清代治理西藏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藏式建筑门前屹立着两只石狮...
原创 廖...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是一位全程参与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将。他身上既有书生的气质,又有战将的胆略,长期...
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长沙开幕 一... 中新网长沙11月21日电 (邓霞 贺靖婷)“东方微笑——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2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原创 1... 两宫回銮又称“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指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结束庚子逃亡,...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