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一生中展现了极其深沉的隐忍和卓越的谋略。经过多年的等待,他终于等到了一个决定性时刻。在魏国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兄弟一同出城祭拜高平陵之际,司马懿果断发动了政变。借此机会,他一举推翻了曹爽一党,牢牢掌握了魏国的政权,这也为后来西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懿的家庭非常庞大,他共有九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那么,这些儿子们的命运如何呢?他们分别是怎样去世的?
长子:司马师
作为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展现出了超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高平陵政变那天,司马懿将计划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们。当时,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因紧张整夜未曾入睡,而司马师却仿佛没有任何压力,依旧安然入睡。第二天,司马师集合了自己训练的三千死士,迅速控制了司马门和武库,为政变的成功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政变后,司马师废除了魏国皇帝曹芳,立曹髦为新帝,并成功镇压了“淮南三叛”,其中包括毌丘俭和文钦的叛乱。
然而,司马师的死却颇为意外。嘉平六年(254年),他在镇压文钦叛乱时,文钦的儿子文鸯趁机发动突袭。司马师在战斗中受到惊吓,眼睛迸裂而亡,年仅四十八岁。
次子:司马昭
司马昭虽然比起哥哥司马师略显逊色,但他依然继承了父亲的野心和能力。在司马师去世后,由于司马师的养子司马攸年纪尚小,司马昭便接管了大权。司马昭最终指挥平定了“淮南三叛”的最后一支力量——诸葛诞的叛乱,彻底消除了魏国内部的反抗势力。此外,他还通过贾充指使成济谋杀了魏国皇帝曹髦,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在司马昭的统治下,魏国的政治局面逐渐稳定。他派遣钟会、邓艾等人三路征伐蜀汉,最终在263年灭掉了蜀汉,实现了三国鼎立的彻底终结。但司马昭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他于咸熙二年(265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岁。随后,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通过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顺利建立了西晋。
三子:司马伷
司马伷自小才情出众,深得父亲的赏识。在曹魏时,他曾担任宁朔将军、散骑常侍等职务。西晋建立后,他被封为东莞郡王,并历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等职。后来,在西晋伐吴的战役中,司马伷率军进攻涂中,最终吴国皇帝孙皓投降。此战后,司马伷因战功被封为大将军。
他于太康四年(283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四子:司马亮
司马亮在“八王之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初为魏时的散骑侍郎、东中郎将,后为西晋的汝南王。他曾多次历任重要职务,担任过宗师、侍中、太尉等职。然而,在晋武帝晚年,司马亮遭到了杨骏的排挤,被迫出镇许昌。当晋惠帝即位后,杨骏被杀,司马亮得以重新回朝,并与太保卫瓘共同辅佐国家。
然而,司马亮与其弟楚王司马玮争夺兵权,被贾南风诬陷,最终被杀。
五子:司马干
司马干在曹魏时期担任过安阳亭侯,西晋建立后被封为平原王,历任抚军中郎将、卫将军等职。在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他被任命为侍中、太保等职,深得皇帝信任。司马干在司马懿的子嗣中享年最长,于永嘉五年(311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六子:司马京
司马京在西晋建立前就已经去世,年仅二十四岁。他在世时曾被封为清惠亭侯,英年早逝。
七子:司马骏
司马骏在曹魏时期担任过步兵校尉、平南将军等职。西晋建立后,他被封为扶风王,并在镇守关中期间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施政仁爱,深得民众拥护。他曾出征平定鲜卑的叛乱,并最终担任征西大将军。太康七年(286年),司马骏因病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八子:司马肜
司马肜性格清静修身,在曹魏时期担任平乐亭侯。西晋建立后,他被封为梁王,先后担任北中郎将、太子太保等职务,参与过多个军事与政治决策。后来,他因与弟弟赵王司马伦的关系,成为司马伦的支持者。在司马伦篡位后,司马肜担任太宰、丞相等职。然而,司马伦倒台后,司马肜主动上表弹劾,最终促成了司马伦的死亡。司马肜于太安元年(302年)去世。
九子:司马伦
司马伦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西晋建立后的权力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最初他在曹魏时被封为安乐亭侯。西晋建立后,司马伦被封为琅琊郡王,并逐步上升至重要军事与政治职务。他通过一系列手段,不仅推动太子司马遹被贾南风毒死,还自己成为了新的权力中心,甚至强迫晋惠帝退位,自立为帝。
然而,司马伦的统治并未持续太久,最终他因失败的内斗而被迫退位,迎接晋惠帝复位,最后在金墉城被赐死,结束了他短暂而动荡的政治生涯。
这些子嗣的命运和他们的父亲司马懿一样,都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