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和雍正,为何不想招惹日本人,又为何要把李卫等人安排到云南
迪丽瓦拉
2025-09-21 04:32:00
0

公元1679年,距康熙初登大宝已经快二十年。那时,康熙皇帝面临着国家一项颇为严峻的财政难题。在这一年举行的殿试中,他出了一道颇具深意的考题,题目简单却充满挑战,内容如下:

“我大清如今面临铜钱短缺,诸位可有何解决之策?”

或许有人会疑惑,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为何在清朝时期却开始喊铜钱不够用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尽管我国土地广阔,但某些资源并非真正充足,铜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清朝初期,科学技术尚不发达,能够开采的铜矿往往有限,且大多数都集中在那些早已被发现、易于开采的地方。铜不仅是制造金属物品的主要材料,也是铸造货币不可或缺的原料。从清朝建立初期开始,顺治帝便力求不加重赋税,因此国家的财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铸造铜钱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然而,铜矿资源的稀缺让清朝的统治者们深感困扰。为了应急,康熙时期曾积极从外部进口铜矿。而当时最主要的铜贸易伙伴正是日本。

为什么是日本呢?

首先,日本的铜矿资源丰富,且铜的质量上乘。清朝历史记录表明,进口的铜多为“紫铜”,这种铜即便是放到今天依旧被认为是高质量的金属。康熙年间,清朝从日本进口的铜矿数量庞大,每年进口的铜矿量常常以百万斤计,有时甚至高达七百多万斤。

其次,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也是关键因素。日本距中国较近,通过水路运输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高效,极大地促进了两国间的铜贸易。虽然其他国家也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但像日本这样能够和清廷保持长期稳定铜矿交易的,实属罕见。

那么,既然日本有如此丰富的铜矿资源,为什么清朝初期的统治者们没有采取长期解决之策,确保自给自足呢?

其实并非没人提出过此问题。康熙年间,海军名将施琅就曾向康熙建议过,要警惕日本的铜矿外流问题,并建议对日本采取行动,防止潜在威胁。但康熙并未采纳这一建议,未曾对日本采取过激行动。到了雍正时期,他的亲信李卫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担忧,但雍正依然没有采纳激烈手段。

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地理隔海之隔的优势。虽然日本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弱,但由于两国间隔海相望,这一自然屏障成了阻碍直接军事行动的巨大障碍。在古代,跨海作战极其危险,任何一方轻率行动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历史上,元朝曾派遣大军打击倭寇,结果却因海上天气的阻挠导致损失惨重。因此,古代国家之间的海上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极高的风险。

第二,清朝的政权并非中原土著。爱新觉罗氏的统治虽延续了几个世纪,但其根基依然不如明朝那般稳固,面对国内外多方压力,康熙及其继任者并未轻易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即便康熙具有宏图大略,也深知稳定政权是当务之急。换作是康熙,能保得住现有的局面,已是困难重重,贸然出兵或许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康熙期间,他确实努力寻找替代铜矿进口的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在云南发现了潜在的铜矿资源,然而,这片土地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云南当地存在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并不愿意将这块“肥肉”交给清廷控制。当地的许多利益分子故意隐瞒矿产资源的真正状况,有时甚至伪造报告,令清廷无法及时发现矿藏的丰富程度。

更糟糕的是,这些地方利益集团不仅采取了隐瞒铜矿的策略,还通过私自开采和倒卖铜矿获取巨大利润,进一步加剧了康熙朝在这一问题上的困境。直到康熙意识到真相时,他才开始派遣亲信进行治理,但云南的复杂局面和地方势力的抗拒使得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雍正继位后,对云南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改变。早在康熙时,雍正就亲自参与了政务,对地方治理有着深刻的了解。因此,在他成为皇帝后,他迅速调整了云南的管理机制,任命了得力的官员高其倬担任当地总督,且将他信任的鄂尔泰和李卫派往云南亲自督办。

经过多年的努力,雍正终于成功稳定了云南局势,并深挖铜矿资源。据史料记载,雍正所开采的云南铜矿产量远超预期,每年可开采约三百万斤,甚至一度达到了四百万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产量不断提升。到了乾隆年间,云南的铜产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峰,甚至占据了全国铜产量的80%以上。

由此可见,雍正对云南的重视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云南不仅成为清朝铜矿的主要来源,也确保了清廷不再依赖日本的铜矿进口。通过对云南资源的合理开采,清廷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铜钱问题。

最后,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尽管铜钱不像纸币那么容易损坏,为什么清朝每年仍然需要如此大量的铜矿来铸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清廷在财政上的“永不加赋”的底气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上空飘洒着漫天纸片,犹如一场诡异的雪。就在市民们弯腰捡拾时,一架B-29...
原创 关... 关羽的北伐是三国历史中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但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在那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原创 前...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联合,杀害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
一坛酒 搅动明清28帝 ——燕... “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
原创 楚... 在古代中国,继承问题对于一个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楚国的楚考烈王熊渠,是战国时期一位有影响力的君主,但...
原创 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的这句诗,充满了疑问和感慨。谁能知晓三国的纷争到底持...
原创 1... 民国十年(1921年),15岁的溥仪在受外国老师庄士敦影响后,第一次知道了电话的存在。他决定在紫禁城...
原创 关...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总是能让我们津津乐道,尤其是那些英勇的名将,关羽更是成为了全民偶像。关羽在长时间...
原创 皇... 唐朝在推翻隋朝后,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强大到几乎无敌于天下。古...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英雄人物。像袁绍、孙坚、公孙瓒...
上海首次系统展示古滇国考古发现... 中新网上海11月18日电 (李秋莹)你是否听说过古滇国?无论是《史记》中寥寥数语勾勒的传奇古国,或是...
原创 唐... 李世民和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虽然两人曾是夫妻,但李世民却并不喜欢武则天,甚至他们之...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投胎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若投得好,就能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若投得不好,便注定一生贫...
原创 魏... 《——【·前言·】——》 安陵是战国末期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国,四面被强敌包围,国内没有强大的军队,外面...
原创 他... 历史上,关羽以“刚而自矜”著称,甚至连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都曾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个“老卒”罢了。但...
原创 中...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历史记载,目前中国共有五千多种姓氏,这些姓氏经过...
原创 嘉... 在皇帝的眼中,严世藩和海瑞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两者之间不可能进行比较。并且,也不是因为某人冒犯了皇帝...
原创 刘... 1. 下令杀樊哙 最近,天气一直不太好,阴云密布,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仿佛随时可能迎来一场暴风雨。...
原创 自... 自古以来,山东和山西就有着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汉书》早有记载,这句话不仅总结了两地的文化特点...
原创 一...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指示,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和东北的四大野战军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