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迪丽瓦拉
2025-11-20 10:32:20
0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像语言,将沉睡千年的文物“唤醒”,让厚重的历史走出博物馆,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生动存在,引领观众跨越时空,感受大唐文明的辉煌与温度。

记者 刘宗智 济南报道

以物为线,见微知著

文物,是沉默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讲述人。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以气象万千的盛唐图景为宏大舞台,通过《天工》《凡响》《八方》《新异》《繁花》五大篇章,以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三彩胡人腾空马、章怀太子墓《客使图》、法门寺淡黄琉璃瓶等国宝级文物为叙事支点,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大唐全景图。

总导演王晓虎坦言,创作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厚重的学术成果,转化为观众愿意看、能被感动的故事”。为此,纪录片将镜头从帝王将相的宏大史述,转向被历史尘埃遮蔽的“普通人”。在《不凡》篇里,既能看到“三彩男装女俑”中长安丽人的意气风发,也能看到“三彩陶叠置伎俑”中定格的市井欢闹。在《八方》篇中,既能看到长安西市里兜售香料的粟特胡商,也能看到《客使图》中远道而来的拜占庭使节。这些人物的命运片段,让“盛唐气象”这一宏观概念,变得可感、可触、可共情。

影片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在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时,节奏舒缓,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历史、感受文化;而在展现盛唐的辉煌成就时,节奏明快,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解说,迅速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激发观众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

深入现场,贯通古今

制作团队深入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拍摄300余件文物,其中包含18件国宝级文物。从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的制作工艺,到《客使图》中万邦来朝的盛景,再到《后室星图》内的宇宙探索,系统展现了唐代在工艺、商贸、外交、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创新阐释中华文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比如首集《天工》中提到的“大唐第一金碗”“鸳鸯莲瓣纹金碗”,每个莲瓣内都雕刻着不同的装饰图案,物竞天择的基因、与生俱来的骄傲都被刻进了猎物的姿态中,鸳鸯和鸿雁则书写了大唐儿女的爱情和理想;“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壶身用一整块银板锤出大致形状,再以模压法在壶腹两侧锤击出舞马形象,屈身跪拜,口衔酒杯,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至几乎看不出痕迹,舞马、壶盖、提梁、同心结均鎏金处理,黄白辉映,璀璨夺目,历史与现实在时光中交汇,舞马衔杯的形象被延续再现,将盛世的辉煌展现在观众眼前;工匠把类似陀螺的原理融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设计,无论香囊如何晃动,内部的香盂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香料不会撒出,这一精妙设计不仅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物理原理的深刻理解与运用。

本片还特邀十余位权威学者组成顾问团队,确保叙述严谨深刻。解说词在学术考据之上,更添诗意与哲思。时而哲思深远,如开篇对黄金的溯源:“宇宙,用自己的方式和时间,把尘埃撒落在凡间。种子,被人拾起,在更小的世界里被重塑,就变成了今天的模样。”时而温情脉脉,如《不凡》结尾,见证西安的今夕:“入了夜,西安仿佛就变成了长安,一时间,难以分辨今夕何夕……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仰望天空,又如何平静内心。”时而深刻隽永,如《繁花》的总结,面对阙楼仪仗图与文武百官的想象:“那些普通和不普通的故事,那些帝王将相与普通人的悲喜,改变了光阴的走向,沉淀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原来,我们是由此而来,和他们一样,原来,我们从未变过。”文学化的表达,让冰冷的历史浸润温情,也让文明的血脉悄然贯通古今。

科技赋能,再现历史

《千年文物》提出“文物影像化工程”理念,将前沿影视技术与历史叙事深度融合,赋予静态文物动态生命。

在拍摄过程中,制作团队运用了8K超高清摄影技术,通过微距镜头刻画与动态呈现,将静态文物转化为沉浸式视听盛宴,让国宝真正“活起来”。结合微距镜头与三维动画,观众能清晰看到文物上每一处精美的纹路、细腻的色彩,仿佛这些文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从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上流转的光泽,到三彩胡人腾空马那栩栩如生的姿态,再到章怀太子墓《客使图》中人物服饰的细腻纹理,都得以清晰呈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见证历史的奇迹。同时,纪录片还巧妙运用了光影效果和音乐配乐,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富有诗意的氛围,进一步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

在动态复原上,《千年文物》创新引入AI算法与CG建模,重现了宏大的长安城、喧嚣的西市,甚至连胡旋舞的曼妙舞姿,都一一复原再现。为确保真实性,团队设立了考古依据、艺术表达、技术参数的“三重审核”标准,在匠心中实现了表达的跨越,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跨时空”交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
山东一地挖出汉代墓?回应来了 近日,有IP地址是山东泰安的网友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据说挖出来汉代墓了”等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对此...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是主角,他的谋士诸葛亮以及五虎将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和赵云,都得到了...
社评:“琉球学”研究为什么很有...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