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到小妾房中休息,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后却把小妾直接斩杀
迪丽瓦拉
2025-09-21 18:02:55
0

文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曹操,素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美名,尤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聪明才智为世人称颂。这一枭雄般的气度,不仅使他在乱世中屡屡成功,也令无数后人追忆并传唱其谋略。然而,这位功勋赫赫、智勇双全的领袖,竟然会在某个夜晚做出令人难以想象的举动——在与心爱的小妾共度良宵后,竟在一阵暴怒中拔剑将其斩杀,愤怒离去。究竟发生了什么?曹操为何会对自己宠爱的妾室动手呢?

传言,曹操在某次即将出征之前,想到接下来的漫长战事必定会让自己难得有机会享乐,便打算在出征前尽情放松一番。于是,他来到了新近宠爱的美妾住处,准备与她共度一个温馨的夜晚。常言道,“美人在怀,良宵难得”,这让曹操在温柔的陪伴中放松了所有的疲惫。夜晚过得愉快而安逸,曹操放下了所有烦恼。然而,曹操心中始终有个念头,那就是既要享受美人,也要不误大事。为了不耽误第二天与将领们的重要战前会议,曹操叮嘱小妾:“三更时分,务必叫醒我。”小妾应允道:“妾身明白,定会按时唤醒丞相。”

于是,曹操安心睡去,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间流逝,直到天色已亮,曹操才从梦中苏醒。可是,他却发现小妾并没有按约定叫醒自己,心中顿时生出怒意。小妾见状,急忙跪地求饶,称因昨晚劳累,忘了曹操的嘱托。曹操怒不可遏,他的眼中满是失望和愤怒。怒声说道:“耽误军国大事,必须依军法处置!”话音未落,他便从床头拔出佩剑,冷冷地看着小妾。

小妾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她刚想辩解,却未等话出口,便已被曹操的宝剑刺穿胸膛。临死时,她还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命运,口中喃喃道:“妾身…无意为之…”曹操冷笑一声,转身走出房间,不再回头。留下一旁的侍女颤抖不已,整个府邸的气氛如同冰冷的刀刃。

其实,这一切与曹操生性多疑密切相关。小妾的迟疑并未考虑到曹操对背叛的容忍度,曹操认为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命令的人都不能容忍。更何况,这件事还涉及到军国大计,曹操心中自有他的规矩。他宁愿先斩后奏,也不允许任何潜在的威胁在萌芽时就存活。因此,小妾的行为,虽出于无心,却在曹操看来,完全是一种挑战,值得彻底根除。

曹操的多疑,不仅仅体现在此事上,历史上还有更为著名的例子。比如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梦中杀人”故事。曹操天生对自己的安全极为警觉,常对侍从们警告:“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汝等切勿靠近。”有一次,曹操在帐中昼寝,突然一近侍为给他盖被子,曹操猛地跃起拔剑将其杀害,醒来后才惊讶发现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曹操当时痛哭流涕,命人厚葬这位不幸的侍从。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219年,正是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之际。事后,“曹操梦中杀人”的传言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多人都信以为真,认为曹操不仅在梦中杀人,甚至连最亲近的部将也深信不疑。只有行军主簿杨修洞察其背后真正的意图,感叹道:“丞相非在梦中,而是汝等在梦中也。”也就是说,曹操的“梦中杀人”其实是巧妙的伎俩,通过制造恐惧和威慑,操控了下属的心理。

曹操为何要这样做?答案或许在于他的早年经历。年轻时,曹操曾冒死刺杀董卓,这一事件深深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安全意识。为了除去董卓的威胁,曹操放下身段,取得董卓的信任,但最终还是失败,差点因此丧命。这一经历使得曹操对自己的安全极为敏感,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曹操也无时无刻不提防着暗杀。

不仅如此,曹操曾多次遭遇刺杀事件,其中一次差点被身边的亲卫行刺,若不是及时被许褚阻止,曹操可能早已死于非命。这些经历让曹操对任何潜在的威胁都保持着高度警觉。由此,“梦中杀人”的故事,既是他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防范心理的体现。

另一个展现曹操多疑性格的事件,是他在与董卓势力的斗争中,刺杀董卓未果后,因害怕董卓报复而被追捕。在逃亡过程中,曹操被中牟县的县令陈宫释放,并一同逃亡。途中,曹操和陈宫在吕伯奢家暂住,却因听见磨刀声,曹操产生了深深的不安,认为吕伯奢暗中谋害他。于是,曹操和陈宫决然拔剑进入后院,误杀了吕伯奢的全家。事后,曹操心虚,杀死吕伯奢的原因竟是怕他会向官兵通报曹操的行踪,给他们带来麻烦。

当曹操再次回到吕伯奢的身边时,看到吕伯奢骑驴回家,曹操毫不犹豫地将其一剑刺杀。对于陈宫的质问,曹操冷冷回应:“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充分展示了曹操心狠手辣,甚至不惜违背仁义,只为确保自己的安全。

由此可见,曹操的多疑与狠辣贯穿了他的一生。无论是对待心爱的小妾,还是对待身边的亲近之人,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冷酷。在曹操的世界里,没有人能完全信任,只有那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权谋与智慧的人,才能在这个充满疑云与危险的乱世中生存下来。

曹操虽心狠手辣,但他卓越的才能和政治手段,也让人深感敬佩。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乱世里,他凭借着独特的眼光和决断力,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且最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个深谙权谋、掌控大权的智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
蒋经国为何被称作“建丰同志” 作者 |星火·薪火 无论是前几年热播的《北平无战事》,还是今年热播的《沉默的荣耀》,剧中都有一个相...
原创 宋... 宋朝建立不到一百年,文治武功的基础尚在巩固之中,国家的未来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来继续传承和发展。皇位的...
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研究新成果:坑... 记者1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近日该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国际权威科技考古期刊《考古科...
原创 美... 问一个问题:日本侵华到底图的是什么?抢土地?抢资源?不。几十年来,日本右翼不断否认自己的罪行,提出所...
毛泽东称赞“了不起的奇迹”:红...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二十五军,红...
原创 波... 1924年夏天,波兰当局接到消息,说在布列斯特的山脉中,隐藏着一座一战时期的军需库。知情人士透露,这...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被广泛认为是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之一。他的智慧和策略至今仍为人称道,大...
原创 关... 云长的威名震慑华夏,孟起的名字则传遍关中。马超自有吕布的勇气,曾与“万人敌”张飞激战,势均力敌,难分...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 新华社香港11月18日电(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重磅特展“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18...
原创 项... 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感到十分得意,甚至略带自豪地大喊“还有谁?”时,可能并不知道,这句如今广为流传的...
原创 西... 西周初期,周武王、周公和周成王通过封建制度来稳定政权,给亲戚们分封土地,以此来防守和巩固周朝的统治。...
原创 关...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虽然黄忠已经是年纪偏大,但依然体力充沛,表现出不输年轻人的英勇。然而,庞德...
原创 有...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满洲入关并建立大清王朝的重要人物,没有他们,明朝或许还会继续存在,历史上也就没有“...
原创 诸... 一部《三国演义》里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许多经典桥段也常成为我们饭后茶余的谈资。作为一个三国铁粉...
原创 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个王朝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封建社会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百姓...
原创 朱...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贫困家庭,年少时经历了流浪和困苦的生活。他对民间经济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了解。即位后...
原创 韩... 韩信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和军事家,他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战斗力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超一流猛将、一流猛将、二流武将、三流武将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