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垂范后世的盛唐法典
迪丽瓦拉
2025-09-20 06:32:03
0

夫三才肇位,万象斯分,禀气含灵,人为称首,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覆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

——《唐律疏议》

大唐功臣长孙无忌

在法律界,有一句话很流行,那就是“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这里的“唐律”,主要是指成书于唐高宗时期的《唐律疏议》。它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一部法典,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主持编修这部法典的人,是大唐开国功臣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洛阳人,约生于公元597年。他祖上是鲜卑族拓跋氏,为北魏皇族支系,后因军功改为长孙氏,不过,长孙无忌本人并不擅长带兵打仗。他早年丧父,和妹妹一起由舅父高士廉抚养。高士廉才华出众,“少有器局,颇涉文史”,使长孙无忌兄妹也深受影响,一个“好学,该博文史”,一个“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公元617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在此之前,长孙无忌的妹妹已嫁给李世民为妻。于是,他也开始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其出谋划策。两人年纪相仿,脾气相投,遂成终生密友。几年后,也是他与房玄龄等人日夜奔波,内外联络,促使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最终登上了皇帝宝座。

历史上,人们对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开创大唐盛世的千古明君,而李世民念念不忘长孙无忌的功劳。他多次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在绘图于凌烟阁的开国24位功臣中,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尽管皇帝对长孙无忌兄妹恩宠有加,但他们的头脑一直很清醒。唐太宗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长孙皇后一再表示:“妾备位椒房,家之贵宠极矣,诚不愿兄弟复执国政。”长孙无忌也极力推辞。不仅如此,为避嫌疑,他与其他朝廷重臣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不愿擅权的长孙无忌,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国家的典章制度上。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开始,他历经十年努力,主持修订了宽平严谨的大唐律法《贞观律》,这是“贞观之治”能够成功的重要保证。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年轻的唐高宗李治即位。长孙无忌不负重托,又在《贞观律》的基础上,主持修订了举世闻名的《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礼法合一

唐初律法从隋沿袭而来,到《唐律疏议》才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它修订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650年至公元655年),初名《永徽律》,加上对律条进行解释的《疏议》后,即为《永徽律疏》,后称《唐律疏议》。这种“疏在律后,律以疏存”的形式,是中国法制史上的立法典范。

作为一部刑事法典,长孙无忌在《唐律疏议》中将礼与法完美结合,充分强调了“德主刑辅”的理刑思想,奠定了唐代的律法根本。他在序言中说:“夫三才肇位,万象斯分,禀气含灵,人为称首,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并认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也就是说,治国的根本在于礼治,刑罚是礼治的辅助工具,二者缺一不可。

在立法上,长孙无忌认为“凡立法者,非以司民短而诛过误也,乃以防奸恶而救祸患,检淫邪而内正道”,体现了教育为主的思想,很有积极意义。另外,古代官吏断狱,通常比较随意,喜欢以君主的意志为罪犯量刑定罪。对此,长孙无忌也有独到见解。他说,断案者不应该在未审讯被告之前,就凭主观臆断进行所谓的有罪推论。谁若在判决中置法律条文于不顾,就要受到惩处:“犯罪之人,皆有条制。断狱之法,须凭正文。若不具引,或致乖谬。违而不具引者,笞三十。”

《唐律疏议》不仅是一部法典,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人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有关当时社会经济的史料。

比如,《唐律疏议》中规定,凡是故意以有毒的肉赠送他人或者出售,从而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身亡的,判处绞刑。如果有人因食用未被焚毁的有害食品而死亡,对食品的所有者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食品安全监管如此严格,唐代人应该不会为食品安全而担心。

承前启后影响深远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善的刑事法典,又名《唐律》《故唐律疏议》,共30卷,分为12篇。它是前朝法律理论之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

自唐高宗时期开始,唐代律法一直使用《唐律疏议》,再无更改。后世立法也以它为蓝本,如《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例》等,都脱不了《唐律疏议》的影子。不仅如此,它还影响了亚洲多国立法,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法典,大都以它为模仿对象。

《唐律疏议》宽平严谨,被国际公认为世界五大法系中“中华法系”的代表。人们将它与古代欧洲的罗马法相提并论,赞为“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可以说,仅凭主持修订这部法典,长孙无忌就应名垂后世。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本人的生命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

那是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唐高宗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作为托孤重臣,又是皇帝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这件事,从而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公元659年,在许敬宗等人的构陷下,他被削爵流放黔州(今属重庆市武隆县),其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有的被流放,有的被杀死。三个月后,唐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寺袁公瑜前往黔州,逼长孙无忌自杀。他毕生忠于大唐王朝,却换来这样的人生结局,未免令人叹息。

《唐律疏议》现存有多种古写本及刻本。“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唐写本残卷,上海图书馆藏有宋刻本残卷,都是此书现存的较早版本。此外,还有北京图书馆所藏宋残本、吴县滂熹斋所藏元刊大字本等,都很有名。(张广英)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解... 中国曾经历过一段非常艰难的解放时期,那段日子里,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困苦的摧残。不过,有一个身份却常...
原创 郝...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内容进行改写,保持每段语义一致,同时适当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且总体字数变化...
原创 西... 所谓“历史”,其本质首先在于“历”,也就是历法,即时间的测量方式。一旦历史时间发生混乱,便会产生像“...
原创 非... 改写后的文章 文| 星揽史说 编辑| 星揽史说 法国是殖民时期在非洲占地面积最大、殖民时间最...
王安石和司马光:谁才是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的崩塌,常被归咎于金兵铁蹄。然则翻检史册,一个令人痛心的真相浮现:当朝堂之上容不下理性讨论,...
原创 3... 朱能的英勇与悲剧命运 病重与朱棣的痛惜 1406年,年仅37岁的朱能因病重接近死亡,消息传至北京后...
原创 陈... 楚汉争霸的历史中,项羽和刘邦两位英雄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命运轨迹。相比项羽那位固执且孤傲的领袖,刘邦却能...
原创 项...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项羽力能扛鼎的背后 鼎,这一独特的器物,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拥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
原创 隆... 隆裕当皇后时,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的命运充满了波折。她的姑妈慈禧太后并未对她格外宠爱,皇帝光绪帝对...
原创 国... 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数十万军政人员仓皇撤往台湾。在这场历史巨变中,一个特殊群体被...
原创 铁... 在暑期创作大赛中,张发奎统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有许多共产党员的身影。在这些党员的引领下,第四军凭...
原创 长... 文章改写后的版本: --- “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原创 韩... 许多人认为,当刘邦当上皇帝后,韩信便失去了价值,刘邦便把他像箭已尽的弓一样束之高阁,彻底抛弃。其实,...
原创 龙... 在古代社会,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服饰风格,这些服饰成为了时代文化和社会特色的象征。即使是帝王所穿的龙袍...
原创 谭... 好的,我会帮你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改写这篇文章,字数也尽量控制在原文范围内。 ...
原创 除... 世人皆知,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发动侵华战争,长期对中国这块土地虎视眈眈。然而,鲜有人知,在遥远的大西洋彼...
原创 项... 宿迁,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秀美风景的城市,曾深得乾隆皇帝的青睐。据史料记载,乾隆六次南巡,其中五次光顾...
原创 都... 侯博士的笔记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自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错用马谡而兵败撤退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原创 西...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顺利会师。为了进一步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力量,中央决定派...
原创 霍... 大家好,我是兰台。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有些疑惑,怎么会说汉武帝打败匈奴的主力是匈奴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