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朝代更替便是历史之自然规律。数不清的政权王朝兴起又衰败,无数的君主帝王登上皇位几经沉浮后又再退下皇位。
我们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君主帝王,这些皇帝里边,有人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有人无心政事,荒淫暴虐。
还有一些皇帝,有着听起来和九五至尊的身份不太相配的个人爱好。咱们就拿比较知名的来说,明熹宗朱由校是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身为一个帝王,治国理政的本事平平,偏偏就喜欢做木工,而且这木工技术还不同凡响。
南唐后主李煜,细说起来好像也不是个做皇帝的料,但是写诗的水平真是一绝,“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还能流传千古。 宋徽宗赵佶,有名的文艺皇帝,他的书法被人称为“瘦金体”,有人说他是成功的艺术家,倒霉的皇帝。由这几位可见,历代皇帝有个人爱好的其实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不说别的爱好,讲一个比较文雅的爱好,写诗。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皇帝比较喜欢写诗,写的诗水平又是如何。
一生勤政爱民,统治时间长达六十多年
要说到爱写诗的皇帝,估计很多人必须想到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清王朝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同时也是清王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乾隆,寓意为“天道昌隆”。据历史记载,乾隆皇帝在位一共六十年,在禅位之后仍旧继续训政,这说明国家的最高权力在乾隆训政期间仍旧掌握在他手里。
所以要是这么来看的话,乾隆皇帝实际掌权时间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乾隆还活到了80多岁才走。我们说在平均寿命普遍不怎么长的古代绝对算得上是高寿。我们都知道按照皇帝顺序来讲,是康熙、雍正、乾隆。这段时期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虽然说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为乾隆后来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得不承认乾隆皇帝的能力的确不容小觑。
历史记载,乾隆皇帝重视社会的稳定发展,关心百姓民生,曾经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我们都知道古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多么重要。乾隆这么做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国家长久的发展来说其实有很大的好处。
不仅如此,乾隆时期新疆的问题得到解决,对西藏的统治也逐渐完善。至此,中国近代的地域版图算是得到了奠定。京剧之类的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汉学也有长足进步。乾隆还严格抵制英、俄两国的侵略行为。综合来看,乾隆皇帝这一生的成绩简直是可圈可点。
被称为“写诗狂魔”,一生创作4万多首诗
不过,再有才能的帝王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乾隆就是我们说的爱写诗的帝王。
乾隆此人又被称为“写诗狂魔”和“盖章达人”。这很好理解,顾名思义,乾隆不仅喜欢写诗,还喜欢盖章。今天我们不说盖章,主要来说说写诗的事。
据考究,乾隆一生写有43630首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来用数据说话。乾隆的爷爷康熙曾经下令让人编集《全唐诗》,在《全唐诗》中一共有49403首诗,这些诗是2873个诗人差不多300年的共同产物。结果乾隆自己一个人几十年就直接写出来了四万三千多首诗。要是乾隆活的时间再长点,说不定四万九千多首诗的记录就要被乾隆破了。乾隆对于写诗是真的热爱,按照写诗的总数来看,乾隆基本上是一有闲暇时间就写诗,或者干脆是见缝插针地写诗。
不过虽然乾隆写诗的数量少有人及,但质量好像就不太好说了。2013年北师大出版社隆重推出乾隆诗集,各大网上书店现在应该也还有售,只不过成交量寥寥无几。
后来相关人士也说乾隆的诗,历史价值远大于艺术价值。这些不说了,就说现在让人能够记得的诗,好像没有乾隆写的吧。乾隆一生创作了那么多首诗,其实流传下来的基本没有。只有一首诗入选了小学课本。说起来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有人说这首诗被选入的原因就是为了教小朋友识数。而且有人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也不是乾隆写的。
本来八九片后也说不下去了,于是乾隆身边的大臣灵机一动,接上了“飞入芦花都不见”,这样这首诗才算是成功写完。现在看来,乾隆皇帝虽然喜爱写诗,但写诗确实可能只能停留在“爱好”的地步了。
半文盲皇帝刘邦,写下两首诗却流传千古
说完了乾隆皇帝我们再换一位皇帝来聊。这个皇帝写下的诗和乾隆写下的诗流传程度可不一样。人家一生只写了两首诗,还都被后人称赞了。
这个皇帝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有很多人说刘邦是泼皮无赖、草根流氓。刘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袭制皇帝。但是他是改朝换代的开国皇帝,情况肯定是更加复杂的,这毋庸置疑。刘邦曾是秦统治之下的泗水亭长,后来秦王朝大势已去,刘邦才走上了自己的称帝之路。他这一生只写了2首诗,分别是《大风歌》和《鸿鹄歌》。
第一首诗很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是刘邦击破英布军后回长安途径沛县时所做,短短几句我们就能看出刘邦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另一首《鸿鹄歌》也不长,“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表现了刘邦在立储之上的挣扎和思考。
刘邦的两首诗都不长,但凭借真挚的情感和通俗易懂的遣词造句却能被后人所铭记。前一首诗朗朗上口、被千古传唱,后一首诗还被纳入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之中。这足以说明刘邦的诗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广为人知。而乾隆写了那么多诗,也没流传下来多少,可见诗歌的好坏和诗歌的长短以及诗歌的数量都没有关系。
斯人已逝,往事皆成过往云烟。我们想要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去看古人,很多时候都只能借助史书典籍。
不过我们要明白,史书不同样也是史官执笔所记吗?只要是人所写,就会带有主观意识的残存。其实我们今天所看的何尝不是这样的历史呢。有的时候也许借助本人的作品,就比如诗歌,才更能了解历史如何、其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