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来源于史记,翻成中文到底啥意思?
迪丽瓦拉
2025-09-21 05:01:45
0

有人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真正的战斗中,你可以凭借兵力和战术抵挡攻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然而,世上有些事情稍不留神便会被人钻空子,等到察觉时,问题已经深入骨髓,根除变得极为困难。尽管如此,世间万事无绝对,只要及时发现,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仍然有挽回的可能。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关系极为复杂的邻国。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日本人常常说出一句话:“八嘎呀路”。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中国人对这句话如此反感?它背后又隐藏着日本人怎样的心理?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灿烂的历史,各朝代文化风貌独特,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日本作为中国的邻邦之一,自隋唐时期起,曾多次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文化。这些文化传入日本后,结合本土实际逐渐形成独特风格。

例如,日语中许多词汇受汉语影响,“八嘎呀路”便是其中之一。它源自日语词组“马鹿野郎”,但含义非常不友善。直译过来是“愚蠢到无药可救的人”,带有强烈的侮辱意味。

“马鹿”一词部分源自中国古籍《史记》。传说秦二世皇帝胡亥深受宦官赵高宠信。赵高为测试群臣忠诚,故意拿来一只鹿,向胡亥称那是一匹马。胡亥虽未上战场,却明白眼前不是马。赵高不理会,转而询问大臣们鹿还是马。担忧赵高权势,大多数人违心回答“马”,只有少数勇敢者直言是鹿,结果被赵高残忍清除。正是这种混淆是非、暗算忠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野郎”在日语中指无教养的乡野粗人。将“马鹿”和“野郎”合并为“八嘎呀路”,侮辱意味更为强烈,成了日常用语中的辱骂词。

进入晚清时期,中国经历多朝封建王朝更迭,逐渐衰弱。闭关锁国、思想保守让清朝国力大减。西方列强凭借强大军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当时迅速崛起的日本也加入列强行列,对中国展开侵略。

自那时起,日本开始以武力侵华,直至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才被迫结束其武装侵略。在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对中国人民常用“八嘎呀路”一词,讥讽中国人为愚蠢无知之辈。

早在隋唐,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臣和学者赴华学习文化,中日礼尚往来,互派学者。例如佛教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他主持修建的唐昭寺见证了两国当时的友好关系。

时光流逝,日本逐渐融合隋唐文化与自身传统。明治维新后,更积极引进西方文化,使国力大幅增强。然而,国力增长并未带来睦邻友好,反而引发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清朝弱势时期,日本趁机加紧攻占中国领土。

1931年,日本开始局部侵华,直到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这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无数惨无人道的罪行,最著名的当属南京大屠杀,屠杀30多万无辜军民震惊世界。除此之外,死于日军暴行的中国同胞数不胜数。

日军在屠杀同时,还不断用“八嘎呀路”、“支那人”等辱骂词侮辱中国人,轻蔑中国国民,认为他们是愚昧低贱之辈。这份耻辱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以洗清。

军事对抗的胜负尚可见分晓,但有一种战法更为隐蔽恐怖,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杀人于无形。在我们的土地上,竟然时不时出现一些带有复杂含义的异国文化现象,表面平凡的事物背后隐藏着他人的蓄谋,这难免令人心生寒意。

古语说:“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当别人真心对我们好,我们自然以礼相待;若对方心怀恶意,我们也绝不会坐以待毙。强大的人,总能吸引更多优秀与友善的伙伴;弱小的人,往往成为欺凌和羞辱的对象。

机会不会等待停滞不前的人,也不会垂青盲目冲动者。只有头脑清醒、耳聪目明、身体强健的人,才能走得稳健且长远。

然而,厚积薄发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绝非一朝形成。要成为千里骐骥,须经过长久锻炼与坚持。不能忘记祖先遗志,打铁还需自身硬。认清外来的糖衣炮弹,克制不必要的欲望,才能健康成长,愈加坚强。

知耻而后勇,缺失之物不应强取他人,更不该妄想占为己有。毕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纵然得之一时,也难以长久。

更何况这些本就非己所有,无理占有只会失去更多。人们欢迎真诚的朋友,却永远不会容忍一个满脑算计、四处设陷的窃贼,难道不是如此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上空飘洒着漫天纸片,犹如一场诡异的雪。就在市民们弯腰捡拾时,一架B-29...
原创 关... 关羽的北伐是三国历史中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但许多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刘备和诸葛亮在那时选择了按兵不动?...
原创 前...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与清河王苻法联合,杀害了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建元六年(370年)以后,苻...
一坛酒 搅动明清28帝 ——燕... “八九不离十”“九五至尊”“胡言乱语”这些词语的出处您知道吗?它们和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史有何关系?燕云...
原创 楚... 在古代中国,继承问题对于一个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楚国的楚考烈王熊渠,是战国时期一位有影响力的君主,但...
原创 三...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的这句诗,充满了疑问和感慨。谁能知晓三国的纷争到底持...
原创 1... 民国十年(1921年),15岁的溥仪在受外国老师庄士敦影响后,第一次知道了电话的存在。他决定在紫禁城...
原创 关...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总是能让我们津津乐道,尤其是那些英勇的名将,关羽更是成为了全民偶像。关羽在长时间...
原创 皇... 唐朝在推翻隋朝后,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到了唐玄宗时期,国家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强大到几乎无敌于天下。古...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涌现出了许多英勇的英雄人物。像袁绍、孙坚、公孙瓒...
上海首次系统展示古滇国考古发现... 中新网上海11月18日电 (李秋莹)你是否听说过古滇国?无论是《史记》中寥寥数语勾勒的传奇古国,或是...
原创 唐... 李世民和武则天在唐朝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虽然两人曾是夫妻,但李世民却并不喜欢武则天,甚至他们之...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投胎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若投得好,就能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若投得不好,便注定一生贫...
原创 魏... 《——【·前言·】——》 安陵是战国末期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国,四面被强敌包围,国内没有强大的军队,外面...
原创 他... 历史上,关羽以“刚而自矜”著称,甚至连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都曾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个“老卒”罢了。但...
原创 中...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历史记载,目前中国共有五千多种姓氏,这些姓氏经过...
原创 嘉... 在皇帝的眼中,严世藩和海瑞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两者之间不可能进行比较。并且,也不是因为某人冒犯了皇帝...
原创 刘... 1. 下令杀樊哙 最近,天气一直不太好,阴云密布,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仿佛随时可能迎来一场暴风雨。...
原创 自... 自古以来,山东和山西就有着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汉书》早有记载,这句话不仅总结了两地的文化特点...
原创 一...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指示,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和东北的四大野战军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