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一生作诗2首,皆流传千古,乾隆4万首,仅1首选入小学课本
迪丽瓦拉
2024-11-09 12:14:56
0

原标题:刘邦一生作诗2首,皆流传千古,乾隆4万首,仅1首选入小学课本

自古以来,朝代更替便是历史之自然规律。数不清的政权王朝兴起又衰败,无数的君主帝王登上皇位几经沉浮后又再退下皇位。

我们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君主帝王,这些皇帝里边,有人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有人无心政事,荒淫暴虐。

还有一些皇帝,有着听起来和九五至尊的身份不太相配的个人爱好。咱们就拿比较知名的来说,明熹宗朱由校是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身为一个帝王,治国理政的本事平平,偏偏就喜欢做木工,而且这木工技术还不同凡响。

南唐后主李煜,细说起来好像也不是个做皇帝的料,但是写诗的水平真是一绝,“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还能流传千古。

宋徽宗赵佶,有名的文艺皇帝,他的书法被人称为“瘦金体”,有人说他是成功的艺术家,倒霉的皇帝。

由这几位可见,历代皇帝有个人爱好的其实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不说别的爱好,讲一个比较文雅的爱好,写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皇帝比较喜欢写诗,写的诗水平又是如何。

一生勤政爱民,统治时间长达六十多年

要说到爱写诗的皇帝,估计很多人必须想到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清王朝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同时也是清王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寓意为“天道昌隆”。据历史记载,乾隆皇帝在位一共六十年,在禅位之后仍旧继续训政,这说明国家的最高权力在乾隆训政期间仍旧掌握在他手里。

所以要是这么来看的话,乾隆皇帝实际掌权时间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乾隆还活到了80多岁才走。我们说在平均寿命普遍不怎么长的古代绝对算得上是高寿。

我们都知道按照皇帝顺序来讲,是康熙、雍正、乾隆。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虽然说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为乾隆后来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得不承认乾隆皇帝的能力的确不容小觑。

历史记载,乾隆皇帝重视社会的稳定发展,关心百姓民生,曾经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我们都知道古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多么重要。乾隆这么做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国家长久的发展来说其实有很大的好处。

不仅如此,乾隆时期新疆的问题得到解决,对西藏的统治也逐渐完善。至此,中国近代的地域版图算是得到了奠定。京剧之类的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汉学也有长足进步。乾隆还严格抵制英、俄两国的侵略行为。

综合来看,乾隆皇帝这一生的成绩简直是可圈可点。

被称为“写诗狂魔”,一生创作4万多首诗

不过,再有才能的帝王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乾隆就是我们说的爱写诗的帝王。

乾隆此人又被称为“写诗狂魔”和“盖章达人”。这很好理解,顾名思义,乾隆不仅喜欢写诗,还喜欢盖章。今天我们不说盖章,主要来说说写诗的事。

据考究,乾隆一生写有43630首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来用数据说话。乾隆的爷爷康熙曾经下令让人编集《全唐诗》,在《全唐诗》中一共有49403首诗,这些诗是2873个诗人差不多300年的共同产物。

结果乾隆自己一个人几十年就直接写出来了四万三千多首诗。要是乾隆活的时间再长点,说不定四万九千多首诗的记录就要被乾隆破了。乾隆对于写诗是真的热爱,按照写诗的总数来看,乾隆基本上是一有闲暇时间就写诗,或者干脆是见缝插针地写诗。

不过虽然乾隆写诗的数量少有人及,但质量好像就不太好说了。2013年北师大出版社隆重推出乾隆诗集,各大网上书店现在应该也还有售,只不过成交量寥寥无几。

后来相关人士也说乾隆的诗,历史价值远大于艺术价值。这些不说了,就说现在让人能够记得的诗,好像没有乾隆写的吧。乾隆一生创作了那么多首诗,其实流传下来的基本没有。

只有一首诗入选了小学课本。说起来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有人说这首诗被选入的原因就是为了教小朋友识数。而且有人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也不是乾隆写的。

本来八九片后也说不下去了,于是乾隆身边的大臣灵机一动,接上了“飞入芦花都不见”,这样这首诗才算是成功写完。现在看来,乾隆皇帝虽然喜爱写诗,但写诗确实可能只能停留在“爱好”的地步了。

半文盲皇帝刘邦,写下两首诗却流传千古

说完了乾隆皇帝我们再换一位皇帝来聊。这个皇帝写下的诗和乾隆写下的诗流传程度可不一样。人家一生只写了两首诗,还都被后人称赞了。

这个皇帝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有很多人说刘邦是泼皮无赖、草根流氓。刘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袭制皇帝。但是他是改朝换代的开国皇帝,情况肯定是更加复杂的,这毋庸置疑。

刘邦曾是秦统治之下的泗水亭长,后来秦王朝大势已去,刘邦才走上了自己的称帝之路。他这一生只写了2首诗,分别是《大风歌》和《鸿鹄歌》。

第一首诗很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是刘邦击破英布军后回长安途径沛县时所做,短短几句我们就能看出刘邦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另一首《鸿鹄歌》也不长,“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表现了刘邦在立储之上的挣扎和思考。

刘邦的两首诗都不长,但凭借真挚的情感和通俗易懂的遣词造句却能被后人所铭记。前一首诗朗朗上口、被千古传唱,后一首诗还被纳入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之中。这足以说明刘邦的诗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广为人知。

而乾隆写了那么多诗,也没流传下来多少,可见诗歌的好坏和诗歌的长短以及诗歌的数量都没有关系。

斯人已逝,往事皆成过往云烟。我们想要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去看古人,很多时候都只能借助史书典籍。

不过我们要明白,史书不同样也是史官执笔所记吗?只要是人所写,就会带有主观意识的残存。其实我们今天所看的何尝不是这样的历史呢。有的时候也许借助本人的作品,就比如诗歌,才更能了解历史如何、其人如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熟知的四大发明,实际上,古代中国还创造了许多其他重要的技术和发明,...
原创 郭... 没想到郭汝瑰才是最大的共党! 郭汝瑰,这位曾在国民党高层担任重要职务的高级将领,掌管着国军的最机...
原创 太...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因密谋乱政失败而被迫逃入深山寺庙藏匿三天,最终被唐玄宗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的子...
原创 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1937年7月无疑是一个无法忘记的重要时刻。随着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红军的主...
原创 日...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旧梦未醒,新一轮的干预野心已随美日同盟升级而浮出水面。 最近日本政界频频抛出“台湾...
原创 三... 主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大约始于汉朝。主簿主要负责文书簿籍和印鉴管理,也就是起草各类公文、整...
原创 刘...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听过刘备这个名字,罗贯中在书中对刘备的塑造十分突出,他让刘备成为了一个广受...
原创 道...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振奋的故事,其中不乏关于权谋与政治智慧的精彩传说。而道光皇帝询问一位县令父...
从“故”与“新”说起:台北故宫... 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迄今已有六十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第二任院长秦孝仪,...
原创 东...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正是这种动乱局势促使了大量农民纷纷起义,同时也涌现出不少英雄豪杰。今天,我给...
原创 常... 前言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兔死狗烹,意思是当一个有用的工具不再需要时,往往会遭到抛弃。然而,在中国历史...
原创 诸... 前言 诸葛亮,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谋士和智者,凭借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战略,深受后人敬仰。他不仅在内政...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篡位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例如王莽篡汉、赵匡胤篡后周等。每当皇权衰弱、权臣势力过大时,这...
原创 隋...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翟让在瓦岗寨聚集起义,举起了反隋的旗帜。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
原创 这... 提到秦始皇,人们常常会把他称作长胜帝王,但实际上,秦始皇的一生并非从未遭遇过失败。事实上,他也有过一...
原创 清... 当代打工人总抱怨 “工资低啊,妥妥的一个月光族”,但要是穿越到清朝打工,可能会哭着喊着回现代 996...
原创 曹... 黄门侍郎,也叫黄门郎,最早是在秦代设立的,最初是宫廷中负责协助皇帝处理事务和传达命令的官职。这个职位...
原创 隋... 自古以来,战乱不断的年代总是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在这些风云变幻的时刻,勇敢的将领们总是能够在乱世中...
原创 刘... 刘备在投靠刘表时,年纪已超过四十,且没有子嗣。为了稳住人心,他决定收养寇氏家族的寇封为养子,并改名为...
原创 刘... 我们都知道,刘备白手起家,创业的道路异常艰难。最初的时候,他东奔西走,四处奔波,处境就像失去了家的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