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希特勒为何入侵波兰?苏联也助德军一臂之力,亲德远苏,自酿苦果
迪丽瓦拉
2025-09-20 09:32:47
0

1939年3月15日,德军毫无掩饰地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了侵略战争。在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仅仅用18个小时,德国便轻松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此时,英国和法国并未采取积极措施抵抗德国的扩张,反而执行了所谓的“绥靖政策”。这一策略令德国元首希特勒愈发感到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英国和法国的软弱与妥协为自己提供了进一步扩张的空间。

所谓的“绥靖政策”,就是指对侵略者的纵容与宽容,既不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又一味地退让和屈服,并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侵略者达成妥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顺利地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也愈加膨胀。此时,德国的军备调整已进入高潮,希特勒的眼光迅速转向了波兰,为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铺平了道路。

波兰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南邻捷克斯洛伐克,北靠波罗的海,东边和西边分别是实力雄厚的苏联和德国。正因如此,波兰常年处于强国夹缝中,注定多灾多难,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从历史上来看,波兰自进入20世纪前便屡次遭到俄国和德国的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宣布独立,但这一独立背后却埋下了战争的隐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凡尔赛条约》上,德国被迫割让了东部的一块领土——波兰走廊,这一领土的划分让原本没有海岸线的波兰,获得了通向波罗的海的80公里海岸线。此举虽然从战略上对波兰有利,但却使得德国的东部领土被切割成两部分,引发了广泛的民众反感。

将“波兰走廊”划归波兰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历史上波兰走廊曾是波兰王国的一部分,尽管后来被普鲁士占领,并成为德国的一部分。从波兰的角度看,这一安排只是恢复了曾经失去的领土。其次,波兰若没有海岸线,必然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加依赖德国,这显然不是英国和法国所希望的。最后,波兰走廊的居民大部分是波兰人,虽然在其北部的但泽港口生活着大量德国人,但这些德国人已被波兰政府控制,且在一战后失去了德国国籍。

然而,波兰与德国的分歧并未就此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局势中,波兰政府一直坚持“亲德远苏”的外交政策,甚至在德国不断要求归还波兰走廊的情况下,坚决拒绝。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迅速将目光转向了波兰。希特勒认为,波兰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吞并波兰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军事与经济资源,还能显著改善德国的战略地位,并为未来可能的更大规模战争做好准备。

尽管希特勒早在1938年就多次向波兰提出要求归还“波兰走廊”,但都遭到了波兰的强硬拒绝。在英国和法国的绥靖政策鼓励下,德军没有遇到任何实质性的阻力,成功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几乎以零伤亡的方式完成了这次“以不流血征服”的侵略。而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下定决心将波兰作为下一个目标,准备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

1939年4月11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军事命令,指示德军全力准备对波兰发起突袭。到8月31日夜间,“白色方案”正式启动,德国党卫军伪装成波兰军人,袭击了德国边境的一座电台,并故意用波兰语播发虚假信息,指责波兰对德国发动了袭击。这一行为迅速为入侵波兰制造了借口。次日清晨4点45分,德军的轰炸机编队开始猛烈轰炸波兰境内的军事目标、交通枢纽等设施,波兰遭遇了史上最猛烈的空袭。

轰炸持续了一个小时,随即德军地面部队自多个方向发起全面进攻。面对德军的强大攻势,波兰军队虽奋力抵抗,但很快就陷入了崩溃。与此同时,英国和法国尽管在9月3日向德国宣战,但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军事行动。在德军的“闪电战”攻势下,波兰仅仅坚持了一个月便全线崩溃。接着,苏联红军也依据与德国签订的协议,从东边入侵波兰,形成了对波兰的两面夹击。最终,波兰政府被迫撤离,三方的战争在迅速结束后宣告波兰灭国。

这一事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波兰的灭亡源于多重原因,其中最根本的是德国和波兰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凡尔赛条约》后德国的资源匮乏使其不得不寻求侵略战争来解决经济问题,希特勒不惜冒着与全世界为敌的风险发动战争,结果最终把波兰推向了灾难的深渊。

在此过程中,波兰的盟友英国和法国表现得极为软弱,他们虽然承诺会保卫波兰的领土安全,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波兰对英国和法国的信任成为致命的错判,而周边国家则选择了中立或站在德国一方,导致波兰孤立无援。在这一背景下,波兰的防御体系根本无法抵挡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快速失败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另一方面,德国与意大利的军事同盟并未对波兰入侵产生太大影响,而苏联也在波兰政府拒绝合作后决定不再对波兰提供支持。苏联的背后干预,进一步加剧了波兰的灭亡进程,最终波兰被德国和苏联同时占领,分裂为两部分,战局迅速进入新一轮高潮。

波兰的灭国给欧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当国家无力自保时,外部的保证往往无法成为真正的安全保障。希特勒的胜利不仅仅是对波兰的彻底征服,也是欧洲战争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炎... 炎黄子孙这个称呼源于上古传说,指代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这些部落在约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活动,奠定了华...
原创 吕...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关键的转折点,而对蜀汉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关羽失守荆州。荆州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
原创 马... 马超和关羽到底谁更厉害?根据正史的记载,二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你是否也好奇他们之...
原创 渡... 1949年春天,渡江战役前,我军派侦察员了解敌军布防情况。 阴差阳错之下,一个侦察员误入牛棚,他刚打...
原创 清... 晚清王朝的腐败与昏庸,注定了它的灭亡。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后,他的家族成员是如何被处置的呢?这个...
原创 被... 马隆 据说姓马的人多有勇名,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也姓马,不过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说过他。 公元251年...
原创 山... 作为山东省的一把手,袁世凯有点头大,都快成袁大头了。 他是1899年12月调任山东巡抚,谁知1899...
原创 清... 一组1902年上海街景老照片,原为黑白照。这是上色的。图一的照片能看出上年岁男人的衣着很特别,颇具江...
原创 忽... 蒙古的立储制度一直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元朝的历任皇帝继位都需要经历一番波折,元成宗铁穆耳也...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大家通过《三国演义》对他应该有所了解。在小说中,每次曹操打完仗...
原创 武...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确实杀了不少反对她掌权的大臣,尤其是那些反对她垂帘听政和当上皇帝的官员。然而,...
原创 武... 乌克兰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欧洲也开始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这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接表达的意思。 与过...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统治过许多藩属国,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与中国保...
原创 清... 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距今已过去超过一百年。尽管如此,这个王朝作为一个少数民...
原创 生... 当日军的铁蹄踏上中国的大地时,有两类人很快脱离了普通民众的行列。第一类是抗日军人,他们无法忍受日军的...
原创 与... 1966年,国学大师钱穆在被提名为台湾“中研院”院士时曾说:“1948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