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天皇得知后什么反应?
迪丽瓦拉
2025-09-21 09:03:15
0

1931年9月18日晚,沈阳柳条湖一带突然传来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南满铁路的轨道被炸毁,整个夜空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在这片混乱中,日军关东军迅速抬出了三具尸体,并将其身穿中国军服,宣布:“这是中国军队所为,故意破坏铁路。”借此为借口,关东军对东北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

按理说,日本天皇裕仁应该对关东军的行为有所约束和干预,因为天皇在日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陆海军的最高统帅,而关东军未经天皇的授权擅自发动侵华战争,这显然是在挑衅天皇的威权。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裕仁天皇不仅没有制止这一切,甚至未曾对此作出任何惩处。

有不少人认为裕仁天皇当时实际上是军部的傀儡,无法干预军队的行动,但这种看法未免过于片面。实际上,裕仁天皇在整个九一八事变中的角色并非如此被动。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他的态度实际上是默许,甚至是支持关东军的侵略行动。日本天皇在国内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几乎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军队的指挥权也完全掌握在他手中,国民更是不能公开批评天皇。因此,关东军的行动能得以肆意展开,显然是在裕仁天皇的纵容下进行的。

裕仁天皇于1901年出生,是大正天皇的长子,自幼便被视为未来的天皇,生活在一个充满军国主义氛围的环境中。为了培养他崇尚武力的性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海军中将家中生活,六岁时又进入了皇室专门的学习院。由日俄战争中的陆军大将担任其老师,这一切无不为他将来成为天皇做准备。裕仁天皇上位后,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机会非常少,外界常常看见他戴着眼镜,身形矮小,这样的形象让人难以将他与一位强势的领袖联系起来。然而,尽管外貌显得和蔼可亲,实际上,他的思想却充满了武力崇拜,他在书房里陈列的拿破仑和达尔文的半身铜像,便是他心目中的偶像。拿破仑征服欧洲,达尔文提倡“适者生存”,这些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裕仁的军事思维。

1926年,大正天皇退位,裕仁继位成为日本第124代天皇,他也成为了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虽然他几乎从不公开演讲,且因近视常年佩戴眼镜,外人看他时通常觉得他温和无害,但他背后却一直有着一个强大的军国主义网络。上任后,裕仁天皇并不直接干预政治,而是通过设立一系列军事战略,支持日本不断加大对外侵略的力度。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数年里,日本的扩张野心愈发明显。1927年,裕仁天皇指示日本派遣军队进入中国,以“保护在华侨民”之名进行干预。随后,日本军队与中国军队多次发生冲突,尤其是在济南地区,日军屠杀了超过一万名无辜的中国军民。1928年,关东军更是以暗杀东北王张作霖的方式加剧了局势,尽管此举并未获得日本政府的批准,首相田中义一对此表示强烈反对,甚至要求严惩其中的主谋。然而,裕仁天皇并未对关东军的这一行动作出实质性反应,只是将其视为军部的内部事务,仅仅剥夺了参谋河本大作的指挥权,并没有进一步追责。

事实上,裕仁天皇在背后支持关东军的侵略行为,甚至在1928年底就与关东军的石原莞尔中佐共同策划了夺取满洲的计划。石原莞尔迅速来到东北,进行实地考察,并于1930年提交了详细的军事计划。随后,日本关东军通过不断挑起事端,从万宝山血案到柳条湖爆炸,逐步为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铺平了道路。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几天,驻沈阳的日本总领事林久治郎已经注意到关东军的异常活动,并及时向东京报告。尽管外交部长币原喜重郎曾试图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担心国际舆论的反应,但最终关东军还是在未得到政府正式批准的情况下发起了侵略。裕仁天皇得知事件发生后,虽然表示事态不宜扩大,但并未对关东军的侵略行为做出任何制止或惩处。按照常理,作为日本的最高统帅,裕仁天皇本应立即制止关东军的擅自行动并追究责任。然而,他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反而纵容了这一侵略行为,令关东军的进攻步伐愈加肆无忌惮。

随着沈阳、长春等城市接连陷落,张学良选择了继续退却,不敢抗争,将希望寄托在国际社会和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身上。日军在东北的侵略行动势如破竹,最终占领了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裕仁天皇也对关东军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表彰,许多主谋,如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得到了晋升和嘉奖。这一切都证明了他对关东军侵略行为的极力支持。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在这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数百万无辜民众丧生。尽管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接受了审判,但裕仁天皇却巧妙地逃脱了责任。美国在审判时占据了主导地位,考虑到战后对日本的控制利益,不愿意惩治天皇。裕仁天皇的亲信和律师们精心为其辩护,声称他无法阻止军部的侵略行为,最终使他得以免于审判。实际上,裕仁天皇不仅在战争期间支持了日本的扩张,还在南京大屠杀等多次侵略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即使在战后的审判中,裕仁天皇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在日本国内有着极高的声望,民众普遍认为他只是军部的傀儡。可事实上,裕仁天皇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他的纵容和支持直接导致了日本的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和随后的侵略行径,至今仍是中国人民心头的伤痛。对于这段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警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张信是明代初期一位重要的将领,他出生于临淮。其父亲张兴曾在永宁卫担任指挥佥事,直到去世。在父亲的职业...
原创 读... 作者:李大奎 《三国演义》有名的桥段"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已是一方诸侯的曹操唯独对投奔他的久困之...
原创 如... 中国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英国人民为什么会在丘吉尔贡献最大最耀眼的时日,非但没有推崇他,反倒硬生生地把...
原创 敢... 《三国演义》中,赵云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以勇猛善战、忠义无双著称。他一生征战无数,单挑战绩极为辉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张冲:率部...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云南人民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汉... 公元前202年,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战,最终分出了胜负。出身寒微的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独特的军事战略而闻名。然而,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波折与坎...
成语“半老徐娘”,“徐娘”是谁... 关注 “哗啦——”井水吞没华服的那一刻,梁朝皇宫的死寂被彻底砸碎。 南朝梁元帝萧绎面无表情地看着侍...
蒋维崧︱俄藏敦煌、黑水城文献出... 编者按:从1989 年开始,上海古籍社启动抢救出版流失海外的敦煌西域文献文物项目,1992 年开始出...
原创 溥... 封建王朝经历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华夏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封建时代不仅是历代人们的记忆,它还见...
原创 这... 《——【·前言·】——》 三国后期,魏国人才济济,可惜不少顶梁柱还没熬到关键时刻就早早去世了。 尤其...
原创 古... 古代中国社会非常重视宗祧继承,而这一制度的核心源于“血食”观念。古人认为“人死曰鬼”,即人在死后虽肉...
三国乱世里,他是智勇足备的江东... 建安五年的丹徒山,晨光穿透薄雾,照在孙策年轻的脸上。他勒住战马,望着远处滚滚东流的长江,嘴角扬起自信...
原创 民... 刘正安:民国时期苏州的传奇商界人物 刘正安,民国时期的苏州商界和江湖的传奇人物。自20世纪20年代至...
戴向明:中原何以成为中华文明核... 作者:戴向明 来源:《历史评论》2025年第3期 中原腹地自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一直处于东、西两大文化...
记晚清《吉金志存》收录的一件二... 最近,西北大学刘威博士在《四川文物》2025年第3期发表文章(以下简称“刘文”),披露了一件收录于晚...
原创 皖... 1941年1月17日,周恩来同志拨通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的电话,电话那端传来了周恩来愤...
原创 皇... 《——【·前言·】——》 战国时期的秦国,神童甘罗,十二岁就能言善辩,智慧超群。 一次,皇帝在朝堂上...
原创 被... “斩立决?” “流放。” “去哪?” “宁古塔。” “那不还是个死吗?” 在古装剧...
唐晓峰:“以佛道释耶”——唐代... 关于古代基督教入华有诸多传说,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耶稣门徒多玛自印度到中国传教,多玛使徒生活的年代对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