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总书记在联合国敲鞋是怎么回事?1960年10月12日赫鲁晓夫敲鞋
迪丽瓦拉
2025-09-21 11:04:28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60年10月12日,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因对菲律宾代表不满而做出了一个令全球震惊的举动——他脱下鞋子敲击桌面。那一幕至今依然令人记忆犹新。那么,这一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同回顾。

这一事件发生在1960年10月12日,地点是联合国大会的第902次会议。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废除新西方殖民主义的演讲,严厉批评了欧美列强的霸权行为,并讽刺一些发展中国家甘心为列强的帮凶。赫鲁晓夫的言辞犀利,批判极为尖锐,但这却激怒了菲律宾代表洛伦佐·萨姆朗。他立刻走上讲台,反击赫鲁晓夫的观点,指责苏联在东欧推行的政策与殖民主义毫无二致,甚至比西方列强更为恶劣。他直言赫鲁晓夫的行为充满虚伪,言行不一。

赫鲁晓夫是一个情绪容易失控的人,面对如此尖锐的指责,他立刻感到愤怒,要求立即发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前苏联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扎哈罗夫将军曾这样描述:“联合国会议气氛紧张,正在讨论苏联提出的消除殖民主义的问题。突然,一个菲律宾代表站上讲台,指责苏联就像殖民者一样。赫鲁晓夫听后暴跳如雷。我坐在他身后,看他与外长葛罗米柯商量后,举手请求发言。”

然而,主持会议的爱尔兰代表鲍尔顿似乎没有看到赫鲁晓夫的举手请求,赫鲁晓夫再次站起来举手,但发言人依然没有停下。当时,赫鲁晓夫的耐性终于达到了极限,他脱下了脚上的矮帮皮鞋,开始用鞋底轻轻敲击桌面。这一举动就像是用鞋子打节拍器一样的节奏感。最终,赫鲁晓夫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他走上讲台,直接向菲律宾代表挥手示意,让他下去,然后愤怒地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关于赫鲁晓夫为何会脱鞋敲桌子,历史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扎哈罗夫将军的说法,赫鲁晓夫由于无法发言而激动至极,决定通过脱鞋敲桌子的方式表达强烈的不满。这一做法来自赫鲁晓夫的故乡——乌克兰乡村,在那里,如果农民在面临官员不公时,常常会脱下鞋子在地上敲打,以此来表达抗议和蔑视。法新社当年也有报道称,“赫鲁晓夫脱下了他右脚的一只打蜡黄色皮鞋,挥舞着它,怒气冲冲地敲击桌子。”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赫鲁晓夫并没有敲桌子,而是仅仅举起鞋子挥舞。根据联邦档案馆馆长安德烈·索罗金的说法,“赫鲁晓夫脱下了一只鞋子,举起来表示不满,但并没有用它敲击桌面。”无论如何,脱鞋举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失控,尤其是在国际场合上,这种行为是严重的外交失礼。在外交场合中,国家元首的举止代表着国家的尊严,绝不能失态。

赫鲁晓夫这一行为,迅速成为冷战时期的标志之一,它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赫鲁晓夫的个性——他是一个冲动而感性的人,或许也因此有着一定的亲和力和魅力。

有趣的是,赫鲁晓夫去世前,特别要求苏联著名雕塑家恩斯特·约瑟福维奇·涅伊兹韦斯内伊为他设计墓碑。这两位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往事。1962年,赫鲁晓夫曾在莫斯科美术协会的展览上,看到涅伊兹韦斯内伊的抽象艺术作品时,大发雷霆。他指责这些作品毫无意义,还批评艺术家用抽象的形式歌颂祖国,甚至嘲笑涅伊兹韦斯内伊的作品内容过于怪异。“这些画简直是驴蛋,还不如随便画点东西,”赫鲁晓夫愤怒地说道。而且,他还直接质疑画家是不是个“同性恋”。这一番话让涅伊兹韦斯内伊愤怒不已,作为二战的英雄,他曾在战斗中负伤并获得红星勋章。他毫不畏惧地回应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同志,如果您找个美女来,我当场证明我是不是一个正常男人。”

出乎意料的是,赫鲁晓夫并没有因涅伊兹韦斯内伊的回击而生气,反而笑了笑。尽管如此,赫鲁晓夫的言辞并没有得到宽容,他的批评让涅伊兹韦斯内伊的作品受到了打压,苏联文联的领导也开始对其进行批评。

然而,尽管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赫鲁晓夫去世后,涅伊兹韦斯内伊却依然没有计较这些,花了两年的时间精心制作了赫鲁晓夫的墓碑。墓碑的设计以黑白两种花岗岩交织而成,中央镶嵌着赫鲁晓夫的铜像,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墓碑的基座由四块花岗岩组成,刻有赫鲁晓夫的名字和生卒年,但没有其他任何附加文字。

涅伊兹韦斯内伊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赫鲁晓夫复杂的看法:既是一个具有英雄气质的人,又是一个在某些方面令人失望的失败者。正如历史所言,赫鲁晓夫的形象在世人眼中既有光辉也有阴影,究竟他是英雄还是失败者,留给后人评判。

历史是最公正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声明: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来自百度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历史记载,目前中国共有五千多种姓氏,这些姓氏经过...
原创 嘉... 在皇帝的眼中,严世藩和海瑞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两者之间不可能进行比较。并且,也不是因为某人冒犯了皇帝...
原创 刘... 1. 下令杀樊哙 最近,天气一直不太好,阴云密布,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仿佛随时可能迎来一场暴风雨。...
原创 自... 自古以来,山东和山西就有着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汉书》早有记载,这句话不仅总结了两地的文化特点...
原创 一... 1949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指示,决定将西北、中原、华东和东北的四大野战军分别命名为一、二、三、四野...
原创 原... 在古代,一个朝代走向灭亡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比较尴尬的原因是皇帝不能生育,导致了继承人问...
原创 周... 在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出色的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有一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女性人物,如貂蝉、...
原创 摆...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幕。在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追兵,采取了一个大胆的策略...
原创 在... 在蒹葭关之战中,张飞与马超的对决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战斗。两人激烈交战了220多回合,始终没有分出胜负,...
原创 中... 11月14日,我在《》一文中谈道,中国完全可以在美国及西方反对的情况下,根据联合国的法律条文单独对日...
原创 原...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的关系非常复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变化。不过,尽管如此,还...
原创 历... 近日,琉球地区出现引人瞩目的新动态,“琉球有事,就是有事”这类曾难以想象的标语竟被公然悬挂。这一变化...
原创 清... 从西晋时期开始,皇室的封王制度出现了亲王和郡王的区别,一字王通常等级较高,二字王则较低。因为一字王通...
原创 尧... 从我们小时候学的历史来看,尧是一个大部落的领袖,以德行治理国家,后来因为年老,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很多...
原创 守... 诸葛亮在守卫街亭时,并没有选择赵云、魏延或姜维,而是决定派遣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这背后其实有诸葛亮自...
原创 沙... 他是最传奇的沙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深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然而,九年后,他...
原创 顺...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
原创 李... 年关将至,许多家庭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福字了吧。如今,门神已经很少见了。由于现代住宅的大门普遍较窄,城市...
原创 陈...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人便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经济、稳定政局,并努力收复失地。1950年...
原创 央... 央视:日本忘战必危广岛和长崎原子弹65万日本人死亡只能无条件投降 1678字 日本在二战中遭受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