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泽泽琉球,五百年华章
琉球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小岛链,十四世纪初还分成中山、山南、山北三家,互相掐架掐得挺凶。结果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人带诏书过去,中山王察度一看,这可是天大的靠山,当场就跪下磕头,认了明朝的藩属。
从那起,琉球就正式搭上中国这艘大船,靠着明清两代的庇护,过上了好日子。其实琉球地小人稀,没啥矿产粮食,明朝这么个东亚老大肯拉一把,那叫一个划算。每年琉球上贡点珊瑚硫磺啥的,明廷回赐的丝绸茶叶瓷器,价值好几倍,简直是白捡的便宜。
再后来,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明廷从福建选了三十六户人家过去,这些人可不是普通农民,都是懂手艺的文人匠人,带去造船术、儒家书本、汉字制度啥的,在那霸港边上安家落户,建起久米村。这村子一立起来,就成了琉球的文化心脏。
琉球王室想学汉语、写公文,全得靠久米村的先生秀才帮忙。选官员呢,也优先从这些福建后代里挑,派使臣去北京,更是得村里人出马,因为他们说官话地道,懂礼仪规矩。久米村的三十六姓,在琉球地位高着呢,简直是文化骨干。
琉球的热闹劲,得说明清时候的商贸。那时候琉球船队满世界跑,从中国福州到日本长崎、朝鲜釜山,再到东南亚暹罗,货舱里塞满香料布匹,赚得盆满钵满。首里城建得跟北京紫禁城一个样,红墙黄瓦,匾额全汉字。琉球读书人念四书五经,考科举当官,老百姓过春节端午中秋,跟大陆一模一样。
从1372年到清亡,琉球朝贡足足884次,在所有藩国里拔头筹。每次使团去北京,带的最好礼物,清廷赏的更多,这关系稳稳的,五百年下来,琉球人骨子里就觉得自己是中国文化圈里的一员。久米村人更是把福建祖宗牌位供着,节日祭拜从不拉下,血脉这事儿,根扎得深。
日寇吞邦国,两属苦煎熬
麻烦从庆长十四年,公元1609年就开始了,日本萨摩藩突然发兵三千,几天就把琉球打趴下。国王尚宁被抓到日本,关了两年,签了屈辱条约,从此琉球得两头交税:表面上还是清朝藩属,暗地里给萨摩藩低头。这叫一国两属,琉球人夹在中间,苦哈哈的。
清廷其实知道这事,但明刚亡,清忙着稳江山,没空管远岛。琉球王室也不敢声张,怕日本更狠。结果这一熬,就是两百七十年,琉球表面风光,里子早被日本啃空。
明治维新后,日本胃口更大。明治五年,公元1872年,日本单方面废琉球国,设琉球藩,把国王尚泰降成藩王。尚泰急了,派使臣去北京哭诉,清廷官员面面相觑,自己都自顾不暇,哪顾得上。
明治八年,公元1875年,日本干脆禁琉球朝贡,贡船被截,琉球和中国最后一根线断了。尚泰再派人求救,其中有个久米村的林世功,祖上就是福建移民。明治十二年,公元1879年,日本军队直接围首里城,把尚泰押到东京,琉球国就这么亡了,变日本冲绳县。北京朝堂哗然,但就发几张抗议纸,没实际行动。
林世功在北京熬了五年,天天跑总理衙门求出兵,头发都白了,人瘦成骨架。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他最后一次去衙门,掏刀抹脖子,自杀在台阶上。这事震动北京,士子们跑去烧纸祭奠,清廷良心上过会儿,讨论分岛方案:北归日本,中独立,南给清。
但日本早开始移民同化,方案黄了。甲午战争后,公元1895年,清败签马关条约,日本彻底不管清廷,琉球希望全灭。日本对久米村下狠手,叫他们顽固党,逼改姓说日语,不改就不让孩子上学。久米村人宁可孩子在家待着,也不肯改,汉语慢慢只剩老人会了。
日本吞琉球,不是一时兴起,早有图谋。1609年岛津家就盯上琉球的贸易线,想抢中转生意。两属期,萨摩榨贡米五千石,琉球穷得叮当响。明治维新,日本学西方,军力暴涨,琉球藩一设,就开始户籍清点,改名换姓。
1875年截贡船,琉球使者被押东京,贡品扔海里。灭国后,日本移民潮涌,冲绳学校全日语,久米村孩子不上学,就在家描汉字。甲午战清败,日本更肆无忌惮,琉球彻底成日本后院。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记一辈子恨,日本那帮人,侵略成性,一点不手软。
根深血脉传,忘语不忘源
昭和二十年,公元1945年,美军打冲绳战役,死十几万平民,日本投降后,琉球被美军占了,设军政府管。罗斯福在开罗会议说归中国,蒋介石摇头,说中国乱着呢,建议中美共管。这拖啊拖,美军建几十个基地,把冲绳当跳板。
美军士兵犯罪多,抢劫酒驾,琉球人报警也没用,日本警察管不着。昭和四十六年,公元1971年,美把行政权还日本,1972年冲绳正式成县,没问琉球人意见。基地占日本七成多,全挤冲绳,普天间就在居民区,飞机天天轰,吵得睡不着。士兵犯罪躲基地,警察进不去,冲绳人上街抗议,日本政府装瞎。
久米村后代没忘根,宗亲会每年组团去福建寻根,站在祖祠前磕头烧香。2013年,蔡璋写书《我们流着中国人的血》,记了村人一百多年坚守。
语言文字忘了,祖先是中国人,这不能忘。亡国146年,琉球年轻人不知首里城旧貌,不知王国历史,更不知中国渊源。可久米村老人一代代传,教孩子写汉字,讲福建老家事儿。冲绳基地问题闹大,抗议不断,日本不管,琉球人觉得被当棋子使。
其实战后这八十年,琉球命更苦。美军占时,经济靠基地,工人进出大门,卡车拉物资。归日本后,噪音犯罪没少,普天间搬迁谈了二十年,还没影儿。久米村人文化上不低头,祭祖穿唐装,祠堂藏族谱。寻根团去福建,租车过乡道,祠堂里洒酒叩拜。
蔡璋的书一出,读者多,村里年轻人开始翻旧谱,血统记忆苏醒。这根不灭,琉球人心里有杆秤,知道自己不是日本天生子嗣。基地这烂摊子,冲绳抗议声浪大,日本东京远着呢,顾不上。久米村的坚守,像个灯塔,照出历史真相。
冲绳现状,说白了就是夹缝求生。面积只占日本0.6%,负担却七成基地,经济军事双重压。抗议集会雨中喊,横幅扯泥里,日本官员挥手否。久米村不光祭祖,还办文化节,表演中式舞,扇子抖风。年轻一代手机录香火,上传网,传承变了样。
亡国146载,琉球融入日本深,但血脉这事儿,忘不了。福建祖先的牌位,还在村祠供着,烟雾里是五百年的明恩泽。话说回来,这历史告诉人,国家强了,子民才安。琉球的血泪,值得记牢,别让后人重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