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新科进士到实授知县,路有多长过程有多艰难?
迪丽瓦拉
2025-09-17 23:03:08
0

关于清代进士选官与授官的议题,历来有不少御史和史学者撰写过相关的文章,然而,最近我在整理一些历史文献时,发现依然有许多细节未曾和大家分享清楚。因此,今天我想重新探讨这个话题,补充一些细节,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新的视角和认知。

大多数人对清代进士的选官流程有一定的了解,普遍认知是: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编修等职务,二甲与三甲的进士则需参加朝考,合格者才能进入翰林院庶常馆,成为庶吉士,剩下的则被授予各部主事或外放担任知县。这一概念大致上是正确的,尤其是一甲三名的进士,不需要通过朝考,便可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职务,这一制度在清朝持续了几百年,几乎没有改变。

然而,对于二甲、三甲进士未能通过朝考的授官问题,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能简单地以“内任主事,外放知县”来一概而论。在这其中,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候选期”的问题,这一点常常被忽略。根据《大清会典》卷十一《吏部·文选司·汉缺除选》的记载,顺治时期的规定明确指出,二甲一至五十名的进士,通常会授予各部主事,五十一名至三甲十名的则可能担任中书、行人、评事、博士等职,十一至二十名的进士可担任知州,二十一至五十名的则为推官,其他的则会被安排为知县。此时,清朝刚统一中原,许多地方的官缺尚未完全填补,因此进士往往能够直接上任,几乎没有候选期。

然而,随着顺治晚期和康熙初中期的进展,地方上的官缺逐渐补齐,进士的任职起点与选拔标准也开始变得复杂。尤其是在康熙中期以后,新科进士普遍面临着较长的候选期,这一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显著。据统计,康熙晚期的新科进士的候选期已普遍延长至8.8年,意味着这些未通过朝考的进士进入了吏部的候选队伍,需等待多年才能最终获得实授。这种长时间的候补期使得许多进士的仕途充满了不确定性,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流动的障碍。

到了雍正时期,由于进士候选制度并未固定,雍正帝决定对其进行改革,明确了“内用京官、即用知县、归班选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授官方式。所谓“内用京官”,指的是那些才学平庸的进士,通常会被安排到国子监助教、监丞等职位;而“即用知县”则要求进士能快速填补知县的空缺,候选期较短;“归班选用”则指的是进士在吏部的候选队伍中,需按名次等待实授。雍正帝的改革有效缩短了部分进士的候选期,但这一制度依然存在很多变数,特别是在地方上,是否能顺利获得实际职务,还需要依赖督抚的保举和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即用知县”这一职位,也并非完全没有门槛。雍正时期明确规定,进士若被任命为知县,必须先在布政司、按察司等地方机关进行三年的学习与锻炼,期满后才可能被委派试用。因此,即便是“即用”之名,进士也并非能够立刻实授,仍需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与等待。

雍正帝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改革者之一,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其中包括对进士选官的制度优化。由于雍正帝大力整顿地方官员,尤其是对于许多因财务亏空而被革职的地方官员,进士的外放知县一职开始得到迅速的补充。数据显示,雍正一朝的进士候选期相对较短,平均为五年左右,显著低于康熙晚期的8.8年和乾隆时期的9.1年。

然而,即使在雍正时期,进士外放知县的实授依然受到“保举题补”制度的影响。所谓“保举题补”就是指,进士如果没有通过严格的考察和评估,仍需通过地方督抚的推荐才能获得实授。尤其对于那些涉及特定技术或地方特色的官职,如治理复杂水利的知县职务,督抚的推荐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更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清代进士的任职过程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制度化过程,候补期的长短与进士的殿试成绩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二甲进士的优先级较高,而三甲进士若能得到督抚或朝臣的保举,也能够尽快获得实授。然而,若无强大的关系网或经济背景,进士们往往只能在候选名单中等待。

在一些特殊历史时期,进士的选官与授官周期也出现了较短的现象。例如,在太平天国时期,许多进士在候选期内被临时派遣去从军或参与洋务,凭借军功或其他特殊贡献,得以通过督抚的保举,直接获得知县或知州等重要职位。

从以上的细节描述来看,清代进士的选官与授官制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问题,更涉及到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方关系,体现了清朝庞大而细致的官僚体系和社会结构的运作模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当... 前言: 华佗被尊称为“医圣”,因其出色的医术和独特的手术方法为后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原创 “... 西周灭商后,建立了封建制度,将宗室子弟、异姓功臣以及圣贤后裔封为诸侯王,形成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
原创 永... 公元1402年,刚刚登基的朱棣展开了对建文帝朝臣的大规模屠杀,尤其是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代表的文...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杰出的文治武功与丰功伟业而被世人铭记。然而,这位帝王的早逝,却成为了一...
原创 朱...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英明而勇敢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朱元璋治理着一个庞大的帝国,然而与其他许多皇...
驻藏大臣制度: 清代治理西藏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北侧,一座看似普通的藏式建筑门前屹立着两只石狮...
原创 廖...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是一位全程参与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将。他身上既有书生的气质,又有战将的胆略,长期...
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长沙开幕 一... 中新网长沙11月21日电 (邓霞 贺靖婷)“东方微笑——青州风格佛像艺术展”21日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原创 1... 两宫回銮又称“慈禧和光绪从西安返京”,指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结束庚子逃亡,...
“最干净的,最危险”:赵构为何... 《绍兴十二年》 夏坚勇 著 官家的心事 (节选) 官家这些日子有些纠结,到年底了,宫里宫外都在忙着准...
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2025、11、21日 题目:我在美国生活了5年 作者:佚名 五年。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长,但足够...
原创 1...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1...
原创 历...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漫长的岁月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尤其是那些名将,他们无论是在扩展疆域,还...
原创 张... 记得2006年的时候,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雄关漫道》,讲的是红军的红二、六军团长征...
原创 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他成功地杀掉了大将军曹爽及其一干亲信,趁机...
原创 如... 韩信向刘邦要求做假齐王的事情,发生在楚汉荥阳会战期间。当时,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刘邦一行人困在...
原创 大... 大宋开国的名将石守信,既是赵匡胤的亲信,也是战功显赫的将领。他的从军经历颇为传奇,历任多个重要职务,...
原创 作... 胡惟庸是一个非常自大的小人,他的能力和贡献在朱元璋的集团里并不突出,正是因为党派斗争才让他得到了丞相...
原创 老... 一组三十年代战前上海老照片,繁华景象可见一斑。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其经济、文化、建...
原创 南... 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郡灵州县(今陕西省耀县)人。傅亮是南朝宋开国功臣,西晋司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