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圆梦】为何只有七号陵确定了主人
迪丽瓦拉
2025-09-21 18:05:10
0

西夏陵陵区内含风格独特的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北端建筑遗址以及32处防洪工程遗址,与峰峦叠嶂的贺兰山势共同形成了雄伟壮丽的陵区景观,铺陈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

9座帝陵的墓主人,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1972年,宁夏文物部门对西夏陵开展考古调查。钟侃等考古工作者根据陵墓规模和独特的月城结构,从数百座陵墓中辨认出史书中有明确陵号记载的9座帝陵。然而,有关这9座帝陵的墓主人,迟迟没有定论。

在当时的考古发掘现场,痴迷西夏文字的学者李范文对3270块西夏残碑逐一考释。6年后,李范文从7号陵碑亭发现的残碑中拼合出一块碑额,并确认上面的西夏文字为“大白高国护城神(圣)德至懿皇帝寿陵志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在《西夏陵: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历史见证》一文中写道:“西夏灭亡后,西夏陵墓碑遭到破坏,碑石残碎,被掩埋于地下。这些碑石虽已残碎,但其透露出的大量信息仍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并多方面地展示出浓厚的中华文明色彩。如7号陵碑亭出土的西夏文篆字碑额译为‘大白高国护城神德至懿皇帝寿陵志铭’,可以确定该陵为西夏仁宗的陵墓。”

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蕤告诉记者,仁宗在位54年间,也是西夏辉煌的时期,靠外交手段赢得了和平。仁宗深受汉学儒风影响,推崇儒学,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建立了基本的儒学教育机构,实行科举制度,并建立“太学”,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庙祀,殿庭宏敞,并如帝制”。“在仁宗的大力推动下,儒学思想在西夏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与推广。当时还创作出了《月月乐诗》《新集锦合辞》《圣立义海》等文学作品,编著了旨在普及臣民文化的工具书,既有沟通蕃汉的《番汉合时掌中珠》,还有乡间私塾的识字蒙书《杂字》《碎金》等,由以战求生的武治转向了尊孔崇儒的文治。”杨蕤说,仁宗时期的和平让不同文化有了交流交融,中原文化对其影响日益深远。(记者 张涛)

相关链接:【申遗•圆梦】神秘陵墓的“身世”之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南...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分裂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南北朝政权在中国内地对峙,而在中国的北部与西部...
原创 封... 在西汉的鼎盛时期,匈奴逐渐发展壮大,其势力范围覆盖了大部分的蒙古草原。为了继续扩展领土,匈奴最终决定...
原创 韩... 在历史上朝鲜半岛上的国家都一直深受中国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甚至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他们国家...
原创 胶... 1945年,山东分局派出代表团参加了中共七大,其中胶东组的代表人数为11人,由吕志恒担任组长。胶东区...
原创 三... 《三国群英传1》是一款经典的策略游戏,很多玩家都会问:游戏里到底有多少武将呢?其实,仔细一算,游戏中...
原创 日... 日本国土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面积大小。虽然国土不大,这个岛国不仅是亚洲经济...
原创 史... 历史的治史与虚构的区分 治史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功夫,而非高喊那些空洞的、煽动性口号。历史的真实与否,不...
原创 “... 《东谍影》十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情报不设防,日本间谍纷至沓来(续) 近日惊闻《新华字典》已将“倭寇”...
四川南充科技馆:一家老小共赴“...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讲座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拍摄 “讲了几十场关于蜀道的讲座,这是第一次给小...
原创 时... 七十多年前,在朝鲜战场上,美国因低估中国的决心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时光流转至2025年,全球贸易格局...
原创 宋... 提到李师师,很多人立刻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描写,她是书中赫赫有名的美人,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她...
原创 古... 在古代,有一种神秘的药物叫做蒙汗药,传说中它能让人大睡不醒,甚至可以被用来实施绑架和暗杀。那么,这种...
原创 面... 公元前206年4月,项羽在分封诸侯后,命令大家各自返回自己的封地。尽管一切看似恢复平静,项羽仍然不放...
原创 4... 1981年秋,河南巩义遭遇了连续几天的暴雨,北宋皇陵区内的几座帝陵和后陵的封土堆相继发生了塌陷。消息...
原创 安... 党项等羌族的部落吞噬边境地区,唐朝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军事策略。为了更好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马登云:在... 新华社西宁7月12日电 题:马登云: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新华社记者张子琪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
原创 1... 历史开讲 18世纪时期,俄美公司不仅肩负着商业利益的任务,还肩负着服务国家利益的重任。那时,英国著名...
原创 不... 一、僧人神异事迹的意义与价值 僧人的神异事迹,指的是那些超出常人理解和自然规律的神奇能力。作为一种...
原创 “... 引言: 所谓荐举制度,就是由朝廷指定一定层级的官员,以特定形式推荐适合的官员进入朝政体系的一种选官...
原创 俄... 文 | 南破青丝蛊 编辑 | 南破青丝蛊 在沙俄的辉煌历史中,只有两位皇帝被称为“大帝”。其...