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作为四大古代文明之一,其文明的发源时间相当悠久,约在公元前3150年,南北埃及实现统一,建立了人类历史上首个大一统国家,即古埃及前王朝。与此同时,公元前207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也宣告成立,这表明古埃及的历史和王朝的建立比我们的中国早得多,彰显了其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从存留下来的古埃及人像画像来看,埃及法老与中国人有着相似的面貌特征,这引发了关于埃及法老缘何与中国人面容相近的诸多讨论。有人主张古埃及人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后裔,但这一观点并没有那么简单,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
究竟古埃及的法老究竟属于非洲人、西欧人,还是中国人,国际学术界对此争论不休。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传说中,制作成木乃伊的,多是法老或极为重要的大臣,普通百姓的遗体通常没有机会参与这一过程。虽然成为木乃伊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身份象征,但其背后的制作过程却是十分残酷的。
古埃及人在处理尸体时,首先会进行剖腹手术,脑髓会被用特殊工具从鼻腔中挤出,之后将内脏取出,接着用酒精和香料多次清洗,最后填入防腐药物并进行缝合。尸体的最后处理过程还需要浸泡在大量氢氧化钠中长达40天,才能达到彻底干燥的效果。整个处理木乃伊的过程需要大约70天,最终形成的木乃伊甚至能够保存千年之久。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目的在于传承他们的遗传信息,或许他们所描绘的那些奇异神灵,日后能够回到地球,复活这些木乃伊。
英国的考古学家们通过CT扫描等现代技术,对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面具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此为依据重建他的肖像。专家们发现,图坦卡蒙的鼻梁挺拔,面颊瘦削,呈现出一位清秀少年的形象,他的五官极为精致,与非洲人形象相去甚远。然而,一些非洲中心主义者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专家故意将法老的特征向白人倾斜,他们依然坚信法老应是黑色人种。然而若按照自然人类学的观点,仔细比较他的外貌特征,似乎与东亚人的特征颇为相似。
2007年,考古学家们在埃及发现了一位女法老,尽管她的面部大部分缺失,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赵文成教授曾观察到一位中国女孩的容貌与这位女法老惊人相似,不禁让人思考这是否仅是巧合。
中国科学院的孙卫东教授据《山海经》中的描述推测,古文所指的大禹治水所治理的河流,可能正是古埃及的尼罗河。此外,他对商代殷墟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外形特征与中国本土矿石相吻合,反而与古埃及地区的青铜器相似,显现出地中海一带的文化交融。再来看古埃及的第十五王朝,他们所掌握的冶金技术和战车制造技能,恰好与商代的记载相对应。
在民国时期,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文明起源于古埃及的观点,主张“华夏西来”,指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与汉字的相似之处。并且,后来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亦与北非的遗存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曾言,如果没有汉字作为参考,他将很难一生破译古埃及的文字。
然而,埃及政府对木乃伊的DNA信息采取高度保密的态度,始终不肯公开古埃及人种之谜的相关数据。这个跨越千年的真相至今仍未得到科学的确切解释,仿佛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