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乎所有人才的选拔都依赖于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公等,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我们大多数人熟知的是文举制度,实际上,古代的科举制度不仅有文举,还有武举。由于自古以来重文轻武的传统,武举逐渐衰退,直到明清时期才有所复兴。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的故事。 新来的朋友们可以点击关注,方便查看过往的文章和视频,并能及时收到最新内容。 一、武举制度的起源
武举制度在唐朝正式确立,尤其是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执政时期。公元683年,武则天发布了圣旨,宣布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武举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朝廷任职。从此,武举制度正式诞生。在随后的历史中,这一制度为朝廷选拔了许多优秀的将领,也逐渐与文举并列,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 在隋朝,科举制基本定型,但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最初的选拔方式出现在先秦时期,当时实行选士和养士制度。到了汉朝,人才选拔方式变为察举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开始实施九品中正制。因此,唐朝之前,武士的地位并不高。武举的设立,使得许多具备武艺但学识较浅的普通百姓,能够有机会进入仕途。 然而,要在武举中脱颖而出,光有强大的体力并不足够。朝廷选拔的目标是能带兵打仗的优秀将领,单凭勇力而缺乏文化素养,在战场上也只能依靠蛮力,无法担重任。因此,武举考试不仅考察体力,还包括笔试,通常笔试作为第三关。 要从众多武艺高强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武状元,付出的努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例如,清朝的武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前三个等级分别是武秀才、武举人和武进士,而通过殿试后,还会细分为三甲,一甲为前三名,其中第一名为武状元,第二名为武榜眼,第三名为武探花。武状元是最受尊敬的,三甲地位崇高。明清时期,由于国家大力推崇,武举制度逐渐兴盛,相关的考试和录取程序也变得更加严密和公正。参加武举的考生数量逐年增多,考试内容包括举重、骑射、马枪等,不仅考察体力,还会考虑考生的容貌气质及文化底蕴等。 1901年,清朝废除了武举制度,张三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 二、武学天才张三甲 张三甲,字鼎臣,号魁轩,出生在清朝光绪丙子年间,来自开州户部寨,即今天的河南濮阳县。他的家庭世代重视武学,但由于武术无法养家糊口,张家日子过得十分困苦。然而,张三甲从小受到家族长辈的影响,逐渐学到了不少武艺。令人惊讶的是,刀、枪、剑、戟、弓箭、软鞭等多种武器,张三甲都能娴熟运用,而且每种武器的使用都有独到之处。其中,他尤其擅长舞大刀。对于张三甲来说,这些动作轻松自然,而换作他人,哪怕练上一辈子,也未必能达到他的水平。 到了十五、十六岁,张三甲已经长得十分健壮,父亲看着他日渐长大,觉得他天生是做武术的材料,于是将他送去拜师学艺。师傅的教导让张三甲进步神速,他能够轻松舞动一百八十斤重的武刀,仿佛它是木剑一般轻盈。他的马术和射箭技术也十分出色,常常箭无虚发。 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21岁时,张三甲的师傅鼓励他去参加武举考试。张三甲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最后一届武举。 当时,许多参加会试的人家境显赫,衣着华丽,而张三甲穿着破旧,根本不被人重视,甚至有些人对他嗤之以鼻。然而,正如那句金子总会发光,在会试前,恭亲王奕忻曾穿着便服来到考场,想挑选人才。恭亲王走了一圈,发现没有一个能引起他兴趣的考生,正准备离开时,突然注意到张三甲这个身形壮硕的年轻人。经过仔细观察,恭亲王发现张三甲不仅精通多种武艺,而且非常熟练,顿时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决定把张三甲收入门下。 在会试中,张三甲果然不负众望,一举夺魁,名列榜首。这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贵族们大为震惊,纷纷改变了态度,主动与他交好。在随后的殿试中,张三甲表现得同样出色,舞动大刀如蛟龙潜水,最终获得了光绪帝的认可,荣登武状元的宝座。从此,张三甲的名字广为流传。 三、和霍元甲比武 张三甲成为武状元后,成就非凡,瞬间声名鹊起。然而,就在他开始享受荣耀时,霍元甲向他发出了挑战书。霍元甲在当时的武林中有极高的声望,许多江湖人士都想和他切磋武艺。尽管有许多人会拒绝挑战,但张三甲知道,霍元甲不仅是名人,且他自己对霍元甲的武功早有耳闻,因此,他并不拒绝,反而觉得这是一场难得的切磋机会。 比试当天,霍元甲来到张三甲的住所,两人约定这场较量要点到为止。由于张三甲非常敬重霍元甲,他提出了一个不利于自己的规则:他站着不动,如果霍元甲能让他移动半步,则算他输;反之,霍元甲输。虽然这个规则看起来有些轻视霍元甲,但张三甲的出发点是希望能更好地表现对霍元甲的敬意,霍元甲也同意了这个规则。 比赛开始后,霍元甲全力出击,踢向张三甲,但张三甲站如磐石,一动不动。霍元甲尝试了多次,依旧没能让张三甲移动半步。此时,霍元甲意识到,张三甲的实力非凡,真是武状元级别的人物,于是大方认输了。这场比武后,张三甲的名声更加响亮。就在大家认为他将大有作为时,他却因劳累过度,积郁成疾,最终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七岁的张三甲,未能享受到太多的荣耀,就因病离世,实在令人惋惜。 人生无常,命运总是充满变数,张三甲的故事也让人深感唏嘘!
上一篇:陕西咸阳首次发现北魏早期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