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职场,几乎每个阶段都有考试。然而在古代,情况也差不多。在科举制度尚未实施之前,许多有才华的人无法得到认可,而一些有钱有权的人则靠剥削百姓为自己谋取利益。幸运的是,科举制度的出现给百姓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才华做官。
在古代,想要升官并不容易,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升职,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清朝有一位官员,通过报父亲的名字就升了三级,这个事情让人非常惊讶。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获得了这样的升迁呢?他的父亲又是何许人也?
一、勤奋刻苦,考上进士
这位因报父亲名字而升官的官员叫做谢兴峣,出生于嘉庆年间的湖南长沙。谢兴峣从小就非常聪明,学什么都很快。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成绩自然也很优秀。在父亲的鼓励下,谢兴峣长大后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成功考上了进士。
在当时,能够考中进士是非常不容易的,许多官员的子女即使考了多次,也未必能够考上。谢兴峣性格谦和,为人低调,确实是一个才子。考上进士后,谢兴峣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先是被任命到翰林院工作,后来又被调到宝丰县担任县令,成为了一名正七品的官员。他之所以选择去基层任职,是因为他心中认为,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在担任县令期间,谢兴峣非常勤奋努力,从不抱怨工作中的艰辛与压力。仅仅一年时间,他就解决了前任县令留下的许多遗留问题。无论百姓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他都从不拒绝,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工作,还亲自和百姓们一起修建水利设施,完全没有一点官架子。在谢兴峣的带领下,宝丰县的百姓们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拜见太子,被问问题
俗话说,金子总会发光。有一年,嘉庆皇帝决定从各地选拔出一些优秀的官员,召他们到京城接受考核。谢兴峣凭借出色的能力被巡抚推荐前往京城。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见皇帝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如果谢兴峣能够在这次考核中成功,让皇帝对他印象深刻,那升职加薪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如果不能被皇帝注意到,那这一生可能就只能在县里做个普通县令了。
这次考核的主考官就是嘉庆皇帝本人,考核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谢兴峣顺利通过了笔试,进入了面试环节。在面试过程中,谢兴峣从容不迫,毫不紧张,对皇帝的每个问题都回答得非常完美。然而,正当面试即将结束时,皇帝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父亲叫什么名字?”这个问题让谢兴峣有些愣住了。原来,皇帝一见到谢兴峣就觉得他有些熟悉,于是才问了这个问题。
谢兴峣思考了片刻,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他知道不能不说,于是答道:“父亲名叫谢振定,曾在礼部做过官。”
意外收获,连升三级
谢兴峣刚说完,皇帝竟然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笑得合不拢嘴,并且不停地说道:“赏!我要重重地赏你!连升三级!”所有人都很惊讶,为什么仅仅报出父亲的名字,皇帝就会如此高兴?谢兴峣也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他的父亲有什么了不起的背景?
实际上,谢振定的职位并不高,也没有做出什么显著的贡献,嘉庆皇帝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完全是因为一件事。大家都知道,和坤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他的地位极高,尤其是在儿子娶了公主之后,地位更是如日中天。而在嘉庆皇帝还没有继位时,他就非常不喜欢和坤,认为和坤权力过大,势力遍布朝廷,根本不配得到父皇的宠爱。更糟糕的是,和坤的仆人常常肆意欺压百姓,令嘉庆皇帝十分反感。
谢振定看见和坤的仆人欺负百姓,心生愤怒,于是命人将这些仆人教训了一顿。仆人回去后立即告诉了和坤,和坤气急败坏,决定报复谢振定。他找了个机会,将谢振定贬职送回家。
结语
谢振定被贬职的事情令嘉庆皇帝十分气愤,他暗自决定,等自己登基后,一定要让谢振定复职。可是,谢振定并没有等到复职的那一天,他就去世了。得知谢兴峣就是谢振定的儿子后,嘉庆皇帝决定兑现自己对父亲的承诺,给予谢兴峣连升三官的荣誉。
参考文献:《书谢御史》《谢氏大宗七修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