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总书记在联合国敲鞋是怎么回事?1960年10月12日赫鲁晓夫敲鞋
迪丽瓦拉
2025-09-21 11:04:28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60年10月12日,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因对菲律宾代表不满而做出了一个令全球震惊的举动——他脱下鞋子敲击桌面。那一幕至今依然令人记忆犹新。那么,这一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同回顾。

这一事件发生在1960年10月12日,地点是联合国大会的第902次会议。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发表了关于废除新西方殖民主义的演讲,严厉批评了欧美列强的霸权行为,并讽刺一些发展中国家甘心为列强的帮凶。赫鲁晓夫的言辞犀利,批判极为尖锐,但这却激怒了菲律宾代表洛伦佐·萨姆朗。他立刻走上讲台,反击赫鲁晓夫的观点,指责苏联在东欧推行的政策与殖民主义毫无二致,甚至比西方列强更为恶劣。他直言赫鲁晓夫的行为充满虚伪,言行不一。

赫鲁晓夫是一个情绪容易失控的人,面对如此尖锐的指责,他立刻感到愤怒,要求立即发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前苏联克格勃保卫局局长扎哈罗夫将军曾这样描述:“联合国会议气氛紧张,正在讨论苏联提出的消除殖民主义的问题。突然,一个菲律宾代表站上讲台,指责苏联就像殖民者一样。赫鲁晓夫听后暴跳如雷。我坐在他身后,看他与外长葛罗米柯商量后,举手请求发言。”

然而,主持会议的爱尔兰代表鲍尔顿似乎没有看到赫鲁晓夫的举手请求,赫鲁晓夫再次站起来举手,但发言人依然没有停下。当时,赫鲁晓夫的耐性终于达到了极限,他脱下了脚上的矮帮皮鞋,开始用鞋底轻轻敲击桌面。这一举动就像是用鞋子打节拍器一样的节奏感。最终,赫鲁晓夫得到了发言的机会,他走上讲台,直接向菲律宾代表挥手示意,让他下去,然后愤怒地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关于赫鲁晓夫为何会脱鞋敲桌子,历史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扎哈罗夫将军的说法,赫鲁晓夫由于无法发言而激动至极,决定通过脱鞋敲桌子的方式表达强烈的不满。这一做法来自赫鲁晓夫的故乡——乌克兰乡村,在那里,如果农民在面临官员不公时,常常会脱下鞋子在地上敲打,以此来表达抗议和蔑视。法新社当年也有报道称,“赫鲁晓夫脱下了他右脚的一只打蜡黄色皮鞋,挥舞着它,怒气冲冲地敲击桌子。”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赫鲁晓夫并没有敲桌子,而是仅仅举起鞋子挥舞。根据联邦档案馆馆长安德烈·索罗金的说法,“赫鲁晓夫脱下了一只鞋子,举起来表示不满,但并没有用它敲击桌面。”无论如何,脱鞋举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失控,尤其是在国际场合上,这种行为是严重的外交失礼。在外交场合中,国家元首的举止代表着国家的尊严,绝不能失态。

赫鲁晓夫这一行为,迅速成为冷战时期的标志之一,它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赫鲁晓夫的个性——他是一个冲动而感性的人,或许也因此有着一定的亲和力和魅力。

有趣的是,赫鲁晓夫去世前,特别要求苏联著名雕塑家恩斯特·约瑟福维奇·涅伊兹韦斯内伊为他设计墓碑。这两位曾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往事。1962年,赫鲁晓夫曾在莫斯科美术协会的展览上,看到涅伊兹韦斯内伊的抽象艺术作品时,大发雷霆。他指责这些作品毫无意义,还批评艺术家用抽象的形式歌颂祖国,甚至嘲笑涅伊兹韦斯内伊的作品内容过于怪异。“这些画简直是驴蛋,还不如随便画点东西,”赫鲁晓夫愤怒地说道。而且,他还直接质疑画家是不是个“同性恋”。这一番话让涅伊兹韦斯内伊愤怒不已,作为二战的英雄,他曾在战斗中负伤并获得红星勋章。他毫不畏惧地回应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同志,如果您找个美女来,我当场证明我是不是一个正常男人。”

出乎意料的是,赫鲁晓夫并没有因涅伊兹韦斯内伊的回击而生气,反而笑了笑。尽管如此,赫鲁晓夫的言辞并没有得到宽容,他的批评让涅伊兹韦斯内伊的作品受到了打压,苏联文联的领导也开始对其进行批评。

然而,尽管曾有过不愉快的过节,赫鲁晓夫去世后,涅伊兹韦斯内伊却依然没有计较这些,花了两年的时间精心制作了赫鲁晓夫的墓碑。墓碑的设计以黑白两种花岗岩交织而成,中央镶嵌着赫鲁晓夫的铜像,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墓碑的基座由四块花岗岩组成,刻有赫鲁晓夫的名字和生卒年,但没有其他任何附加文字。

涅伊兹韦斯内伊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赫鲁晓夫复杂的看法:既是一个具有英雄气质的人,又是一个在某些方面令人失望的失败者。正如历史所言,赫鲁晓夫的形象在世人眼中既有光辉也有阴影,究竟他是英雄还是失败者,留给后人评判。

历史是最公正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声明: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来自百度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河... 最近,《天下长河》这部电视剧在热播,讲述了康熙年间皇帝治理黄河的故事。剧中有一段情节,河道总督与两江...
原创 野...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皇帝,他从贫困潦倒的乞丐起步,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坚韧,逐步建立起强大的...
讲述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厚重(文化... 西夏绿釉鸱吻。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鎏金铜牛。 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提供 西夏灰砂岩石马。...
陈良为:“西方伪史论”可以休矣 近日,中国互联网上一批宣扬“西方伪史论”的自媒体账号,据报集体被封禁,出现被禁言的情况。 “西方伪史...
原创 春... 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 隋朝的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重大变化。此举...
原创 李...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等人组成的取经队伍,历尽艰难险阻,前往西天求取佛法的...
原创 仅... 咸淳三年(1267年),当蒙古军队逼近襄阳城时,南宋与蒙古之间的生死较量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场对决...
原创 吕...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俗语在中国广为流传,而其中提到的吕洞宾,更是中国神话历史中的一位传奇人...
原创 吕...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争霸天下。吕布,这位来自并州的年轻猛将,武力堪称一绝,时人称他为“人中吕布,马中...
原创 日... 近来,一篇帖子持续引发广泛关注。一位名叫山田一郎的网友表达了他的困惑:二战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为什么日...
原创 朝... 在您阅读此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能让您便于分享和讨论,也能带给您更多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西夏陵”,申遗成功!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
原创 郭... 后人常常把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位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拿来比较,甚至有人提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样的说法...
原创 古... 老子,本名重耳,字伯阳,出身于楚国苦县曲仁里。他的母亲在一次目睹大流星划过天空后,怀孕了。虽然据说是...
原创 名... 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被誉为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这一称号无疑是对他们卓越军事才能的认可。然而,在这四...
原创 公... 为了深入研究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国家科委(今科技部)在上世纪末组织了一个由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
开启历史奇幻之旅,这个研学宝藏... 中山国研学基地依托业内专家、高校资源,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研学课程,让青少年得以亲手触...
原创 万... 说起万家岭战役,得先弄明白这仗是怎么回事。这场仗是1938年10月打的,属于抗日战争里武汉会战的一部...
原创 从... 前言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七月,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刚满一个月,便收到了一封来自陕西平凉的奏表。...
原创 从... 阅读本文之前,麻烦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体验到更多的互动乐趣,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