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谈“西夏陵”成功申遗
迪丽瓦拉
2025-09-21 17:34:33
0

权威访谈|生动讲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 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谈“西夏陵”成功申遗

当地时间11日下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我国2025年申报项目“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60项世界遗产。对此,新华社记者专访了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

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重要见证

问:“西夏陵”的突出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宋辽夏金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的重要发展阶段,西夏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陵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直接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不可替代的见证作用,实证了西夏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其在选址方位、空间布局、陵寝制度、陵墓建筑、营造技术、丧葬习俗等方面所体现的特征,全面承袭唐宋帝陵陵寝制度和传统木构建筑体系,吸收党项吐蕃回鹘契丹、女真等多元族群文化传统,充分展现了这一时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之间,以宁夏平原为中心,基于不同民族、不同生业、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而产生的文化融汇与创新特征。西夏陵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见证,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西夏陵”符合世界遗产标准2和标准3,认可西夏陵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同时,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西夏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认为西夏陵文物保护法律体系、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土遗址保护实践与科研,为保护该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成果

问:“西夏陵”申遗成功有何重大意义?

答:“西夏陵”申遗成功,是中央有关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成果。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向国际社会系统展现了我国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利用工作,切实履行世界遗产公约所开展的长期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也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进一步呈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展示了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进一步介绍了我国文物保护的制度体系、科学理念、保护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我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融合保护方面的积极探索。

提升保护水平 深化价值研究

问:下一步,对于西夏陵的保护、研究、阐释工作有哪些安排?

答:一是持续加强遗产保护。实行常态化监测,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究,进一步提升土遗址保护能力水平,重点推进土遗址日常保养维护和预防性保护,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制定保护加固计划,改善陪葬墓及各类遗存保护状况。加大对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推动遗产地全面、可持续发展。推进西夏相关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

二是持续深化文物考古学术研究。开展西夏陵防洪工程遗址等考古研究工作,做好已有考古成果梳理,加快推进考古报告、研究报告编辑出版和专业著作、学术文章撰写发表,进一步挖掘提炼西夏陵价值内涵,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扩大我国西夏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三是强化保护管理机构队伍建设。支持指导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整合相关资源,进一步增强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专业力量,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加强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西夏陵保护能力和水平。

四是完善遗产价值展示阐释体系。在深化价值研究的基础上,以西夏陵世界文化遗产突出价值阐释为核心,整合周边西夏相关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策划文物主题游径,提升价值传播能力。同时,规范旅游经营活动管理,避免旅游过度开发。

贡献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问: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40年来,我国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一是优化调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北京中轴线、西夏陵等11项文化遗产连续申遗成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60项,总数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二是突破管理瓶颈,全力推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探索跨部门、央地军地协同管理机制,逐步提升保护管理机构层级,推进遗产保护、管理、监测、展示与旅游统一管理,着力破解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难题。

三是推进世界遗产理念与中国保护实践相结合,立足中国文物保护的自身规律,探索中国特色保护理念体系。修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进文化景观、文化线路、运河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保护,探索长城分类分级保护策略和活态遗产保护利用思路。

四是实施长城、莫高窟故宫、避暑山庄、布达拉宫、大足石刻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重大工程,全面提升遗产保护展示水平,形成一批保护修缮、保养维护、展示阐释示范案例;改善遗产保护状况和环境风貌,推动遗产保护向研究型保护转变。

五是鼓励科技创新,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壁画彩画与土遗址保护材料、关键技术攻坚,形成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规范,推动数字化赋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一系列成果。

六是参与世界遗产国际治理体系建设,贡献遗产保护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多次成功举办世界遗产大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国际组织合作推进保护理念、数字技术、遗产监测研究,联合开展管理咨询、能力建设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开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专项行动”,会同相关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提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并将更多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向世人更好、更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徐壮 杨湛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蒋经国为何被称作“建丰同志” 作者 |星火·薪火 无论是前几年热播的《北平无战事》,还是今年热播的《沉默的荣耀》,剧中都有一个相...
原创 宋... 宋朝建立不到一百年,文治武功的基础尚在巩固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续传承和发展。皇位的...
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研究新成果:坑... 记者1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国际权威科技考古期刊《考古科...
原创 美... 问一个问题:日本侵华到底图的是什么?抢土地?抢资源?不。几十年来,日本右翼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提出所...
毛泽东称赞“了不起的奇迹”:红...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香港11月18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18...
原创 项... 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感到十分得意,甚至略带自豪地大喊“还有谁?”时,可能并不知道,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
原创 西... 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和周成王通过封建制度来稳定政权,给亲戚们分封土地,以此来防守和巩固周朝的统治。...
原创 关...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虽然黄忠已经是年纪偏大,但依然体力充沛,表现出不输年轻人的英勇。然而,庞德...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