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4年毛泽东对他说:你以后能当总统!果然家族两代美国总统
迪丽瓦拉
2025-09-18 12:02:20
0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文章每段进行语义不变的改写,增加细节描述,保持总字数基本相当。

---

美国历史上的“四大家族”赫赫有名: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与布什家族。而其中,布什家族的影响力尤为深远,成为美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布什家族中的老布什,曾在1988年成功竞选美国总统,开启了他的任期。早在1979年至1984年间,他两次担任副总统,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时隔十三年,老布什的儿子小布什继承了父亲的政治衣钵,于白宫庄严宣誓,成为第55任美国总统,并成功连任,巩固了家族的政治地位。

如此一来,布什父子两人在美国白宫的宣誓次数竟高达五次,创造了超越其他家族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极少数的“父子总统”之一,彰显了他们家族的政治传承和影响力。

令人惊讶的是,早在老布什正式当选总统的十四年前,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就在中南海做出了一则震惊世人的预言:“我看这个人,将来会成为美国总统!”这句话不仅预示了未来,更显现了毛主席洞察人心的非凡智慧。

那么,毛泽东是凭借什么眼光和经历,能够如此准确地预见老布什的未来呢?他和老布什之间又藏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将细细讲述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1969年3月,中苏之间在珍宝岛爆发了激烈的军事冲突。在此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毛泽东主席深刻意识到,需要开辟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新路,寻求平等的合作关系。同时,美国在越南战争和冷战的压力下,也急需突破外交困境,与中国建立联系,缓解紧张局势。

1971年7月,在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指示下,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这次访问后来被誉为中美外交史上的“破冰之旅”,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辛格此次与毛泽东主席的会谈,重点讨论了两个关键问题: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美建交事宜。基辛格向中方表达了支持中国入联的立场,同时提出美国所倡议的“两个代表”方案。

然而,这一方案立即遭到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坚决反对。毛主席直言不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我们绝不会承认‘一中一台’两个代表的说法。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能重返联合国,那我们可以等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

经过中方的坚定立场和理据充分的交涉,美国不得不放弃“两个代表”方案。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以压倒性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正式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重大提升。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后,西方多国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创造了良好环境。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亲自拜见毛泽东。尼克松当场引用了毛主席的名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一瞬间象征着两国关系翻开新篇章。

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双方发布联合公报,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尼克松为推动两国友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惜好景不长,尼克松不久后因“水门事件”爆发而被弹劾,失去了连任机会,令中美关系的推进增添变数。

继任的福特总统上台后,开始清理前任政府的官员。其中,老布什当时担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也面临职位调整。福特给老布什两个选择:要么出任驻法国大使,要么驻英国大使。

然而,老布什却提出了不同寻常的第三个选择:“我要去中国。”这一决定令福特总统颇感意外,不明白为何老布什对中国有如此强烈的兴趣。

老布什出生于1924年6月,家境中产,成长于马萨诸塞州。18岁时,他参军成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上的年轻飞行员之一,经历了二战的残酷洗礼。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与中国等盟友携手抗击侵略。或许正是这段历史,使老布什对东方的中国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身为鱼雷轰炸机飞行员的他,共执行了58次轰炸任务。

1944年,老布什的飞机遭日军防空炮击中,他与机组9人一同坠入海中。幸运的是,老布什被美国潜艇救起,而其余8人却落入敌手,惨遭杀害,甚至有5人被日军士兵分食,生死存亡的经历令老布什终身难忘。

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日本投降,老布什返回祖国,考入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随后涉足石油行业,创立并管理石油开发公司。1964年,他正式踏入政坛,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受到尼克松与福特等领导人的赏识。

1970年代初,尼克松推动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得到了老布什的全力支持。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但正式建交尚需时日。在此期间,双方联络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和老布什的坚持请求下,时任总统福特批准让他担任驻中国的联络员,肩负起连接两国关系的重任。

1970年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老布什不清楚未来会如何,但他怀揣忐忑与期待,踏上中国土地。期间,他和夫人芭芭拉常骑自行车游览北京的胡同,品味京城的烤鸭,生活虽简朴却丰富多彩。在北京的一年多里,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骑车大使”。

北京的红墙、古巷、烤鸭与自行车虽留下深刻记忆,但真正让老布什刻骨铭心的是1975年陪同基辛格拜访毛泽东时,主席那句意味深长的预言:“我看这个人能当总统!”

那一年,老布什与基辛格一同前往中南海,探讨中美未来发展,并关心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基辛格对毛主席说:“您一定要多保重身体。”毛泽东笑答:“我都听Doctor的。”这里的Doctor既指医生,也暗指基辛格拥有的哲学博士学位,令场面轻松诙谐。

毛主席注意到基辛格身旁的老布什,问道:“这个人是谁?”基辛格答:“这是我们派来做中美联络的临时大使。”毛主席当即热情地拉着老布什,说:“你怎么不来见我?”老布什有些害羞,答:“我怕您太忙。”主席笑着回应:“我平时就是看书报,你想来随时欢迎,我们可以做朋友。”

毛主席欣赏老布什的文雅谈吐,称赞道:“这小伙子不简单,依我看,他能成为美国总统!”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评语,也许正是老布什后来竞选总统的精神动力。

临别时,毛主席不忘叮嘱:“记得常来看我!”这话成了老布什心中难解的牵挂。

同年,福特总统访华,老布什陪同随行。在会见毛主席时,老布什主动致意:“主席,我来看您了!”毛主席则亲切挥手回应,这场面充满温情与尊重。

遗憾的是,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病逝,享年八十三岁。这也是老布什生平最后一次见到这位伟人。

1988年,那个曾被毛主席预言的“未来总统”老布什参加总统竞选,击败民主党对手,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他多次回忆在中国的经历,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情感。

1993年1月20日,老布什结束八年总统生涯,卸任。回顾其任期,他对美国和中国都贡献良多。

然而,布什家族的传奇远未结束。2001年,老布什之子小布什继承父业,成为新一任总统。这是继美国亚当斯父子后,历史上第二对“父子总统”。

回望毛主席在1974年的那句预言,人们无不感慨其远见卓识。或许,这与毛主席一生识人无数、洞察世事的经验密不可分。

如今,不知布什家族是否会因那句半真半谶的预言,对毛泽东心怀感激与敬意,铭记这位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伟人?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1946年至1949年,中华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即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解放战争。...
原创 魏... 战国时期的魏国,曾经是一个强盛一时的霸主,但最终却走向了衰落。那么,魏国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呢...
原创 民... 为什么抗战时如此抢眼的川军,军阀混战时却存在感这么弱?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川军的影响力在抗战期间异常...
原创 秦...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自信地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所以他称自己为“始皇帝”。从古至今,...
原创 统... 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究竟是怎样一幅绚丽夺目的画卷?锦衣华服,珍馐美馔,实在难以用简单言语描述其豪华的...
原创 1... 从1950年10月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进入朝鲜,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面撤...
辉历程 伟大成就丨七一答题活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风雨飘摇中成立。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
原创 “... 二战时期,苏联、美国和英国三大盟国的领导人曾在开罗召开会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蒋介石也被邀请参与...
原创 美... 一鲸落,万物生。大多数人应该都希望美国赶紧解体,毕竟美国可是人类之癌,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挑事,搞颜色革...
原创 岳... 说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最让我敬仰的非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莫属。记得小时候刚上小学,家里有一本破旧得几...
原创 袁... 在明朝末期,努尔哈赤带领的后金军频繁进犯,造成了明朝的内忧外患。国内的起义不断,国家的政局动荡不安,...
历史上的高句丽与中原王朝是什么... 2025年4月,一方边长仅2.8厘米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驼)钮金印 在香港拍出1079.7万港元...
原创 曹... 在东汉末年三国纷争之际,曹操的家世颇具复杂背景。曹操原姓夏侯,其父曹嵩被大宦官曹腾收为义子,因此夏侯...
原创 十... 中国历史上,皇帝众多,有的开创大一统王朝,有的则分割割据,起伏跌宕,各有千秋。那些开国皇帝中,谁的开...
原创 1...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对这篇文章逐段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让文章更丰富生动。...
原创 1... 17世纪的风云:东西方势力的激烈交锋 17世纪是大航海时代的鼎盛时期,全球的海洋成了东西方列强激烈角...
原创 1... 1912年2月,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宣统帝退位,孙中山也因形势所迫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把这个重担交给了...
原创 毛... 1943年,毛主席应当时359旅旅长王震的邀请,在那个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艰难时刻,享用了由王震亲自...
原创 戈... 戈尔巴乔夫先生去世后,全球的目光纷纷聚焦于他,关于他的评价也热烈展开。无论是围绕这位历史人物本身,还...
原创 毛... 1941年冬天,延安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时刻,“汉中特训班”的间谍案件终于被揭露,超过六十名军统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