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对日本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并不了解。其实,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日本共产党在历史上最高曾有五十万人之多,成为日本第四大在野党,并且在国会中占有一定席位。那么,它是如何成长壮大的呢?
日本共产党成立于1922年,时间上与中国共产党相差仅一年,其创始人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领导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片山潜(1859—1933),作为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他的身世背景与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出身于贫困家庭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剥削下,深切体会到工人阶级所遭受的不公。在不断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时,他终于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片山潜利用这一理论对诸多社会矛盾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改善社会现状的办法。他通过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与教训,揭露了资本主义系统的本质,清晰地指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必要性,呼吁工人们团结一致,积极为权力的转移而奋斗。在片山潜与德田球一等人的共同努力下,1922年7月15日,日本共产党在莫斯科正式成立。
除了是一个积极的政治活动家,片山潜同时也对国际革命充满热情。他参与了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共产党组织的成立,作为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邻国,片山潜对中国的革命活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他不仅对中国革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甚至写下了《日本与中国》一文,并亲自访问中国,与张太雷等革命领导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对中国革命寄予厚望,认为其是亚洲最具潜力的变革,而对毛主席所创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亦有很高的期望。
在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背景下,片山潜公开谴责了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的联合,抨击其试图消除中国共产党的卑劣行径,并呼吁国际反战组织共同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片山潜的表现无疑使他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
与此同时,日本共产党在国内纷纷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反战游行,宣传反战思想,这一举动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强烈愤慨,导致许多日共党员被捕入狱,包括创始人之一的德田球一也未能幸免。在激烈的镇压下,日本共产党遭受了沉重打击,幸存的党员不得不转战到苏联或中国。在这一时期,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革命者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到了一起。那些前往中国的日本共产党人,在抗战期间积极协助中国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在延安开设了教育改造日军战俘的日本工农学校,进行改造工作,大批日军战俘也因此受益。这些日本共产党员不仅是国际共产主义的战士,更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随着日本战败的来临,日本共产党在国内获得了合法政党的地位,积极倡导中日友好的关系,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谴责历史上的侵华战争,努力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党际交流。日共创始人之一德田球一在北京去世后,中国共产党为其召开了非常隆重的追悼大会,毛主席对此也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与此同时,日本共产党始终反对战争,坚持国家独立自主的原则,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显得格外契合。在追求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两党持续奋斗,尽管在斗争的方式上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始终不改初心。祝愿日本共产党未来能够继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