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石经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云居寺将“抢救”濒危石刻
迪丽瓦拉
2025-09-17 23:03:27
0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房山石经成功入选。当天,房山石经所在地云居寺宣布:将“抢救”濒危石刻,运用国内尖端微痕数字化技术获取碑文信息,让千年石经的价值得到更为全面的解读与阐释。

房山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朝,跨越千余年时光,无数僧人和工匠在云居寺刻就14278块经板,总字数超3500万字,规模堪称世界之最。明代董其昌盛赞房山石经为“宝藏”,当代赵朴初、季羡林分别称房山石经为“文化长城”“北京的敦煌”……1961年,云居寺塔及石经被评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房山石经。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供图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张贮桐表示,房山石经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当之无愧的国宝。在版本研究方面,部分石经依据唐代《开元大藏经》、辽代《契丹藏》等稀世善本刊刻而成,是后世佛经校勘的“黄金标准”;在文献收藏方面,房山石经中包括50余种世间孤本佛经,发现后填补了佛教文献领域重大空白;在珍贵历史档案方面,石经上的6051则题记,对研究隋唐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有很大价值;在艺术方面,石经书法见证了汉字演变历程。

然而,受自然环境变化、恶劣天气侵蚀等因素影响,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风化速度加快,经板上承载的文化信息面临濒危风险,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迫在眉睫。接下来,云居寺将精准聚焦濒危性高、重要性强、典型性突出的文物,运用国内顶尖微痕技术,通过关键特征提取、高精度摄影、AI生成数字线绘图等技术手段,构建石经全信息数字模型。

微痕提取是个什么流程,如何最大限度保护文物?记者了解到,这种技术使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专业设备,通过无接触、无损伤的方式对石经进行扫描、拍摄,再经过专业算法对采集的三维点云和二维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那些人眼难以识别的模糊文字重新被“看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每段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垂沙之战的第二...
原创 顺... 在清朝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顺治皇帝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复杂,充满了仇恨和权力斗争。多尔衮的死不仅...
原创 6... 好的,我帮你把文章每段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细节,进行改写,字数变化不会太大。 --- 在封建时代...
原创 李... 好的,我会帮你把文章内容保持原意的同时进行改写,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且总字数变化不大。以下是改写后的版...
原创 与... 在广袤的太平洋上,美国为了打压东亚地区的崛起,特别为其设置了“三条岛链”,意图将东亚牢牢束缚在西太平...
房山石经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国家档案局公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房山石经成功入选。当天,房山石经...
原创 印... 在南亚次大陆上,三哥近年来在边境地区动作频频,无论是与东方大国的边境对峙,还是对周边小国的干涉,其对...
原创 山... 清代的督抚制度继承了明代的框架,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使得督抚逐渐成为地方行政的核心官员。尽...
原创 毛... 文 | 狼叔有料 编辑 | 狼叔有料 毛主席一生中,做出了三个最为关键的决策,同时这三项决策...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是清朝最后一任实际统治者,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她的统治时期,恰逢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时...
原创 日...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一些: --- 大家好,今...
原创 美... 在美国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有一个州,它的人均GDP在50个州中垫底,但却孕育了全球最大的零售商——...
原创 为...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丰富细节,段落长度也差不多。 --- @过江隆? 昨天...
原创 武... 一、武则天晚年的难题 公元698年,75岁的武则天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她该选自己的...
原创 历...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加丰富,但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李...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将文章的每段内容保持原意,增加细节并进行改写,同时整体字数尽量保持接近。以下...
原创 同...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梦华录》中,都展现了敲登闻鼓告状这一传统。在这两个故事中,明兰得...
原创 它... 好的,我会在保持原意和段落结构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改写,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总字数变化不大。 ---...
原创 日... 好的,我来将这篇文章进行改写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和语义会尽量保持一致,但会适当增加一些情节和背景...
原创 南... 元嘉十三年(436年),年仅30岁的宋文帝刘义隆感到病重。由于病情愈发严重,他下达了一道圣旨,召回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