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傅国涌:教育不应只追求成功,而追求成全人
迪丽瓦拉
2025-09-20 22:04:38
0

编者按:据多方证实,傅国涌先生于今日(7月7日)凌晨辞世,享年五十九岁。1967年,傅国涌生于浙江乐清,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多年来,先生多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青少年教育等问题。出版包括《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寻找中国之美》等多部作品。

你了解傅国涌吗?

1967年,傅国涌出生在大山深处,童年和少年正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他,几乎无书可读。所幸,在宁波教育局和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两个舅舅让他知道还有一个山外的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傅国涌在他的第一间书房

对于傅国涌来说,“历史”早已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常简单的慢生活中,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史料,思考中国百年来的命运沉浮,“我就活在历史当中,也以历史为业”。

从单位的废旧报纸、杂志,《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美学,再到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阅读。

“他们将我带进一个更深沉辽阔的世界,我对山外世界的想象不再停留在秦皇汉武、水浒三国,也不再停留在郁达夫、沈从文或拜伦、雪莱,我开始为古希腊以来一代代智者的思考所折磨,我渴望融入他们的阵营中,与他们站在一起。”

也因此,作为独立学者的傅国涌长期关注中国现代教育。

傅国涌在《新学记》一书中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固化、狭隘与落后,但也不失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傅国涌,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发现廿八都》等

不太为公众所知的是,这位当下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民间历史学者,在早年亦曾有过短暂的乡村中学教师的经历。

1987年9月到1989年1月,20岁出头的傅国涌在浙江温州任教,担任语文和历史老师。这段经历让傅国涌有机会深切感受到20年来中学历史教育的“变”与“不变”——形式上变化很大,课本华丽了,教学更花里胡哨了,但本质上,仍然是按照政治标准而不是教育本身来进行的。

彼时,在傅国涌的历史课堂上,虽然仍是按照教材的脉络,但并没有照本宣科。注重史料的他,以讲史实为主,将大篇幅的讲述放在了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上,以更宽的人文视野引导学生去探寻历史的真相。多年以后,当傅国涌再次与当年的学生聚首时,对于当年的授课,不少学生都直言“受益匪浅”。

在傅国涌的印象中,那时的学生还很淳朴,不急功近利,有着对知识纯粹的渴望。到了今天,整个时代已经变得非常功利,许多人读书精于算计,义无反顾地奔着实用的东西去,有着明显的功利性,人成了考试的机器,而历史并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

“在重应用、重技术的时代潮流中,历史是一门边缘化的学科,包括历史在内的整个人文学科都不被关注和重视,这是教育制度设计和整个社会环境导致的。”

近年来,傅国涌不时会到一些中学讲学交流,在与各地学生的接触中,他发现,一方面,有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比他想象的要深入很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所提的问题会让他啼笑皆非,“他们问的只是后面的部分,却并不知道前提是什么”。

“总体而言,现在仍然是人文匮乏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有着很深的历史传统的国家中,现在的人们不了解历史,大部分资讯来自零碎的片段的大众媒体,比如讲求娱乐化的电视,它是要好玩的有趣的,这就与准确、客观、完整相背离。大部分人还没有形成建立在历史事实上的健全价值观。”

在傅国涌看来,在随波逐流中,只有极少数人能跳出来,远离封闭的精神状态。

在中国,成功成了一种毒药,它被功利地定义成了“做大官发大财”,而教育有它本身的逻辑和规律,只有回到教育自身,从它自身出发,而不是从它以外的“成功”出发,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教化育人”的作用。

说到“读书过程中无意的副产品”,傅国涌自己就经历过不少。在长期读史料的过程中,傅国涌无意中接触了很多人对过去中小学的回忆,他由此汇编了后来引起教育界和新闻界关注的《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这两本反映晚清到民国50年间中小学教育的著作,通过整理大量回忆录,借由几十位过去的校长、老师、学生之口,其中不乏胡适、赵元任、钱穆等名家大师,打捞过去鲜活的中小学记忆,进一步体认那个时代的中小学教育。

▲1929年民国学堂

“那个时代的教育也有它的问题和缺点,但它最大的特点是始终围绕着人的教育,而不是工具的教育,它是以人的健全为目标的。它是成全人的教育,而不是成功的教育。这种人的教育,是那个时代的教育呈现出来的最有生命力的一个侧面。”

这种“不追求成功,而追求成全人”的教育,是傅国涌心中的理想教育,他希望“教与学都充满开放性、不确定性、愉悦性,学生、老师相互成全,各自找到人生自我实现的方式”。

在傅国涌看来,学校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它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无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我国的诸子百家时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人类。

教育到底是什么?傅国涌认为: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是为了谋求职业而存在的,而是寻求人之为人的价值,是有限的人在有限的时间中求问无限价值的管道,通过教育,让人更有可能超越自身的生物性限制,从而获得对人和人所在的这个世界更确切和实在的理解。

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是从一粒种子到大树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难... 一、名将单挑的是人情世故 在《三国演义》中,名将的排名颇具争议:“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原创 单... 在隋唐时期的英雄传说中,除了秦琼和程咬金的赫赫有名,单雄信和王勇王伯当这两位英雄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戴安澜·马革... 戴安澜,安徽芜湖人,赫赫有名的抗战将军,自号海鸥。 1942年3月,他率部赴缅甸参加远征军抗战。惨...
生活在战国,秦国老百姓和其它六... 全文共2156字 | 阅读需5分钟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战国时期的文章或影视剧,不免让人产生了一个...
原创 秦...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君主,他选择在骊山筑建自己的陵墓。秦始皇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至...
(抗战胜利80周年)探访山西阳... 7月9日,记者探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南沟村的狼峪抗战遗址公园。抗日战争时期,南沟村中的草帽山是日军据守...
原创 吴... 当然,这篇文章内容丰富,我帮你改写,保持字数和原意大致相当,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在许多...
原创 法... 说起三国这段历史,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总忍不住琢磨些 “如果”?比如要是关羽没丢荆州,要是郭嘉活得再...
原创 抗...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之而来的是对广阔沦陷区领土和敌伪资产的接收问题,成为了国...
原创 刘... 好的,我会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增加细节描述,同时保持原文的核心内容不变。 --- “把这...
原创 杨... 从红毯到街头,杨幂的汉服魔法:168元褶衣带火十年老店! 当汉服还是 “难日常” 的代名词时,幂怎...
原创 李... 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进了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见大势已去,登上煤山,看见...
原创 基... 乌克兰基辅地方政府最近批准了一份包括40多个纪念碑和纪念物的拆除清单,绝大多数这些纪念物都与前苏联及...
原创 真... 喜欢看宫廷剧的人都知道,古代选秀可是一项极其严肃且复杂的事情,尤其在清朝,因其独特的八旗制度,选秀过...
原创 汤... 《——【·前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杀功臣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胡惟庸案、蓝玉案里那些曾经的开...
原创 他... 谈到新中国时期享有崇高道德品质的将领,你心中是否有一个具体人选?有人认为这位将领是许光达大将,他曾多...
原创 日... 日本德仁天皇夫妇近日对蒙古国的访问,正在掀起一场外交风暴。这场看似平常的国事访问,却因天皇参拜日军战...
原创 吴... 在这场历史的交锋中,尽管吴三桂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但与康熙的较量中,他的不足显而易见。 首先,...
原创 陕... 陕西被誉为“三秦之地”,这一名称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理特征。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承...
原创 《... 《雍正王朝》老戏骨往事:那些用生命诠释"戏比天大"的艺术家 1998年深秋,《雍正王朝》片场,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