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假设,嗯,仅仅是假设一下。
假如俄罗斯没有拖垮欧洲,反而在自己先行崩溃,重演苏联解体时的那一幕,俄罗斯将会经历什么样的变故?全球格局又会如何改变?
如果你对欧洲近代史有一定了解,那么你可能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沙皇俄国的领土面积达到了228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西欧国家总面积的四倍,约是日本国土面积的8倍,甚至比苏联巅峰时期的面积还要多出约80万平方公里。正是凭借如此庞大的国土深度,俄国才能够抵挡住来自欧洲的多次进攻。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人口突破了2.5亿,稳居世界第三。
苏联的科技、军事和经济水平一度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领军者。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发射卫星并实施载人航天的国家,率先建设核电站,甚至掌握了核武器的使用。尤其是1981年的那次军演,那个可怕的俄式威慑力,至今仍然令欧洲心生恐惧,仿佛被斯拉夫的幽灵紧紧笼罩。
在那个时代,苏联的整体国民素质较美国更高,国内科技人才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了1975年,苏联的经济总量已经接近美国的67%,基本上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高级阶段”。所以,那个时候不仅仅是苏联人移居美国,甚至还有大量欧美精英纷纷选择流亡到苏联,两国之间几乎处于“平分秋色”的局面。
巅峰时期的苏联,既是欧洲的梦魇,也是俄罗斯人民的最后一段辉煌。
然而,尽管苏联顶住了外部压力,内部的腐化和不合理政策最终还是导致了它的崩溃。
1991年,苏联解体,东欧那些长期遭受俄罗斯“大棒政策”的小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的庞大版图迅速分裂成15个国家。尽管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保住了核心地区,然而失去的国土却让俄罗斯的疆域缩小了约53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丧失了大半个美国的面积。
而且,这还不是最惨的部分。俄罗斯的领导层在一批“改革能手”的带领下,开始大规模推动私有化。不到两年,俄罗斯经济迅速崩塌,物价飞涨,通货膨胀飙升至恐怖的2500%,人民甚至将卢布当作取暖柴火。
为了维持国家运转,俄罗斯政府决定拍卖500家国有企业,名义上它们的价值为2000亿美元,但实际价值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富商们联合外国资本,几乎在瞬间将俄罗斯的优质资产抢购一空。那时,一辆价值8000美元的轿车,竟然可以买到6家大型国有企业,几乎就是“白捡”。
丘拜斯曾回忆说,那场拍卖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出于经济考虑,剩下的95%都是出于政治动机,目的是彻底防止苏联复生。
好吧,苏联被彻底打倒,俄罗斯也在这场混乱中几乎走向崩溃。
根据俄罗斯当时的统计,22家最大私企控制了全国工业总值的40%以及接近一半的就业人口,贫富差距急剧扩大,俄罗斯社会呈现出南美式的两极化。在这场由私有化引发的灾难中,俄罗斯社会损失了约1.7万亿美元的财富,相当于两场卫国战争的损失。
相比之下,拿破仑与希特勒所带来的破坏,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真正让俄罗斯人痛彻心扉的,还是苏联的解体。
02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俄罗斯再次发生解体,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因素入手。
目前的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总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包含了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以及3个联邦直辖市。如果加上近年来新收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个州,俄罗斯一共拥有89个政治实体。
俄罗斯总人口为1.42亿,居然包括了194个民族,形成了一个由各类草原民族组成的多元化大熔炉。
大家都知道,俄罗斯历来喜欢强人政治,某种程度上,这也正是因为无法避免的现实困境。按照理论,俄罗斯的89个政治实体在名义上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愿屈服于他人统治。试想一下,一个会议室里坐满了近百个地方官员,为了争夺政府补贴而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上演出一场俄式格斗,若没有一个强势人物像“慈父”一样主导局势,俄罗斯恐怕根本无法运转。
然而,问题也显而易见,强人政治或许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并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就像历史上的苏联领导人一样,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俄罗斯再承受不起外部压力,或者出现另一个类似戈尔巴乔夫式的领导人物,那么解体重演的可能性便不可忽视。
从地理上讲,俄罗斯的最西端位于欧洲部分,尽管这片土地仅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却容纳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俄罗斯人口,是俄罗斯民族的心脏。
俄罗斯的南部则是高加索地区,历史上被誉为“火药桶”,其中车臣尤为显眼。自从1859年沙俄吞并车臣以来,这片地区几乎一直处于动荡状态,尤其在90年代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曾遭受极大磨难。如果不是普京的崛起,车臣问题或许还会成为俄罗斯政治的巨大隐患。
即便在俄乌冲突期间,车臣人的表现也让人无法忽视,他们表面上服从指挥,实际上却总是难以让人完全驯服。车臣地区不仅富含石油资源,还控制着重要的石油管道,一旦局势变动,车臣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个脱离俄罗斯的地方,进一步威胁俄罗斯的安全。
再者,南奥塞梯也是一个难以忽视的麻烦。2008年,欧洲在忽悠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过程中,激怒了俄罗斯。普京发动了短短一周的军事行动,彻底击溃了格鲁吉亚,并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使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脱离,最终加入了俄罗斯联邦。这一过程和乌克兰四个州的情况几乎一致,显示出这些地区在俄罗斯的影响力相当复杂。
中亚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同样也不容小觑。早在苏联解体前,鞑靼斯坦就曾宣布过主权,支持脱离俄罗斯的人超过了61%。1994年,俄罗斯和鞑靼斯坦签订协议,确保其在经济上享有高度自主权。若未来俄罗斯失去对鞑靼斯坦的经济支持,那么这个大草原上的民族很可能会选择独立。
因此,俄罗斯东部的远东地区,似乎并非那么平静,内部的各种矛盾与潜在问题,仍然是俄罗斯面临的巨大挑战。
03
西伯利亚地区的稳定性相对较高,毕竟那里的严寒天气和稀疏人口,使得“跑路”的问题并不显著,但远东地区的情况却相当复杂。
俄罗斯远东的面积约为617万平方公里,占据了整个国家领土的36%,它西接勒拿河,东至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仅一海之隔,北界北冰洋,南界与中国、朝鲜接壤。
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世界上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矿产储量占俄罗斯总量的80%以上,总价值超过25万亿美元,能源储量也占到全球总量的25%以上。这些地区的资源丰富程度,是世界上少数地方可与之匹敌的。然而,远东地区与俄罗斯心脏地区的联系极其脆弱,仅凭一条跨越雪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