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毛泽东目光如炬?
迪丽瓦拉
2025-09-20 22:03:03
0

为什么说毛泽东目光如炬?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序幕,且这种侵略完全公开化、赤裸裸。面对日本的直接挑衅,蒋介石在深感中国实力远远不及日本时,心情复杂。他认为,与日本相比,中国是一个弱国,因此在一方面被迫与日本进行抵抗时,另一方面却不断寻求各种可能的退路,甚至有过对日妥协的考虑。与此相反,毛泽东却看得更加透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敢于轻视我们,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民众缺乏组织。

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敏锐地捕捉到中国民众蕴藏的巨大潜力。他提出,要将全体民众动员起来,通过组织力量将侵略者拖入一场广泛的人民战争,让日本侵略者最终付出惨重代价。这一战略思路,恰恰展现了毛泽东“目光如炬”的智慧。

蒋介石的忧虑与毛泽东的深远洞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侵略野心几乎完全暴露于国际社会眼前。毛泽东始终不懈地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但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10天后,蒋介石才在庐山讲话中公开宣布,将以一切牺牲的决心守土抗战。然而,直到1941年12月9日,蒋介石才代表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这时日军已侵华长达十年之久。

蒋介石推迟宣战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对日宣战,迫使他也不得不做出同样的决定。在蒋介石的“庐山讲话”中,他一再强调,中国与日本相比,是一个明显的弱国。蒋介石的“弱国”定义,是指中国在军事力量、装备、训练等方面与日本的差距,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人民在面临国家存亡时,能够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蒋介石看不到这一点,而毛泽东却洞察了这一深刻的现实。

毛泽东的战略眼光:民众的力量

蒋介石只关注到中国的军事实力相较于日本明显不足,因此一方面不得不抵抗,另一方面却不断寻找与日本妥协的各种可能。蒋介石在1937年12月试图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进行“调停”,但因日本要求过高,最终这一外交努力无果而终。与此同时,蒋介石也曾试图通过秘密渠道与日本进行接触。比如1938年5月,蒋介石指示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孔祥熙与日本外相宇垣一成秘密接触,但由于日方提出要求蒋介石下野,这次谈判也最终破裂。

这些秘密接触表明,蒋介石的战略本质是寻找一条退路,而不是与日本的全面对抗。由于这种战略的摇摆不定,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抵抗也显得举步维艰,屡屡败退。在日本侵略者攻占每一座城市时,屠城暴行让全体中国人民深刻意识到亡国灭种的威胁。这种威胁激发了民众的反抗情绪,也促使中国人民逐渐觉醒,摒弃阶级和地域的差异,形成了全民族共同抵抗的局面。

毛泽东的战略动员:以人民为中心

孙中山曾经痛心地认识到,中国之所以屡遭列强的凌辱,是因为整个中国的民众就像是一盘散沙。毛泽东深刻领悟到这一点,他看到了中国民众蕴藏的强大潜力,认为日本敢于侵略中国,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和缺乏凝聚力。因此,毛泽东提出,弱国要想生存并战胜强敌,必须依靠民众,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只有全民参与,才能打赢这场持久战。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提出,必须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和最广泛的农民群体作为抗战的核心力量。他号召共产党人开辟农村抗日根据地,真正动员和组织民众,依靠民众力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决战。这一战略与国民政府军在正面战场上步步败退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共产党与民众的团结抗战

与国民政府军不断后退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坚决向敌后推进,并在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了多个抗日根据地。到1940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成功地牵制了日本9个师团和12个旅团的兵力,令日本侵略者头痛不已。在百团大战期间,地方民众积极参与支援,甚至连妇女和儿童也为八路军运送手榴弹,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

当地民众的抗日行动屡屡让日军陷入困境。有一次,日本特务抓捕了两名村民并要求他们带路,但当他们接近村子时,村民们突然呼喊“抓汉奸”,令特务陷入包围。还有一个日军中队,在脱离主力后被当地居民故意引入八路军的包围圈。这样的情况在抗日战争中屡见不鲜,民众的力量可见一斑。

感人事迹:民众的坚韧意志

在河北邯郸西部山区的一个村庄中,曾发生过感人的故事。这个村庄人口5000多人,其中1000多名是儿童。有一天,村庄被日军包围,部分区委干部也被困在村中。日军试图用糖果诱惑孩子们,要求他们指认村中的外来者。然而,孩子们无论如何都不接受糖果,即使日军强行将糖果塞进他们手中,孩子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把糖果扔掉,紧紧攥住双手。几十年后,当年其中的一位孩子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当有人问他是否害怕时,他回答说:“谁不害怕呢?但我们都知道,接了日本鬼子的糖果就成了汉奸!”

这段历史印证了毛泽东关于民众力量的预见,证明了毛泽东所说的“人民战争”确实能以惊人的力量推动整个民族抗争。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组织起全体民众,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力量,最终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遭遇了彻底的失败。这正是毛泽东“目光如炬”的最佳诠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是主角,他的谋士诸葛亮以及五虎将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和赵云,都得到了...
社评:“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的地...
原创 古... 在多数人眼中,驸马是天上掉下的好运,娶了公主,进了皇亲,走路都能带风,但要是真认为这是一场躺赢的人生...
原创 琉... 明泽泽琉球,五百年华章 琉球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小岛链,十四世纪初还分成中山、山南、山北三家,互相...
原创 彭... 彭德怀正式成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1928年6月的“平江起义”。当时,彭德怀是湘军团长,...
原创 《... 刘备“五虎上将”之关羽 关羽身材高大,足有九尺之长,胡须长达二尺,面庞红润如熟枣,嘴唇仿佛涂上朱红...
1278-袁世凯飞龙纪念金币:... 在民国币章收藏的 “价值金字塔” 顶端,两枚袁世凯飞龙纪念金币如同一对 “金色权杖”—— 以 90%...
刘邦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项羽而... 刘邦一生最著名的对手就是项羽,二人经过了长达五年的激烈争斗,最终才分出了胜负。鸿门宴、荥阳之围等事件...
原创 为...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不安,群雄争权夺利,各路诸侯纷纷自立为王,割据一方,拥有自己的军队,权力日益增强。...
冲绳知事访华为何要去通州祭拜?...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一) 2023年7月4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的琉球国人墓地遗址,来了一位...
原创 诸... 记述三国历史时,我们通常依赖的史料就是《三国志》这本书。 然而,真实的三国历史有时候令人感到震惊、...
沉浸式考古进校园 点燃童心考古... “考古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用小小的手铲在探方里挖呀挖?考古人员真的能像冒险家一样可以随意进出古墓吗?...
原创 美...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上空飘洒着漫天纸片,犹如一场诡异的雪。就在市民们弯腰捡拾时,一架B-29...
原创 关... 关羽的北伐是三国历史中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但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在那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原创 前...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联合,杀害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
一坛酒 搅动明清28帝 ——燕... “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
原创 楚... 在古代中国,继承问题对于一个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楚国的楚考烈王熊渠,是战国时期一位有影响力的君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