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饱受封建社会的剥削和压迫:细看宋代军匠制度和背后的艰难苦恨
迪丽瓦拉
2025-09-20 10:34:17
0

在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不仅能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当明君登基、盛世到来时,政治清明往往表现为民众徭役劳动较轻,赋税较低,百姓的生活趋向安定。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的基本面貌与治国理念,也显示出民生的优劣与政权的稳定紧密相关。百姓徭役和赋税的轻重,是衡量政权是否清明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徭役制度和服役者群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制度在各个朝代都有广泛实行。而其中,有一群群体的命运尤为悲惨,他们的劳苦程度超乎想象,他们就是宋代的军匠。

宋代军匠制度的内幕鲜为人知,本文将聚焦于这一制度,揭示出军匠们所经历的艰难与痛苦。徭役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构成之一,统治者强制征召百姓为其进行无偿劳作,剥削人民的劳动力,既是为政权的享乐服务,也是为国家的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在这一制度中,服役者有不同的类别:有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力役”,也有具备一定手艺的“匠役”。而宋代的军匠,恰恰隶属于这一“匠役”群体。与传统的徭役者不同,宋代的军匠并非完全无偿劳动,他们可以领取由朝廷发放的米粮俸禄,但他们的身份依然是服役者。可以说,尽管待遇上有所区别,军匠与一般的徭役者仍然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地位——被束缚于军籍,无法像普通百姓那样自由生活。

作为手艺人,宋代的军匠们往往身怀一技之长,却不能自由选择生活方式。他们被编入军籍,成为军队的一部分,受到军队和朝廷的双重管控,在严密的管理制度下从事生产工作。为了高效管理和利用这些技术人才,宋代统治者将他们纳入军队,军匠制度由此诞生,成为一套涉及军匠选拔、管理、生产等方面的完整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宋代的军匠被称为“兵匠”或“军工”等称谓,但不论如何变化,军匠与军队的紧密关系始终没有改变。然而,虽然名义上属于军籍,他们的地位远低于普通士兵,在社会地位和津贴待遇上都显得十分微薄。这种地位的低下,与他们的来源密切相关。

宋代的军匠主要有三种来源:一是朝廷官府招募,二是罪犯充军,三是士兵投换。朝廷的招募是最主要的途径。宋代的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其中大部分军匠来自于厢军。在招募过程中,官府特别挑选具有手艺的百姓入伍,再通过编制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军队和行业中。

关于如何将军匠从厢军中选拔出来,有详细的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云:“内禁军不及元等样者,改刺充以次军分;不堪披带者,充厢军;有手艺者试验,改刺充工匠,更不支例物。”这段话清晰地描述了军匠的选拔过程:禁军中不符合要求者,转为次等军队;体弱或素质较差者,进入厢军;而有技术特长者,则被选拔进入军匠行列。如此一来,军匠多为从禁军中挑选出的技术工人,这也使得他们在军队中受到了不小的歧视与压迫。

此外,宋代还会将犯有较轻罪行的罪犯充入军匠行列。对于那些罪行严重但不至死罪的犯人,宋代采取“配隶”刑罚,将其流放至边疆或直接编入军匠队伍。这些罪犯的加入,使得军匠群体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低落,毕竟,任何时代,犯罪分子都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将罪犯充为军匠,也凸显了宋代军匠身份的低贱与社会的冷落。

另外,士兵投换也是一种补充军匠的方式。尽管官府招募和罪犯充军已有一定数量的军匠,但仍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军匠的数量总是捉襟见肘。为了填补这一空缺,宋代开始实行士兵投换,即根据朝廷的需求,将部分士兵调动到军匠的岗位上。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匠短缺的问题,但也进一步加重了军匠的负担和困境。

宋代的军匠不仅要承受来自朝廷和军队的双重管制,还常常从事铸币、修建宫殿等重要行业。由于其中不少军匠是罪犯充任,管理和监察尤为严苛。军匠们不仅要忍受高强度的劳动和生产压力,还常常因工作不合格而受到严厉惩罚。尽管他们的工作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至关重要,军匠的待遇却极其低下,面临着严格的管理与苛刻的制度。为了让军匠顺利服从管理,宋代朝廷建立了完善的军匠管理制度。

这一管理制度体系庞大,层级分明。军匠的最高统辖机构是枢密院,负责调度全国军匠,并有权发布大规模的征集命令。地方则由宣徽院、三司等机构进行分管,具体负责任务的分配与考核。地方机构的管理较为直接,尤其是手工业作坊,负责军匠的日常安排和奖惩工作。各级管理制度和奖励惩罚机制,使得军匠的工作更加规范化,但这并没有改善他们的境遇。

在实际操作中,地方管理机构不时派遣人员巡查作坊,对军匠的工作进行评定和考核。军匠的任务完成情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奖惩,然而,奖赏往往微不足道,一点米粮或财物,而惩罚则极其严厉。一个例子是,宋徽宗宣和三年,天成、圣功二桥毁于秋汛,相关官员和军匠都被追责,军匠甚至被打上百军棍,若体弱者被打致死,也没有人负责。这种极端的奖惩机制反映了军匠们命运的沉重与不公。

尽管如此,军匠们的工作依然贯穿整个社会生产。他们参与铸造兵器、陶瓷、玉器等重要领域,生产奢侈品,修建宫殿陵寝,参与铜币铸造和造船业等。虽然他们所做的工作对宋代社会的经济繁荣至关重要,但他们的悲惨命运却昭示了封建社会对劳动力的压迫与剥削。

宋代的军匠制度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代的工匠管理制度提供了蓝本。各朝代在继承这一制度时,通常会建立更为完善的工匠登记与管理制度,确保劳动力能为统治者服务。然而,这种对劳动者的压迫与剥削,也成为封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军匠们的悲剧,成为了时代的注脚。

宋代军匠的命运堪称封建社会的悲剧缩影,他们在承受着沉重的劳动负担时,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待遇。这种不平等的待遇,映射出封建制度的腐朽与不公,但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推进,军匠们的悲剧最终也随之成为了历史的尘埃,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谈起民族英雄,岳飞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提到他,不禁让人想起那句刻骨铭心的诗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
原创 八... 人活着需要一个家,死后则需要一个墓地。每个人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而一座简单的墓碑,便代表着一个人的存在...
原创 上...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早在民国时期便成为了国民党政府的心脏。1949年5月27日,陈毅和粟裕领...
原创 日... 编辑:小洛 文:史言有志 日本创办间谍学校,却意外培养出传奇红色间谍!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所...
原创 寒... 提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总会被其中那几句充满感慨的词句吸引:“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原创 清...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一 在世界各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最为清晰明了。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历代...
汪涛:如何对西方伪史论一剑封喉... 现在,有很多长期鼓吹“西方伪史论”的自媒体账号被封禁,但还是有诸如何新、黄河清等“西方伪史论”的主要...
原创 一... 平山团:太行山上的铁血子弟 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红军主力...
深圳地铁效率密码:竟藏在这款三... 每当早晚高峰的深圳地铁1号线呼啸而过,总能引发人们对城市效率的惊叹。这条自1998年便贯穿城市东西的...
原创 李...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唐诗不仅没...
元朝明朝亡后有北元、南明,清朝... 辽朝灭亡后还有西辽,北宋灭亡有南宋,元朝灭亡还有北元,明朝灭亡还有南明,清朝灭亡后,也差点有一个“西...
原创 春... 在遥远的东周时期,华夏大地被分割成众多诸侯国,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波谲云诡。在这乱世之中,鲁国的第...
抗战胜利80周年追忆隐蔽战线“... 适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位隐匿于历史深处的抗日英烈事迹再次震撼...
云贵会馆为何“看上去没有修完” 修缮后的云贵会馆。 在河北区五马路那片错落有致的居民区中,一栋历经百年风雨的清代建筑群——云贵会馆,...
原创 西... 1936年秋季,红军的三大主力军队在长征的伟大旅程中终于汇聚,标志着长征的圆满结束。随着长征的告一段...
原创 韦... 在天京之变之后,石达开决定离开,而洪秀全则深感痛心,彻底反思后发誓再也不封王。然而,在为了报答功臣的...
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脂肪工厂... 新华社洛杉矶7月7日电 美国《科学进展》杂志近日刊发一项新研究说,研究人员在现今德国境内发现尼安德特...
黄旗山、东正路......东莞... 保护地名文化,赓续地名文脉。为加强东莞历史地名文化传承保护,7月8日,东莞市民政局发布了《东莞市地名...
原创 这... 1959年,邱会作被任命为总后勤部部长,然而他对总政治部一再向总后勤部派遣干部的举动表示明显的不满,...
4项“探源”成果揭示江苏地域文... 原标题: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4项“探源”成果揭示江苏地域文明 7月4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