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筑和人口规模均达到历史高峰,被誉为“东方巴黎”或“亚洲金融中心”。
1933年上海工业产值达7.3亿银元,占全国12大工业城市总和的66%,远超天津(7400万银元);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亚洲最大黄金交易中心,证券市场也高度活跃。这一时期,上海的证券交易所规模和影响力在国际上排名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街头广告铺天盖地,涵盖啤酒、香水、药品等国际品牌,如顺和啤酒、4711古龙香水等 。说明了当时商业繁荣、消费意识觉醒及社会观念变迁。上海在30年代已成为中国广告中心,中外广告公司大量入驻,广告形式从传统月份牌到招幌、店招等多样化发展。南京路等地的洋行、百货公司通过广告宣传商品,推动了商业竞争与消费热潮;1931年上海人口311万,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五;南京路商铺林立,国际饭店(1934年建成)曾为上海最高建筑48年 ;外滩与南京路霓虹闪烁,夜总会为名流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